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季誉超记者刘嵩)昨天下午,“吴冠中艺术回顾展”正式剪彩开幕,86岁的老艺术家站到了上海美术馆的大堂与人们见面,共同揭开这代表着最高成就的收山之展。人群躁动了,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热情如火的青年,他们竞相举起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下心中的“偶像”。如此热烈地追捧一位艺术家的场面只有在那些明星见面会上才似曾相识,但吴冠中是用深厚的功力来赢得观众,是用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来获得知音,是用永恒传世的作品来感动大众,没有年龄、身份、职业的分别,人们都成了“狂热”的追星族。看到
如此热烈的场面难怪这位仍在病中的老艺术家要坚持从北京赶来,微笑地对大家说:“我是来看看我画的人的!”
朴素泰斗简单表态
吴冠中,这位创造了不少当代中国艺术家拍卖纪录的老画家,昨天如此朴素地出现在记者面前,仅仅穿着简朴的红色夹克衫和朴素的旧裤子,因为身体原因无论面对记者或者面对观众,老先生都不多说话,他表示:“这是知心话、真心话、悄悄话,‘感谢上海,我不是来看画展的,我是来看看我画展的人的’。”所以当老先生看见如此众多蜂拥而至的观众的时候,心里、脸上都乐开了花,他的好友也连称:“是啊,这几天老先生饭都多吃几口,精神都好了很多。”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数百观众热情捧场
也许因为这是老先生在上海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举办个人如此高规格的画展,所以虽然昨天尚未正式开幕,已经有很多观众赶来,从下午2点开始,就有不少老师、学生们开始观展。到了下午4点,陆续赶来的各界群众越来越多,把上海美术馆的一楼大厅挤得满满的。当老先生和各界领导一起致词剪彩的时候人们显然有些激动,都冲到舞台前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刻,即便连二楼所有能够看见主礼台的地方也站满了观众。当剪彩完毕人潮就马上追随着老先生走入展厅观展———拥挤之中老先生都差点走不出人群,这样热烈的场面真好像偶像明星见面会。
幽默一刻执着一生
老先生说来看看自己画的人,其实关于“看画人”老先生曾经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他说:“看我的画的人有3种,一种爱好艺术的,一种是收藏家,还有一种是做假画的。”———风趣诙谐。不过昨天看到老先生的前言《一个情字了得》,胜过千言万语,文中他说:“……是神,是妖,她从此控制了我的生命,直至耄耋之年的今天……我生长于江南,浪迹天涯,从未在上海展示过自己的作品,感谢上海美术馆创造了这次展出机会。”此外他还将价值千万的6幅作品无偿捐献给了上海美术馆———一瞬间一个执着艺术一生的老人的背影看上去竟如此高大。
美术馆布展巧心思大讲究
精心装扮后的倾“吴”之美,昨日终于首次以“完成式”状态出现在展厅内。吴冠中的好友、清华美院教授袁运甫评价说:“我看过吴冠中大大小小太多展览,上海的这个是他作品最完整、水平最高的一次,布展格局和空间感也是最好的。”由于吴冠中的个展数量不少,因此美术馆在作品的排列上费尽心机,排列完也不敢上墙,就等吴冠中本人“挑剔”的目光定夺,吴冠中绕过展厅一周后说:“一张都不用动,看得出你们很懂我。”
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李旭告诉记者,这次布展主要根据作品创作的年份排列作品,但对于相似题材、相似色彩和相似形式感的作品,哪幅在前哪幅在后很有讲究,有些年份可能会有颠倒,转角处放或不放作品都有道理,必须考虑到“设计动线”的问题,也要顾及“三面呼应、引领、辅助”等观展要素。李旭透露,此次一楼展厅左面是吴冠中2000年以前的旧作,右面是2000年以后的近作,他建议观众从左面吴冠中的早期作品开始观看展览,“这样可以全面品尝吴冠中绘画作品的风格变迁,从早期的现实主义风格,到象征表现手法,到怀恋主题的乡恋、家乡作品,再到晚期的抽象风格,以吴冠中晚年对纯形式的追求作为画展尾声。”此外,展厅灯光的设置也经过考虑,底楼展厅的灯光是印象派画展时美术馆特别采购的,现在重新拿出来使用,二楼P层素描画前的灯光则更为专业,是法国三代摄影展时欧洲摄影博物馆赠送的专业射灯,每盏价值1000欧元,以此达到“照亮画心”的效果。
现场,经过精心布局的展厅洋溢着大气而静谧的气氛,浓缩着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贯中西的精华。1958年的“椰林和牛”将成为第一幅映入观众眼帘之作,扛鼎展品“长江”独占大厅正中央的展墙,丈二匹的纸本巨幅国画“黄河”和“沧桑之变”则各占据展厅两头的巨大墙面。
(邱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