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新:在巴金精神感召下(《收获》杂志副主编)
1983年进入收获杂志社工作的程永新,回忆第一次见到巴金的情景时说,“巴金虽然话语不多,有时只讲一句、两句,但就是这一句、两句,让人感受了他的人格力量。要说巴金怎么深刻倒也不是,他很感性,总是用一个最简单的句子,讲最切中要害的话。他话语简单但有力量,这与后代的作家用聪明的方式讲许多不得要领的话有很大的差别。”
作为《收获》人,程永新与同事们一直感受着巴金的精神和力量,虽然编辑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巴金的办刊思想,却几十年来坚定不移。比如这么多年来《收获》从不做广告,就是巴金的主张。巴金的意见是,坚决反对登广告,他说文学大有希望,《收获》大有希望。巴金虽然并不直接参与工作,但在一些关键时刻,巴金总是把握住了方向。上世纪80年代末,《收获》在刊出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巴金在阅读完该作品之后,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巴老还对当时遭受批评的张辛欣说:“在中国作家中我大概是挨骂最多的一个,我从写作到现在,经常挨骂,我还是活到了现在……不要紧,不要有包袱,你还很年轻,你有才华,有生活,要多写,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这语重心长的话语,巴老不知给多少中青年作家说过。
冯骥才:巴老教人直逼心灵(作家)
从《收获》起步的作家冯骥才,提到巴老,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当年,冯骥才、谌容、丛维熙、张辛欣等一大批作家,都是从这里起步,并从此走向文坛。
他说,他特别难忘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主编巴金亲自为《收获》组稿,组织了一批作家赴莫干山参加笔会。当时他们的一些作品曾受到非议,是巴金在创作上给予了大家支持和鼓励。难怪冯骥才要把《收获》比作自己的文学摇篮,不管是早年作品,还是后来20年来的主要作品,他第一想到的就是要在《收获》上发表。不光是他这样,许多作家也都是这样,要把最好的作品交给《收获》。
冯骥才说,巴老对他们这一代作家,最重要的就是精神上的影响。巴老有一种力量,能够直逼人的灵魂。十年浩劫结束后,巴老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完全释然。灾难让一个民族损失最大的就是人的心灵,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恢复健康的心灵,找到最关键的思考,找到生活的真谛。而恰恰在这个关键时刻,巴老讲出了那至关重要的“忏悔”两字。冯骥才表示:“巴老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始终关注人,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巴老没有花拳绣腿,而是找到了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技巧。”
巴金:年轻人才是未来的一切
“没有人因为多活几年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放弃了理想。岁月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却让灵魂出现皱纹。”巴金在他的一生中,除了自己的写作,对年轻人也始终抱着一种热情,在他眼里,年轻人才是未来的一切。
巴老是《收获》的见证人,这些年来看着它呱呱坠地,又目睹着它逐渐长大成人。他不仅亲自给一些老作家写信约稿,希望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收获》,而且每当编辑部发现有好的来稿,他也都会大加呵护,大力扶植。一大批有才华、有胆识、有勇气的中青年作家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给文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和活力。但前行的道路并非总是平坦的,他们在创作上会遇到种种不顺心的事。每当这时,巴老总会向他们伸出温暖之手,支持、鼓励他们。
女作家谌容每回见到巴老和《收获》编辑部的编辑时,总会提到自己的成名作《人到中年》。当时已八旬高龄的巴老认真地读完了发表在《收获》上的《人到中年》,表示支持这位不相识的女作家。他说:“……我喜欢这部小说。我有一种愿望,想使自己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巴老特意委托女儿小林专程去谌容家,探望因撰写《人到中年》过度疲劳而病倒的谌容。
1981年4月,《收获》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部分作家座谈会。巴老亲自参加了这个会,同三十多位老中青作家、评论家欢聚一堂,亲切交谈,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巴老看到出席座谈会的有半数以上是活跃在文坛的中青年作者,很兴奋,说:“现在文学界的成绩已超过了以往。这两年来,出了很多好作品、好作家,尤其是中青年作家很有成绩。时代的规律就是这样,必定一代胜过一代,我对文学的前景非常乐观。”
巴老就是这样,他对年轻人永远怀着一种热情,他对年轻人的提携,至今仍令许多后辈作家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