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衣装情结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8:03 哈尔滨日报

  王雪

  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等我懂事时,西装早已经绝迹,但有些“小开”穿改良过的小翻领上装,也很时髦。当时基本流行“人民装”、“中山装”。人民装就是现在解放军军官的军常服。俗称“四个兜”。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男士设计的,与人民装相似,但四个兜是贴在外面的,列宁装是是三个兜,都是暗兜,上面一个,下面两个是斜口的,适合
于把手插进去。女人方面,旗袍却很流行,而且是女人的假日出行服装。中年女人如果身材好,穿旗袍是很得体的,在公园和街上,是一道飘逸的风景。解放后,还曾经流行了一阵“列宁装”,就是小翻领、两排扣、有束腰带,女性穿起来,非常俊美。到60年代,苏联影响渐弱,于是不再流行。50年代,还曾流行过苏联式的“布拉吉”,亦即连衣裙。用花布做的,姑娘们穿上,要把发辫在两侧弯个圈出来,再扎上蝴蝶结,整个人简直就是一朵花儿,迷得死人。到60年代,因为遭了“灾”,讲究“艰苦朴素”,这打扮就极少了。

  60年代,像我们那种高知家庭,物质上可以说很不错。母亲一到星期天就带我们出门,夏季都穿旗袍,很端庄。那些旗袍,大多可能是解放前留下来的,布料很细,花色典雅。60年代有钱人,也不过讲究到呢料、毛料为止。同是中山装,一般小职员、小知识分子都是蓝棉布的,不熨烫的话,鼓鼓囊囊,很土。而毛料中山装则笔挺如削,当时大干部和大知识分子,都是一身毛料,表现出鲜明的阶层差别。

  穷人的衣服,款式上跟有钱人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补丁多,且有的不大合身,也是以蓝色棉布料为主。那时真是个“蓝蚂蚁”的时代,这审美特点一直影响我到现在,只有穿上了蓝色衣服,心里才稳妥。所以,妇女们当时在衣服上的一些花样,就特别鲜艳,有调剂生活的作用。

  我父母的衣装当然不错,瘦死的骆驼大于牛嘛。那时候有钱人讲究“箱底”,其实就是衣服有多少。有些实在不合新社会款式的,就请裁缝改成说得过去的样子,废物利用。那时不讲究买现成的衣服,衣服都是请裁缝做,或者到裁缝店去订做。虽然商店里也有成衣,但似乎既不经济,款式颜色又不好。

  裁缝是那个时代不用领执照的个体户,可以到你家里来量尺寸,然后拿布料回家去做,做好送来,价钱公道,做工漂亮。各大城市也有一些著名的裁缝店,有如照相馆,四处分布,给人以方便。做衣服,也是当时女人乐此不疲的一件事。那个年代,就是再革命,也革不掉人的天性。当然,“文革”一来,连天性也不行了,这是后话。

  母亲箱底的布料,花色都非常雅致。在我记忆中,那些布料的图案多为欧洲古典样式,抽象的卷状大花,有伊斯兰图案风格,华丽极了。在那非常革命的时代,女人们的“箱底”,压缩了整整一个时代逝去的华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