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我省学者揭开嘎丽娅故事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04日11:42 黑龙江日报

  纪实文学《天使嘎丽娅》讲述了在“二战”期间亚洲战场上出现的惟一一位非军人女性和平使者的故事

  嘎丽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最后阶段,在亚洲战场上出现的惟一一位非军人女性和平使者,关于她的的故事一直鲜为人知,但在绥芬河民间却流传至今。1945年8月,17岁的嘎丽娅为劝降躲藏在绥芬河天长山的日军而英勇牺牲。经过30多年的考证,绥芬河市市民、
我省民间要塞研究学者周艾民调查、整理并创作出长篇纪实文学《天使嘎丽娅》,将一个停留在人们口头、还很模糊的民间少女形象还原为她英雄的本来面目。日前,周艾民在省城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和平英雄嘎丽娅的生命历程。

  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海拔719米的天长山位于绥芬河市阜宁镇。天长山要塞群处中俄边境,与东宁要塞群共同构成日本关东军对阵苏联的东部防线,在当时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1945年8月9日零时,苏联军队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当天,绥芬河市城区被苏军攻克,但天长山要塞内的日军还在负隅顽抗。要塞里的日本妇女和儿童面临与日军同归于尽的命运。这时,17岁的中俄混血儿嘎丽娅走进要塞,劝说日军保全要塞里妇女儿童的生命,缴械投降。

  但是这位少女最终一去不返,绥芬河市很多老人说,她被绝望的日军残酷杀害。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军走出天长山要塞投降。

  让世界了解嘎丽娅

  周艾民说,他在刚刚听到嘎丽娅的故事时,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那部《音乐之声》,因为它们二者之间有着极其惊人的相似两个故事都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真实的故事。不同的是,《音乐之声》发生在素有“音乐之都”之称的维也纳,而嘎丽娅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东北、日伪时期的“军都”绥芬河。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活泼开朗、热心助人、能歌善舞的姑娘。不同的是,《音乐之声》中的女主人公感染、拯救的只是上校一家,而嘎丽娅感染的是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并且为拯救无辜的日本妇女、儿童献出了年仅17岁的生命。

  作为一名业余作家,周爱民感到,一个作家可能写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塑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真实的文学人物,嘎丽娅不同于苏联的卓娅、德国的安妮、中国的刘胡兰,嘎丽娅是惟一一个用爱、善良感化敌人,而不是用武器来争取和平的中俄混血少女。如果不能再现一个真实的嘎丽娅,而通过戏说、演绎的嘎丽娅,就是亵渎了一个和平使者的形象。

  “嘎丽娅是从战争中成长起来,又被战争摧毁的一个人物,在国际上有很高的价值。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推出,希望能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嘎丽娅。从这个美丽的姑娘身上,我们能看到女性的伟大,体验到善的力量。”(生活报)

  作者:黄义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