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把最好的作品带回“家”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9:26 解放日报

  朱德群带着30多件近作来沪办展,个展今天对外开放。记者日前在上海美术馆访问了这位85岁的绘画大师。

  我的抽象根基在中国

  50年前刚到法国时,朱德群不是抽象派画家。不久,在台湾写生时突然发现云雾缭绕
的八仙山,这不就是唐宋水墨?“中国画家偏重意境,着意于虚实变幻无穷之美;同样是云雾,欧洲画家注重的是色彩”。这一顿悟,使朱德群的画笔从大自然有形山水中解放出来,慢慢走向无形。

  他说:“西方画家画中的风景是对自然的模仿,而中国画的山水则与实景有一个距离,是一种符号,是一种更深的‘有形’的自然。画家的语言已经不是眼睛之所见,而是将眼睛之所见,再通过心灵的感受,然后表达出来。自由但又恰到好处而不失内涵,才是艺术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所以,我越画越抽象,也越来越感觉到接近唐宋的绘画思想,感觉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我的抽象基础在中国,属于中国传统的唐宋山水。”

  西方眼睛调动中国智慧

  准确地说,朱德群是用西方的眼睛去观察、调动其储存的中国文化背景。这种“西方的眼睛”,使他在自然中看到了一个抽象的世界,使他挥笔潇洒,无拘无束。他不是表现,而是造境:既有水墨一般充满湿润的韵律,也有空灵、飘逸的优美肌理效果。他的许多作品与“光”有关,有的直接取用了光的名称。这些“光”不仅是一种光源,与印象派相仿,还直接决定画面的色彩和结构,形成色晕的交辉和画面意境的生成,同时它又与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阴”与“阳”相似。

  他说:“‘阳’是热烈、光线的象征,‘阴’是阴暗、湿润的象征。我融会了西方绘画中的色彩和抽象画派的自由形态,启发光源,唤起形象及韵律来表现无穷无尽的宇宙,赋予抒情及诗意。”在这里,“西方的眼睛”是他的形式,“中国的智慧”是他的内涵,他以西方之“眼睛”来把握和认识这个世界,而以中国之“智慧”来充实和丰富这个世界。

  把最好的作品带回家

  “算算我从事艺术创作已经有六七十年了,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国外。如今我年岁大了,总希望能‘回家’;我要把一生中最大、最好的作品放在祖国,放在上海。”这是朱德群前年为上海大剧院度身制作的长4.5米、高7.3米的巨幅油画《复兴的气韵》揭幕时说的话。

  这是朱德群驰骋画坛数十年创作的最大一幅作品,也是他绘画生涯中的代表之作,为此他创作了9幅小稿。为了让画作有音乐感,他是边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边创作的。“那种自然、抒情的东西给了我感觉。”因此画作色彩瑰丽,气势宏伟,千变万化的光影变幻,如韵律的颤动,充满艺术想象力,更表达了一种对中国未来兴旺的期许与祝愿。这次,朱德群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精心筹划了展览,还挑选了一幅名为《静》的油画,赠送给上海美术馆,让它“回家”。

  本报记者 顾咪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