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他走了,那盏灯仍在!(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8:22 东方网-文汇报
  在2005年初秋,巴金安静地走了,翻过了整整一个时代,却竖起了一面永远的旗帜。在它的飘扬下,文学的坚持成为责任和良知的标志。他留下拷问心灵的文字,激起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理想的愿望,他竭尽全力坚持到底的努力,活出的是一个生命的完整和理想的辛苦坚韧。他的生命和他的文字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坐标,一个象征。

  昨天,中国著名的作家学者纷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他们的叙述中,我们再一次走近了巴金,走近了那面飘扬的旗帜……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中国文学界的骄傲

 
 这几天一直守护在巴金主席病榻旁的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沉痛地对记者说,巴老是我们中国作协主席,是一代文学巨匠,是名副其实的人民作家,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巴老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他以自己的人品文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道路,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探求真理的历程。巴老的逝世,使中国作协失去了一位好主席,是我国文学界的巨大损失。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为我国文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真话真情真心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爱看巴老的书,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巴老的作品催人奋进,令人敬仰。每次去看巴老,他都很关心文艺界的状况,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听说文艺界的繁荣景象,巴金很高兴,虽然他话语不多,但是从他的笑容神态上可感受到老人的真挚热情。去医院探望巴老,贴近老人耳边说上几句慰问的话,巴老总是握紧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巴金一辈子说真话,他的人格力量是呼啦啦的一面旗帜,永远给我们以力量。

  学者王元化——一个内心有激情的人

  我7点多的时候得知巴老去世了,这个消息勾起了我的回忆。巴老是我十分十分尊敬的作家,他的文学对中国文坛有极大的影响,他的人格有极大的魅力。我和他同在上海,对他有亲切的感觉。我第一次遇见巴金是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他住在淮海坊,他的房间十分简朴,书桌和床上都堆了书。作为名家,他对我非常热情,还拿出大瓶的罗宋汽水给我喝,让我感受到如同朋友般亲切的风度。

  自从他生病,我多次去看望他。在杭州看过他,在华东医院时,我们还一起合了张影,那是在阳台上,巴老坐着轮椅,我站在他的身后。巴老是一个内心有激情,但不轻易表露的人。少年巴金说,“我得到了一个小孩子的幻梦,相信万人享乐的社会就和明天的太阳同升起来。”作为和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等同时代的作家,巴金是最长寿的一个,安葬鲁迅时,他是为鲁迅先生抬棺的人。然后,那些与他相交甚笃的知识分子一个一个地远去。1999年,冰心去世。巴金将冰心视作知己,晚年写信给她,“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2003年,上海的另一位文学老人施蛰存也走了,最后几年,巴老活得很痛苦,他活着,像一盏灯一样照着我们继续前进,勤奋写作,现在巴老“终于”走了,他的去世标志着他身后那个伟大时代的结束。

  作家王蒙——中国作家的一面旗帜

  巴金是中国作家的一面旗帜,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良师益友,他一直很重视文学对社会的作用,认为文学应该推动社会的进步,他一直提倡作家应该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他一直很关心青年作家的成长,寄希望于青年,寄希望于文学。

  巴老虽然高龄,但他的存在始终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他的身影会让我们永远怀念。

  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冯骥才——把“五四”精神带到今天

  一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中国文坛为之悲痛。

  这几年来,我和巴老的亲属经常保持联系,对巴老的生活现状是了解的,我敬佩这位与疾病搏斗、生命力十分顽强的坚强战士,虽然对他一旦病情危急有心理准备,但噩耗传来,我仍然接受不了。

  从“五四运动”、全国解放、“文革”到改革开放,巴老始终代表中国作家的良心和责任,他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毕生精力倾注于我国的文学事业,他的精神像火炬,引导着中国文坛的作家。一代代的作家受他深刻的影响,把“五四”精神带到今天。

  巴老是我文学人生的领路人,我一直得到巴老的关心和勉励,我的主要作品发表在《收获》上,我对巴老感激不尽。

  巴老走了,但我觉得他的强烈的社会良心,他的悲天悯人,他的文学精神,都留下来了。他的作品留在世间,他的精神留在我们的心中。

  评论家李子云——一座永远的丰碑

  巴老走了,他是一座永远的丰碑。我们这代人,几乎都是读着巴老的书成长的。他的作品,不但是我的文学启蒙,更是直接影响了我的一生。他还是一个无私的园丁,一个伟大的编辑。巴老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编辑出版事业,虽然自身的创作因此少了很多,但他为我们创造了更多更为丰富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我的学生时代,他创办和主编的《文化生活丛刊》真正是每个青年人的精神食粮。正是这套丛刊,让我读到了大量进步的新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名著,从而懂得生命的意义。粉碎“四人帮”后,我在《上海文学》工作,多次向巴老求教。他是一位极其正直、善良的长者,总是仔细了解我们工作的情况,热心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尊重每一个作者,一切为了读者,巴老真正身体力行,他让我们受益终身。

  学者贾植芳——思想的追求者和探索者

  我在中学时候就读过的《毁灭》,“倒霉”的时候编辑过三册有关巴金的研究,对巴老的文学、人品、思想有过更深的了解。去年,我买了10卷本的巴金译文集,真的翻译得好!巴老不仅仅是文学创作好,对世界文学的翻译也有特殊贡献。他是可以存在下去的作家,是思想的追求者和探索者。

  作家余华——中国文学的良心

  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见过巴老,我一直不好意思向李小林提出去看看巴老,感觉自己不够格。读了《随想录》,感到巴金是中国文学的良心。巴老的去世让人难过也让人欣慰,因为他写完了别人没有写完的人生的小说。

  评论家许子东——他的影响超过了文学界

  巴金的影响超过了文学界。他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虽然属于那个年代,但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选择。

  歌唱家王昆——曾为他唱《南泥湾》

  我这一生中给两个人开过一个观众的音乐会。其中一次就是1998年和周巍峙一起去看望巴金。我感到带任何礼物都不能表达自己对巴老的尊敬,身为歌唱家只有给老人唱几首他爱听的歌才能表达内心的敬仰。那天巴老坐在矮椅上,我蹲下身子,贴着巴老的耳朵,轻轻地唱起了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还唱了《南泥湾》。我对巴老说:“我再用你家乡的四川话唱你的家乡民歌《槐花几时开》,您看像不像?”巴老听完脸上的皱纹全笑成了花,兴奋地用力吐出两个字:“好!像!”

  作家吴泰昌——一个爱做梦的巨人

  巴金是用文字影响中国的巨人,他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巴老爱做梦,他说梦见自己几次站在文学馆门前,看见人们有说有笑地进进出出。他在《真话集》中写着:“醒来时我把梦境当成现实,一个人在床上笑。”有一次巴老来到文学馆,从怀中掏出钱来,说:“这是我最近收到的一笔稿费,一百二十元,交给你们吧。”自从1982年他向文学馆捐赠十五万元稿费作为建馆基金以来,每发表一篇文章,每重印一册旧作,所得的稿费和版税,他全部寄给了文学馆。他说,“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他是在默默地朴实地实现自己的心愿。

  作家陈丹晨——他是重情义的好人

  从最初作为记者采访巴金到今年,我们认识已经整整42年了。当年,我只是一个普通记者,但和巴老打交道丝毫不觉得他有架子,他是很平易近人的。虽然他偶尔会有拘谨,话不多,但不管我问什么,他都会认真回答。最让我感动的是,巴老是不审稿的,他说,“那是你写的文章,不需要我审了通过。”

  或许,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读者,或许今天的读者不会像我们那时那样着迷于巴金的作品了。但是总有一些作品历经时代的淘洗、成为让后人汲取养分的瑰宝,那么,巴金的《家》、《春》、《秋》、《寒夜》和《随想录》,都是当得起瑰宝的。而他在随想录中强调的、在给萧乾的信中强调的“说真话”这三个字,可以当作是他留下的遗嘱。

  冰心女儿吴青——“巴金舅舅”是液态火焰

  “巴金舅舅”更像液态的火焰,外面看不到熊熊的热焰,但里面却是滚烫的液体。“巴金舅舅”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心永远不会停止跳动。

  虽然已经记不清和“巴金舅舅”交往的点点滴滴,但是我对“巴金舅舅”的笑容印象最深。“‘巴金舅舅’笑起来很可爱。他笑的声音很大,嘴是裂开的,眼睛是眯着的。”尽管相片上的“巴金舅舅”总是沉默地若有所思,但是我印象里的“巴金舅舅”是另一副样子,“他很健谈,也很幽默,一点也不多愁善感,和他的文字反差很大。”“巴金舅舅”和母亲都追求“说真话”,在晚年,他们老而弥坚的声音,振聋发聩。

  撰稿:本报记者陈熙涵、王磊、陈晓黎、周毅、周玉明、刘栋(除署名外)
他走了,那盏灯仍在!(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