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断臂山》何以赢得“金狮”大奖(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09:18 解放日报
《断臂山》何以赢得“金狮”大奖(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李安执导的电影《断臂山》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

  在刚刚闭幕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断臂山》一举夺得“金狮”大奖。导演李安再次成功运用西方的电影语言传达出了东方文化中特有的含蓄内敛的审美追求与深沉抑郁的情感表达方式。他脚踏东西文化的背景以及不事铺张、注重人物心灵与内在张力的传统电影手法再一次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白皮黄心”:西方的壳、东方的核

  《断臂山》改编自美国作家安妮·普劳克丝的短篇小说。描述了1962年时,美国怀俄明州的断臂山下,两位年轻牛
仔因工作长期相处而产生了微妙的感情。这一题材也是相当西方化的。而影片的主要外景选择在加拿大,演员则是澳大利亚演员希斯·莱吉尔和因《后天》而成名的美国演员杰克·吉伦哈尔。整部影片除了导演李安这个灵魂人物来自中国以外,题材、资金、外景到主创人员都是外国的。

  据在威尼斯现场看片的记者报道,李安没有采用西方电影中惯用的宣泄、爆发、冲突等戏剧手法,而是用一种细腻抒情的手法来讲述这段“超越和穿透文化差异”的爱情故事。影片中着力表现的那种惺惺相惜的情感、平淡中蕴藏的波澜,正是含蓄内敛的东方文化的内涵。如果说《卧虎藏龙》讲述了道义、仁者无敌、以柔克刚,还是用东方的面孔和东方的题材,那么《断臂山》已经是采用西方人做演员讲述西方人身边的故事,但其中温情脉脉的含蓄情感,平淡中蕴藏的波澜,正是中国文化的外延与内涵。

  求新求变:具有艺术生命力和商业号召力

  在成功地推出“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之后,李安迈向了国际影坛。在好莱坞接拍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与魔鬼同行》等英语片,为他之后的成功积累了艺术经验和人脉。2000年他从熟门熟路的“家庭”小天地一下跨越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江湖,而《卧虎藏龙》在海外的“叫好又叫座”使得武侠片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方向,也为《英雄》、《十面埋伏》等中国大片的“出国”预热了市场。

  在《卧虎藏龙》后,李安的再度出手竟然是科幻片《绿巨人》,而现在的《断臂山》则又是他不熟悉的西部片。李安就这样不断地游走于不同的题材、故事、电影类型间,也许正是这种求新、求变的精神使得他成为华人导演中少有的、同时具有艺术生命力以及商业号召力的人物。他的尝试精神对国内导演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脚踏中西:把握两种文化的碰撞

  李安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又曾在美国学习戏剧和电影。像他这样具有脚踏东西文化的电影人并不少见,但能够从商业性强的奥斯卡到艺术含量高的威尼斯、柏林“通吃”的却在导演圈里屈指可数。李安的长处在于很好地把握了两种文化碰撞中产生的火花,将东方文化的神韵用西方人能够理解的电影语言来包装,从而让两种文化圈内的人都能产生认同。

  在李安看来,东方的传统伦理哲学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比较压抑和顺服。西方就不是,比较表达自我,对压抑的抗争方式就是宣泄,这就增强了冲突,这就是戏剧。“在以后拍电影的时候,虽然我用的是东方的眼光,但在手法上基本用的是西方的戏剧形式。”

  在中国主流导演纷纷走上大投资、大制作的时候,李安却以一部投资仅300万美元的低成本电影赢得了认可。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如何在坚持民族化与独立品格的前提下打开海外市场,李安的成功之路值得借鉴。

  韩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