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痴恋她,华丽的消费主义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01:45 新闻晨报

  十年,张爱玲应该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悄然告别人世后的十年里再红一次。十几部话剧(包括两出滑稽戏和一部歌剧),三部电影,四部电视剧(仅限内地,包括演员黄磊正在筹拍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以及张爱玲相关书籍上百万册的销量,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消费着她,走进她,尝试从每一个可能的细节感受她文字里那种混杂着旗袍、老唱机、当当车、黄昏的叫卖声和咸鱼味的俗世繁华。于是,隔着文字,张爱玲与我们一次次相见又一次次分开,永远有种奇怪的距离,即亲近又疏远。有人说这是属于张爱玲的距离,华丽的距离。她用
华丽隔开了我们,也隔开了自己,即使是在离开的十年之后。

  难怪一位影视制片人这样形容与皇冠的谈判经历:为改编版权,我们谈了两轮,本来以为没戏了。他们对忠实原著精神这点要求非常高。作为张爱玲著作版权的持有方,皇冠出版社的态度是几十年不变的顶真,非真心投诚的不卖,尽量把两眼不识张爱玲的昧心商人挡在了门外,也成全了这份她一直固执的距离,让所以有关她的消费变得不可避免地华丽起来……

  电影:永远的华山论剑

  十年里,许鞍华、关锦鹏、侯孝贤三位港台的实力导演各自领走了《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海上花》三篇力作。看得出张爱玲这块金字招牌惹人喜爱却也烫手,所以,非许鞍华、关锦鹏、侯孝贤这些深爱其作品的“粉丝”型实力导演不敢轻易沾手。至于观众,不知道张爱玲的主动走进影院的几率很小,来的十有八九是张迷,于是,这场有关电影的消费便成了永远的华山论剑,只有强者才有资格过招,导演也好,观众也罢。

  其实,作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许鞍华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翻拍了《倾城之恋》的电影版,一部她后来毫不留情自我批评的作品,认为自己当时对张的作品领悟不够,而且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感觉。她因此幡然省悟,翻拍张氏作品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遵循原著,以她小说描写感情之细腻、丰富、冷峻和现实,只要原封不动照搬就能成功,于是,她在1995年拍了《半生缘》,一次至今仍被张迷普遍认为比较忠实原著的表演。

  关锦鹏在接受采访时,则毫不讳言自己对张爱玲的喜爱:“我当年读张爱玲的传记,看到她在香港上大学时有一个好朋友叫炎樱,看到她对张爱玲的写作和为人的影响,很受触动,这也成了他后来很多影视作品关注女性视角的动因。女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有很多复杂的东西,比如为美丽暗自较劲,比如为才华惺惺相惜。”说来也巧,《倾城之恋》的时候他就是许鞍华的副导演,后来终于自己拍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并入围台湾金马奖,也是一部张迷比较认可的作品。

  侯孝贤的《海上花》则备受争议,由于镜头冗长且几乎完全不动,让不少人产生“到电影院看话剧”的错觉,且缺乏起承转合的故事也对不少人产生了催眠效果,但有趣的是,也有不少“张迷”将此奉为“张氏小说电影版的不二改法”。

  电影的经验似乎告诉我们,关于张爱玲的“对话”是需要语境的,不懂她的华丽,也很难真正走进她。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当张爱玲面对以市民观众为主体的电视观众时会遭遇尴尬。从2003年到2004年,电视人虽然只挑了《半生缘》和《金锁记》两部来拍,结果还是被大骂。虽然在全国的销路依旧不错,收视率虽不惊人,但广告收入倒也可观:“喜欢看张爱玲的多是白领,白领买的东西都贵。”业内人士这样解读张爱玲的“广告价值”,这是题外话。无独有偶,《金锁记》也遭张迷诟病,认为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注水四不像”。难道张爱玲不适合电视这种消费方式?

  《金锁记》制片人马建安在接受采访时将张爱玲与电视剧的关系看作一对永恒的矛盾:“当初选张爱玲首先是因为‘她’可以赚钱,对电视台有吸引力。但真拍了却感觉矛盾重重———小说重心理感受,电视剧要故事,这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所以,现在拍完后的结论是———最好不拍。”尽管如此,张爱玲的“广告价值”还是在电视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在他看来,这始终是一场飞鸟与鱼的约会,只适合偶尔为之。

  戏剧:盒子里的狂欢

  戏剧人对张爱玲尤其钟爱有加,仅去年到今年,就有四部话剧、一部歌剧和两部滑稽戏在北京和上海等地上演。演员尹铸胜同记者回忆起自己1994年执导的《上海往事》(改编自《红玫瑰与白玫瑰》)在上海商城连演九场的火爆经历时,依然兴奋不已:“我们当时是‘随意付款’,就是看完以后你愿意在付款箱里放多少钱随你。最后,这样一部十几万投资的戏居然没赔、打平了,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我记得那次给的最多的人就是王志文,他在票款箱里放了200块钱。”

  看起来,至少在戏剧这个平台,有关张爱玲的“华丽语境”,还是能够找到相当多的观众。但是,出于戏剧本身的生存状况,张氏戏剧的票房和受益未必部部理想,而在这方面,戏剧人在诠释和观看张爱玲精神上则始终乐此不疲,他们也让这种有关戏剧的消费变成一次又一次“盒子里的狂欢”。

  滑稽戏版导演严顺开在接受采访时,则谈到了张氏作品的另一个功用———“拓宽观众面”:“即使在‘非典’时期,我们的上座率也在一半以上,大家是戴着口罩把戏看完的”。他的《“独”养囡圄》(根据小说《琉璃瓦》改编)2003年4月在上海首演时就获得了相当不错的上座率。“选择张爱玲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她的故事基本上都与市民有关,与滑稽戏的接受人群比较接近;二是想借她提高滑稽戏的品味;三是拓宽观众面,把那些张迷吸引过来,主要是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他的尝试的确得到了不错的呼应,他告诉记者,几个月前这部戏在宁波演出时,当地国际关系学院的大学生们就特地包了4辆大巴赶来看戏,全场掌声不断。今年9月25日至29日,他再度改编的《太太万岁》滑稽戏版也将在美琪大戏院上演。

  图书:好大一棵摇钱树

  自称也是张爱玲粉丝的著名设计师登琨艳曾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抓住一个张爱玲,该出手时就出手”。这话用到大“吃”张爱玲的出版社身上颇为贴切。因为,对于张迷来说,最直接接近张爱玲的途径就是读她的作品,看她的传记。于是,近年来与张爱玲有关的出版物,可以说是一波热了再热一波。一位出版人私下透露,出版张爱玲的书,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瞧,张爱玲这块金字招牌,就是这样“牛”。

  张爱玲的走红,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印象最深的,就是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的《张爱玲文集》。正是这本书,一手打造了上海滩最早一批张迷。随后,与张爱玲有关的作品才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国内数十家出版社先后投身张爱玲图书的出版热潮,大家争先恐后,从张爱玲身上分得一杯羹。如安徽文艺出版有《张爱玲文集》;台海出版社有《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还有关于张爱玲的人生传奇,如山东画报出版的《才女奇情·张爱玲》、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天才奇女———张爱玲》、陕西人民社的《乱世才女张爱玲》、上海文艺社的《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出版过《重现的玫瑰———张爱玲相册》。到1995年张爱玲去世时,各种作品的销售更是达到了高峰,《张爱玲文集》成为大学校园的必读书。

  正当张迷已经将该买的文集买得差不多时,“画传”这一新吃法又蜂拥而起,出版社很快推出了《张爱玲画传:美丽与苍凉》、《张爱玲画传》等各种画传,再度把张爱玲这道大餐“烹调”了一回。去年,张爱玲的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被发现,并由台湾皇冠文化集团正式出版发行。虽然有关人士普遍认为此书的创作与张爱玲的其他作品相比,略显粗糙,但嗅觉灵敏的出版商,还是很快闻到了其中的商机。几家出版公司激烈“争夺”,最终天津人民出版社成了赢家。有意思的是,这两万字书稿并不是以单行本发行,而是与此前没有被收在《张爱玲全集》中的4篇译作《无头骑士》、《爱默生的生平与著作》、《梭罗的生平与著作》、《海明威论》及两篇散文《四而不惑》、《一九八八至—————?》结集,总计近8万字,以《同学少年都不贱》之名出版。出版社的张氏烹调法,再度得到提升。该书销量20万册。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今年该社继续在张爱玲身上掘金,在张爱玲逝世10周年之际,他们将一盘收录了张氏4个电影剧本的丰盛大餐,再度端到了张迷面前。出版社满怀信心地表示,该书的销量一定会超过《同学少年都不贱》。

  几乎所有出版社都满意地透露,出张氏作品,“基本没有经济风险”。而且,张爱玲这个丰盛的“

蛋糕”可以继续被“吃”下去。

  据有关学者统计,近20年来“张爱玲文集”的正版、盗版合计起来在内地的印数已达上百万册,再加上港台地区和海外,如此庞大的数字让所有人震惊,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张爱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数量可见一斑。难怪有人感叹:张爱玲,好大一颗摇钱树。

  作者:晨报记者邱俪华徐颖实习生张侃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