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虽然都是好女人,大长今比刘慧芳强在哪?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05日02:47 燕赵都市报

  与中国的宫廷戏相比,《大长今》的剧情很简单,“简单女子的奋斗史”这样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甚至有人觉得长今简单到没有脾气,没有个性。然而,就是这个简单女子,却创造了奇迹。据最新收视报告显示,在《大长今》播出10多天后,累计观众到达率25.15%,整体观众总量超过了1.63亿人次。而媒体报道说,除了邻里人家、白领精英的街谈巷议,梁羽生、琼瑶、周星驰、海岩、张国立等,都无一例外地关注着《大长今》。一位评论者说,大长今之“大”不仅是官职,更在做人的胸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大
长今是我们这个时代电视剧中所缺失的女人。这种缺失,是多方面的缺失。

  缺失的女人

  长今为什么如此受关注?这是很多观众关心的问题,喜欢而似乎不明就里。对这个问题,尹鸿反问道:今天这个社会,把聪明和善良结合在一起的女人还有多少?在尹鸿眼里,长今还是个知识分子,有专业性学习的能力,比如她对文学、医道和膳食的专注和研究,尤其是不顾性命危险帮助平民百姓,救治传染病人的大无畏精神非常值得称道。这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不仅让长今拥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还使她能够在遭受误解、陷害和打击时,逢凶化吉,绝处逢生。同时,“长今又很执著、善良、宽容,这是很难的”。像我们电视剧《渴望》里的刘慧芳,就觉得她不够有能力、不聪明,只有善良,偏软弱。而长今身上,有女性秀美的一面,有足够的善良和宽容,还有智慧,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实属难得。《大长今》可以说是一部苦情好人戏,但与中国同类戏有着很大的不同。过去,中国拍这种苦情好人戏,都是以苦戏作为基本结构,以主人公吃苦为主。刘慧芳也是受苦的人,但多是逆来顺受,没有上进的精神,长今则是善良上进,而且总是苦尽甘来,好人有好报,而从刘慧芳那里看不到回报的,我们只看到她不断受苦,让我们产生一点优越感,然后可怜她、同情她。“尽管长今的苦尽甘来还说不上成功,因为大家在看故事嘛,观看的过程有快感,因为每一次都有人帮助她,化险为夷。这跟我们习惯的苦情戏不一样,受苦的都是苦大仇深,永无翻身之日。”

  缺失的爱情

  爱情是影视作品必不可少的元素,《大长今》对此着笔不多,但却感人至深。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从头至尾,长今和闵政浩之间只有几次牵手和一两次劫后余生的拥抱,除了眼神间的爱慕之意,连他们什么时候相爱的我们都不知道。有观众评价说,这是跨越阶层的顶级爱情:心心相印,不离不弃。“没有哪种爱情比这种不用说出来,患难与共生死相守更让人感动的了”!对长今这种韩剧普遍式的爱情,曾在韩国任教的北大怪才孔庆东有另外一种解读。大长今与闵政浩的完美爱情,依然掩盖不了韩国社会尖锐的性别矛盾,但对芸芸众生而言,尽管遥不可及,他们也情愿把这种爱情看作是自己在鸿蒙人世的一份慰藉。

  缺失的价值

  除了长今的单纯,简单的人生哲理也贯穿全剧。“菜肴没有秘方,时间、诚意和汗水就是秘方。”“如果一个人恃才而骄,才气对他已经是毒药了。”反观中国,电视剧热衷挖掘人性的复杂,现实中似乎耻于谈论基本的做人原则。看到这些简单的道理,被剧中人磊落地、坚强地重复着,在观众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这一点,内地电视从业者似乎视而不见。尹鸿分析认为,韩剧在表现正面价值观方面,总体要比我们好,这跟韩国社会价值观相对稳定有关。“中国社会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社会公平、公正比较缺乏,正面价值不容易建构,表达起来显得虚假。一些传统伦理价值观在逐渐失落,《大长今》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缺失的表达

  在《大长今》里,似曾相识的画面层出不穷:圆润的汉字、写意的水墨画;《三国志》里的“鸡肋”,孟子初见梁惠王的对答;中国女人的香粉,来自四川的金鸡;干净的笑容、虔诚的礼仪……熟悉的东亚“筷子文化”扑面而来,但熟悉里又夹杂着一定程度的陌生。尹鸿认为,这就是“熟悉的陌生性”。韩剧所包含的情感状态、文化状态,跟中国是有接近性的,但表达方式和细节和我们是不一样的。熟悉的陌生性,是所有文化流行的规律。“太熟悉了,大家觉得没有新意;太陌生了,大家又觉得太遥远。”“根本原因在于,《大长今》所塑造的女性长今,在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缺失的女性的表达。这个女性跟剧中营造的文化环境比较吻合,如果换一个很现实的环境,我们现在也在做这样的戏,但是文化环境反差性太大,假定性不够,我们觉得不真实,大家不接受。”长今,这个缺失的女人被放在一个跟她生存的那个环境里,观众都不熟悉,因为这是个假定环境。“其实,这个社会缺失什么,你给他提供什么,但是提供的东西不能太假了。”这个缺失的女性长今,因为电视剧提供的环境,观众无法判断真假,而这个人物本身,足以让大家感动。《大长今》有大量的独白、不厌其烦的说教,跟上世纪80年代日本和中国的电视剧差不多,但是它自成一体,所以不觉得厌烦。社会的现实和从业者关注的层面,都表明这种表达在我们生活中的缺失。(王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