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木梳。
墓葬内出土的剪刀。
墓葬内出土的银币。
蚂蚁山明代古墓于今年4月8日被发现,4月18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望城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古墓正式进行发掘。经过几个月的发掘工作,墓葬整体布局已基本清理出来。专家称,该古墓的葬制有许多是国内罕见的。
截至昨日,古墓共出土重要文物88件(经书除外)。而且由于墓道没有被破坏,所以整个葬制很完整:先后发现了圆形柱状石砌建筑、十字形砖石建筑、圆形竖井等国内罕见的葬制,对于研究明朝的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
呈现国内罕见葬制
墓葬在发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很多让专家惊讶的特点。
圆形柱状石砌建筑
考古人员在墓道上发掘出一座高2.3米、直径2.2米的圆形柱状石砌建筑,在石柱里面发现了一座石制的小佛塔,佛塔的“肚子”里面装着一个保存完好的木制漆函,漆函装着纸质书籍《太上洞玄灵宝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十字型砖石建筑
位于墓道底部南端,南北长1.64米,东西宽1.58米。分为两层,上层13块石板,下层8块石板,分砌于方形建筑的纵横轴线上,四周有四个对称的正方形青砖垒砌的墩础,墩础边长63厘米,有两层,每层5块青砖,青砖排列类似佛教中的“万”字符。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个铜碗和一面铜镜,铜碗内还有果粒残骸。神秘的十字形砖石建筑一度引来不少人的猜测,专家昨日表示,这个建筑的意义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和基督教的十字架没有什么关系。
圆形坚井
位于墓道底部中央,井口直径1.3米,深2.1米,井底部出土一根木桩。目前还不清楚坚井的意义何在。
殉葬制度
墓葬前室南北长2.5米,东西宽3.24米,高3.06米,前室中发现了墓志盖、墓志、墓志底座以及银币、木俑、铜盘、铜杯、铜筷状器、银筷状器、方形木座、条形木板、木牌、木架等56件文物。
墓葬东西两侧室对称分布,两侧室各放置一棺,但尸骨散落棺外。棺木为弧形棺,朱漆大多脱落。东侧室出土了银币、剪刀等12件器物,西侧室出土了漆木梳、银币、木簪、银饰品、木珠、玛瑙珠等18件器物。明朝早期依然存在拿活人殉葬的情况,如果确认侧室里的人是殉葬的侍从,那么这对于研究明朝殉葬制度也是重要的物证。专家将对尸骨进行年龄和性别鉴定以确定其身份。
佛塔居然肚藏道教经书
考古人员在墓道上发现了一座石制的小佛塔,小佛塔通高156厘米,由六角攒尖顶、相轮、覆钵、台基四个部分构成,石制,做工精美,一个木制漆函被放在圆形的覆钵里面。昨日,专家透露,漆函经初步清理,发现内装纸质经书,奇怪的是,居然是道家经书《太上洞玄灵宝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经书呈两列叠放,周围涂有金粉,用丝绢包裹。书籍长17.2厘米,宽8厘米,书名及内容用金粉抄写,字体为非常规整的正楷。这种佛塔“肚藏”道教经书的奇怪现象,国内从未有过先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专家认为,这种佛、道两教思想同集一墓的情况,对于研究宗教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由于经书长期被水浸泡,致使书页粘连紧密,考古工作者现在只清理了其表层。专家推测,经书应有数十册书籍,是否有其他内容,还有待下一步的系统揭剥清理。专家认为,经书应属宫廷遗物,价值非常高。目前,出土的书籍被放置在恒温冰箱内。
漆函内书籍被确认后,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指定南京博物院及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各自提出保护方案,方案已报送国家文物局。
作者:田芳 林俊
(来源:长沙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