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大地深情化白羽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9:16 黑龙江日报

  深夜,我在沉睡的松嫩大地仰望北京,在大庆,这座作家曾经倾注了深情的年轻美丽的现代油城深深怀念刘白羽同志。眼前高山与大地重叠,幻化出一座震撼人心的雕像:作家与铁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分别四十年后,老朋友彼此又见面了!

  是的,是该记录下来:伟大的作家刘白羽与大庆英雄的动人故事。大庆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至今清楚地记得,在大会战的岁月,当龙凤湿地厚厚的冰雪尚未消融,大庆就迎来了
作家艺术家,其中就有身材魁梧的刘白羽同志。

  “铁人王进喜在哪里?1205钻井队在哪里?”

  人们清楚地记得,刚刚走下火车的作家刘白羽,迫不及待地握着前来迎接的康世恩的手急切地打问。像当年的铁人王进喜,一下火车就问“钻机在哪里,井位在哪里”一样。

  于是,作家刘白羽走下火车不久,就见到了景仰已久的王铁人,见到了一个个像刚从上甘岭战役中凯旋而归的满身满脸油污的1205钻井队的小伙子们。他情不自禁,同满身油污的铁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像当年拥抱黑山阻击战中用血肉之躯坚守着前沿阵地的英雄团长!

  他同大庆的文艺工作者见面,鼓励大家说:“作家们来大庆体验生活搞创作是一回事,宣传大庆还要靠大庆人自己,要提倡大庆人写大庆。”

  那次大庆之行,在作家心中留下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的。大庆人“两论起家”,战胜困难的精神,使他多次掉泪。他回到北京,逢人就讲大庆和铁人的故事,还提议《人民文学》编辑到大庆组稿,很快就编发了一组“大庆人写大庆”的纪实散文,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1964年冬季的一天深夜,时任总政文化部长的刘白羽突然接到周总理办公室召见的电话。他赶到西花厅,一见面周总理就说:“白羽同志,有一件事,我心里很不安,大庆会战当时没拍下纪录片。找你商量一下,能不能补拍一部?”周总理亲自布置的任务,使得作家聚集了许久的关于记录和歌颂大庆精神的热情,一下子点燃起来。他请上海电影局的张骏祥同志出任导演,调集精兵强将,组建精干的拍摄队伍,在大庆会战前线,展开了拍摄大型艺术纪录片《大庆战歌》的战役。他和工人们一起啃着咸菜棒子面,住在干打垒里,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他听取全面的情况汇报,参与修改审定拍摄计划,亲自深入基层调查采访,同各方面的先进模范促膝交流,发现和记录新的典型,提供新的拍摄线索,等等。拍摄中他一再强调:“虽是艺术片,但必须真实地再现。”有一个插曲至今鲜为人知,即计划中要补拍创业初期铁人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的一些镜头,王进喜起初坚决不同意补拍,说:“已经过去了,还补什么!”刘白羽同铁人彻夜长谈。当铁人得知这是周总理的愿望时感动得流了泪,从此积极配合拍摄,奋不顾身,本色再现,许多重要镜头都是一次完成。

  1991年夏季,年逾古稀的作家又一次兴致勃勃来到日夜思念的大庆,看到大庆的新发展和新变化,面对年轻的1205钻井队员,他吟诵出火一样的诗句:“大庆人用热血沸腾的胸膛融化了冻得铁硬的地壳,寻觅着深藏的地火,终于凭着一股干劲,捧出自己的石油,让共和国由危难中走向光明!”

  那些个夜晚,作家把感想写成长长的日记留给自己,把激情化作美妙凝练的诗句,用毛笔书写成条幅留给年轻的大庆人:“战冰雪,开天地,斗狂暴,创基业。地火运行亿万年,一口油井震世界,油香而今满新城,昂头再向高峰越。铁人精神是太阳,天上人间永照耀。”人们至今记得,他住的八号院那间屋子的灯光几乎夜夜亮到天明。他曾经对陪同他的同志说:“我对大庆的感情是特殊的。毛主席领导我们党,创造了轰动世界的两大奇迹,一个是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危难中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另一个就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以大会战的形式开发建设了大庆油田,彻底扭转了新中国建设的局面。”

  回想第一次与刘白羽见面的情形,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令人激动。那是1995年夏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优秀长篇传记文学的颁奖仪式。刘白羽作为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抱病拄着拐杖,早早地来到会场。有人介绍说:“这位是本次获奖作品《群山》的作者。”刘白羽高兴地伸出手来,握着我的手说:“《群山》写得很好,我看了,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没想到你这么年轻!”我当时不知所措。他却风趣儿地说:“片子,给我留张片子吧,现在不是时兴发片子嘛。”周围人都笑了。我抱歉说没印名片,他就笑着说:“写个电话也行。”也许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和蔼可亲,在一个青年作者心中播下的温暖至今也未曾减退呀。那一次与刘白羽见面握手的照片,我小心保存至今。此后不久,我要去延安任职工作,刘白羽听说后,非常高兴,特意为我书写一个条幅,托学会的副秘书长张洪溪同志转我,加以鼓励。“心随平野阔,月如大江流”,凝重豪放、遒劲有力,那是李白的诗句,也正是刘白羽自己内心世界的展现,更是对一个青年作者的殷切期望。听洪溪同志讲,刘白羽平时很少题字,这回却写了好几遍,才从中精心选出一幅。我理解这一份厚爱,他是抒发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特殊感情,是希望我在延安工作期间继承革命传统,继续用文学形式讴歌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呀。

  夫人汪琦去世后,刘白羽同志身体一直不好。1999年盛夏,我曾利用回京的机会,同洪溪相约看望过一次刘白羽。在红霞公寓他那陈设朴素的寓所里,那个炎热的下午,大约四点来钟,我们敲门进去。想不到白羽同志已经拄着拐杖早早地站在

客厅里迎候。他还是那样高大,腰板挺得很直,目光格外有神。刚刚出院不久,病容依旧呈现在老人脸上。就在这样的境况下,他依然没有松开手中的笔,仍然一篇接着一篇地发表作品!我的眼睛湿润了。老人显然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影响了我们,于是强颜欢笑地指着桌上一个制作精美的天安门华表雕塑说:“你们看,这是全国政协的同志送来的。难得他们还能记得五十年前的事情,现在有些人主张忘记历史,连革命都要告别,有人甚至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都主张放弃,哪还记得那一点往事。”当时正值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五十周年纪念,刘白羽作为健在的为数不多的第一届政协委员,受到了应有的尊敬。他显然为此自豪,更珍惜祖国和人民的历史。(黑龙江日报)

  作者:———作家刘白羽与大庆人的故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