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崔仁浩 我想亲吻孟子(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7:39 北京晚报
崔仁浩我想亲吻孟子(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天蓝色的T恤衬着深色的西装,抽韩国雪茄烟,能摆出很漂亮的POSE配合记者拍照,还有一副迷人的微笑……韩国作家崔仁浩,就像我们在韩国影片中看到的许多韩国男星一样,落拓不羁而又谦逊有礼。昨天是他携新作《火鸟》来北京的第5天,在做了北外的演讲、与读者签名互动之后,他开始接受媒体的专访。一对一的采访,对于他,等于是同样的问题必须回答好多遍,但他都积极应对,没有任何敷衍。

  记者:有幸看过您的两部小说,《商道》与《王道》里我更喜欢《商道》,您在里面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思想,而且小说人物都和中国有关。不知您在来中国之前,对中国有什么想象,这次来,觉得和想象有什么不一样?

  崔仁浩:其实我已经来过中国很多次了,中国有代表性的地方都去过。大概不存在想象。但我要说的是,我去过很多国家,但最喜欢中国。不仅是因为中韩两国是邻邦,而且因为文化交融影响已经好多年。

  记者:大概正是这些因素让您传达起中国文化来,特别得心应手。我在看《商道》时,经常醉心于书中那些中国古代禅门公案,一个韩国作家能将它们嵌进一个商业故事中,而且串接得出神入化,我确实很惊讶。

  崔仁浩:这本书的中文版问世后,我也经常接到中国读者的反馈,问我为什么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其实在我看来,中韩日三国的文化就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构成东方文化圈,中国是鼎的中心。如果一个作家不去了解中国,又怎么能说他了解东方文化?我的下一步小说说出来,中国读者会更惊讶,小说叫《儒林》,还是和中国文化有关。

  记者:去年,中国两位作家都写过孔子。以一个韩国作家来写,角度会有什么不同?

  崔仁浩:(拿出一张百元人民币和一张韩币)这是中国与韩国两张最常使用的钱币,印在上面的头像大概最能说明一个国家的价值认定。韩币上印的就是韩国儒家代表人物李退溪(音译)。我到过山东曲阜的孔庙,是孔庙旁边的一片儒林激发我写这部小说。我觉得,如果把孔子、孟子比作儒林的一棵棵树,那么儒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大概已经有无数这样的树了。所以我要写的,就是组成这片儒林的许多人,也包括被世界认可的我们国家的李退溪,他被认为是儒学的集大成者。

  记者:就我所看到的您的小说,大都和历史人物有关,而且《商道》和《王道》都有非常相似的结构框架,喜欢从现实往前追溯,并且在历史人物的命运中注入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儒林》也会是这样吗?

  崔仁浩:你所说的框架,在韩国被总结为“崔仁浩式历史小说形式”。历史小说不按历史发生的顺序写,而从当下写起,在我自己,是希望读者拿起书本时,不会觉得历史太遥远,与今天无关。包括《儒林》,我都希望读者能感受到儒家文化对21世纪的影响。

  记者:这些儒家人物中,有你最情有独钟的人吗?

  崔仁浩:孟子。他太可爱了,我写到他就很开心,都想去亲吻他。

  记者:为什么这么喜欢?

  崔仁浩:因为是他将儒学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生在百家争鸣、思想交锋的年代。孟子在我眼里,像个武林高手。

  记者:您那么迷恋儒家传统文化,但是个人的信仰又是天主教,特别想知道,这两种文化如何统一在一个人身上?

  崔仁浩:(大笑)你问的问题很尖锐,韩国记者也经常问到。因为我的作品得过佛教文学奖,也得过天主教文学奖。为什么不能融合呢?不同的文化里都有共通的东西,所谓道法合一,就像你从首尔到北京,可以坐飞机,也可以坐火车嘛。我还告诉你,再过两年,我还要写一部关于耶稣的书。我和别人开玩笑,我死后肯定上天堂,因为孔子、耶稣都会帮我。

  记者:在我印象中,您是写历史题材的作家,但这次带来的小说《火鸟》,出版社的宣传定位却是爱情小说。崔仁浩式爱情小说是怎样的?

  崔仁浩:《火鸟》是25年前的作品了,现在连电影、电视剧都各改编了两部。说是爱情小说吗?我自己觉得它是一部反映现代人生活的小说。写作《火鸟》时,韩国刚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各阶层矛盾都很激烈,我特别想揭示不同阶层的复杂心理。

  记者:这几天您一直对媒体说,写作让你很开心,除了写作,还有别的开心事吗?

  崔仁浩:年轻时对很多方面都很感兴趣,喝酒啊、交朋友啊,现在反而过得跟和尚一样清淡了。中国禅宗一句有名的话,大意是说:想往高处走,就走到山顶;想往低处走,就走到海的最深处。我曾经在海的最深处,现在只剩下往高处走了。而我心中的高处,就只有写作。

  孙小宁 文廖攀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