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4:17 扬子晚报
  一、童年

  是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首先在我头脑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骨肉的爱,人间的爱,家庭生活的温暖。我的确是一个被人爱着的孩子……我爱着一切的生物,我愿意擦干每张脸上的眼泪;我希望看见幸福的微笑挂在每个人的嘴边。
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1923年春天,巴金与三哥负笈东下,奔向更广阔的天地。这是临行前一张全家合影。后排右边为巴金,后排左二为大哥,右二为三哥。

  二、信仰

  我现在的信条是: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我的上帝只有一个,
就是人类。

  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青年巴金怀着这样的理想离开了成都,奔波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一边读书求知,一边从事实际的社会运动。
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
  巴金与中国留学生詹剑峰(右)、桂丹华(中)合影,摄于1928年春天,是时巴金创作《灭亡》。

  三、爱情

  苦恋8年,爱情终于有了结果,一个旧家庭的叛臣逆子,终于筑起新的爱巢。战乱中建立的家,为寒夜孤旅奉献了无限的春意。1945年,抗战胜利了,女儿小林也出生了。她是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的一个读者。一九三六年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一九三八年和一九四一年我们两次在桂林像朋友似地住在一起。一九四四年我们在贵阳结婚。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
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
1937年5月巴金与萧珊摄于苏州。

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
1947年春全家摄于上海复旦教工宿舍。

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
  1962年摄于巴金的书房。这个家庭的气氛是那样的友爱,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满意的微笑。

  四、灾难

  并不是我不愿忘记,是血淋淋的魔影牢牢地抓住我不让我忘记。我完全给解除了武装,灾难怎样降临,悲剧怎样发生,我怎样扮演了自己憎恨的角色,一步一步走向深渊,这一切就像是昨天的事,我不曾灭亡,却几乎被折磨成一个废物。

  十年一觉文革梦,换得满盒亲人骨。1966年,巴金坠入噩梦般的命运之网。夫妇俩共同承受这非人的侮辱,每天晚上昏灯孤影,他们相对无言。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巴金被赶到五七干校劳动,白天承受精神折磨和繁重肉体折磨,晚上又时时噩梦萦绕,不得安睡。但此时的巴金已经逐渐清醒过来,对极左路线产生怀疑,期望着将来。萧珊却没等到这一天,她绝望了。1972年7月她因患癌症住院,半个月后含冤长辞人世。三年以后,巴金把萧珊的骨灰捧回来,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沉痛地说: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
摄于萧珊追悼会上。

  五、晚年

  七十多岁老人又焕发出青春。《一封书信》发表了、赫尔芩《往事与回想》译本第一卷出版了、《杨林同志》发表了、新的《创作回忆录》问世了。接着,他用他那支握得越来越颤抖的笔,熔铸了他几十年来的认真思考,终于写出了一部说真话的大书《随想录》。

  老人晚年的家庭生活又恢复了融融亲情,两个妹妹与他相依为命,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孙女和外孙女承欢膝下。女儿担任《收获》的副主编;儿子在大学毕业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知名作家。巴金在晚年将一生积蓄的巨额稿酬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将数以万计的藏书分别捐给了学校和图书馆。他留给子女的,唯有一种高贵的人格和正义的信仰。张漪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