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一种新形式的出现、新概念的引入,对于受众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需要由开始关注它到真正了解它,再到对它有自己认识的过程。由北大星光旗下的星光国际传媒投资拍摄的电影《好大一对羊》作为我国首部原生态电影,就扮演了一个传播原生态电影概念,让广大观众了解原生态文化,一起来保护原生态文化的角色。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原生态文化濒临灭绝
人们开始关注原生态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生态的文化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在我们眼前消失。每一秒钟,就可能有一个身怀绝技的老人过世,但他却没有传人;每
一分钟,就可能有一个新的清代园林、一个明代牌坊被铲平了。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有传统文化在消失,速度之快让人触目惊心。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经说:“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由此,不难看出原生态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电影《好大一对羊》以原生态生活记录者的立场见证了我国偏远山区农民真实的原生态生活,成功地把原生态的概念引入了电影领域,为原生态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反映原生态生活电影《好大一对羊》聚焦我国云南昭通地区农民的生活状况。把中国边远山区原生态生活状况呈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让原生态的景观和文化走进了人们的视线。电影《好大一对羊》的导演刘浩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表现的真实性,《好大一对羊》采取了实景拍摄,剧组远赴云南山区。由于地势偏远,拍摄条件特别的艰苦。车辆出行必须得走盘山路,车毁人亡的事故在当地时有发生,就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当地的书记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但是剧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在拍摄现场和驻地往返多次,因为条件局限,拍摄现场没有办法看片子,只能回驻地。“我们的工作人员在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没有一句怨言,大家都在努力把最真实的生活展现出来。”
而剧中的演员也多是当地的农民本色出演,演员多是云南当地群众。大山包乡乡长在影片中还是乡长,派出所所长还演派出所所长,兽医还是演兽医,卫生站医生就演医生……大山包人自己演自己,演得格外放松和真实。影片采用纪实的手法表现了农民自己的生活原貌。据了解,为了让这些非职业演员的对话更加真实自然,片中的台词全部用云南昭通方言演绎。之前,用方言表现的影片也时有出现,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把唐山话表现得淋漓尽致,冯巩执导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让保定话着实火了一把,但是采用云南昭通话的在全国尚属首例。原生态文化的改变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古老传统、文化习俗乃至生存方式和环境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在现今的社会上,很多传统文化都被穿上一层漂亮的外衣,这种做法表面是想追赶时代的步伐,但是事实上却是适得其反。在有些地方,老百姓用来祈祷、祭祀的傩戏被搬上了戏台,演员在舞台表演那些祈愿的仪式,还有省里聘来的播音员报幕。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形式在不相称的包装下,失去了本色。这不仅是对当地特有的宝贵文化遗存的一种破坏,而且是对当地民族的历史、情感、尊严、心理的冲击和损害。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久已流传的文化习俗及遗存,是该民族、该地区的根基和发展的原动力,体现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而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与地域的文化正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础。(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