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文艺青年:现代化感官(一)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9:35 金羊网-新快报

  小源

  难得遇到一个下雨的早晨,雨滴细得就像它们南方的姐妹,旋转着在城市上空翻飞。快要到站了,睡意仍像一层极薄的冷汗贴住我全身。公交车缓缓经过某个繁忙的十字路口时,车窗外出现了两辆熊熊燃烧的小轿车。然而即使是这种万众瞩目的场景,也没能让我彻底清醒过来。

  (小轿车似乎是被人故意点燃的,因为火势大得失真,犹如电影特技。如果再有一架摩托车从火堆中蹿出,就达到商业大片的水准了。)

  明亮的火焰分开雨雾,腾起两条黑烟柱子。四周是警察、摄影记者和悠闲的围观人群,后者举着

数码相机和手机频频拍照。天空布满了阴霾,与黑烟柱子在半空融为一体。我贴着车窗向外望去,感觉眼前的场景除了缺少喋喋不休的讲解,跟电视新闻片没有太多区别。———就在这时,车窗打开了,一股烧焦的轮胎味钻进我的鼻孔,整个城市的声音猛然呈现出真实的面目,把我抛入现实之中。雨点在湿漉漉的轰鸣中漂流,我的脸颊甚至在一瞬间感受到大火的热度。在一处晦暗的街角,一个穿深红色短裙的姑娘迈着发光的双腿于人群中趱行。她仿佛属于另一个世界。

  …………

  那位忧郁的思想家认识到,眼睛所带来的震惊缩小了想象力的空间。一个世纪之前的工业时代的确如此,借用齐奥尔格·美西尔的话说,“只看而不去听的人要……远比只听而不去看的人来得不安。这里道出了对大都市来说……具有典型意义的东西。大都市的人际关系鲜明地表现在眼看的活动绝对地超过耳听,导致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工具。在公共汽车、火车、有轨电车还没有出现的19世纪,生活中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景:人与人之间不进行交谈而必须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彼此凝望。”

  美西尔说出这番话之后的100年时间里,大城市餍足了电影、时尚和新闻的没完没了的浸泡。一个上班族闭着眼睛度过一天虽然不可想象,却显然不会因此导致任何损失,正如他睁大双眼也不会有更多收获一样。震惊的后遗症就是我们仿佛天生具有所谓的“镜头感”,反过来又把亲眼目睹与观看电影混同起来。眼球的发达不断对世界提出新的要求,这是因为,“每天看这样的人群晃动也许会有朝一日出现一双眼睛必须先去适应它的景观。如果人们认可这样的推想,那么紧接着出现的推想就是:一旦人的眼睛把握了这个任务,他们就会乐于找机会试验一下他们新获得的官能。这样的话,印象主义绘画那种色块的叠加勾勒画面的技巧就可被视为大都市人的眼睛已熟悉的那些经验的自然结果。”(《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

  但绘画艺术很快被不断进化的眼球抛弃了,它跟不上这种飞快进化的速度,“变成了一个完全神秘不为人知的事务,而且只属于美术馆的世界,人们对它和它的问题不再具有兴趣,它几乎已是另一个时代的遗物了。”(《绘画与摄影》)

  新时代抛弃的不仅仅是绘画。被人群湮没的感受深入这个时代的骨髓,社会公共性却并没有因为私人空间的萎缩而得到加强。人们仿佛重新回到了史前时期,“住在大城市中心的居民又退化到野蛮状态中去了,也就是说,又退化到各自为营之中。那种由实际需求不断激活的,生活离不开他人的感觉逐渐被社会机制的有效运行磨平了。”(瓦雷里,《1910年方案B》)

  逃离和反叛的幻想引诱着现代人追寻新的刺激,他们所要满足的则依然是原始的渴望。“每一个时代都形象地于其中看到下一个时代的梦幻中,映现着与史前因素联姻的上一个时代。”(《巴黎,19世纪的都城》)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希望:在资本主义的帝都中建起诗情画意的乐土。而《乌托邦》里所描述的详尽复杂的公社制度,“都是对机器运转样式的直接翻版”。

  (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