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法文化年”的启示(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4:51 新民周刊
“中法文化年”的启示(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撰稿/苏庆先(记者)

  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是中国在法国迄今最大的一次公共外交实践。同样,“法国文化年”也是法国文化第一次在中国如此大规模地全面、立体式地展示。

  9月中旬,中法文化年华美落幕。这场被法国总统希拉克誉为“紧密、多样和堪称典范的对话”,是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最成功样本。

  这场非同寻常的文化对话,既展示了一个开放、真实的中国,又展现了一个不仅以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享誉世界,而且在工业革命取得巨大进步的现代法国形象。

  那么,如何理解中法文
化年的内涵和法国文化的精髓?如何将对法国文化的理解转化为生产力?它的成功举办,将对未来中法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刚刚从日本爱知世博会举行“上海周”活动回来的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国际联络部部长徐波先生。徐先生是一位具有18年外交生涯的职业外交官,曾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工作近5年时间,直接参与了中法文化年的组织工作。

  文化年就像一台歌剧

  我突然觉得文化年就像一台歌剧,法国是上半场,中国是下半场,而我呢,则是一位幸运的观众,总是坐在第一排,看完上场看下场。

  记者:作为一个资深外交官和这场盛大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者、见证者、参与者,这一年来您一定有很多别样的感受吧?

  徐波:是的,应该说感慨良多。中法文化年始于2003年10月6日,终于2005年9月17日。准确地说应该是两年时间,中法双方各一年。由于是跨年度,也称之为中法交叉文化年(Lesannéescroiséesculturelles)。中国在法文化年有上百个优秀节目,重大的演出活动50-60起,法国在华文化年的活动也有近百起,重大的活动也有数十起。如此规模的中法文化交流在两国历史上是第一次。

  最近,我应上海的法语联盟(AllianceFran﹖aise)邀请向同学们做了个讲座,教室里挤得满满的,学生们向我问了两个小时的问题。校长告诉我,这是学校历史上少见的。我认为,这就是文化年对我们青年一代产生的影响。

  我曾在中国驻法大使馆负责中法双边关系,我也曾憧憬过中法关系的未来。我想,扎根于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是最牢固的双边关系。通过文化年,两国人民更加了解,更加友好,合作交流进一步推进,我真的从内心感到高兴。

  记者:在您最近出版的新书《法兰西印象》中,将中法文化年比作“一台千古绝唱的经典歌剧”,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个有趣的比喻?

  徐波:这一比喻,是2004年10月11日我在上海与希拉克总统及总统府高参们别后重逢的油然想法。当时的气氛非常美妙,我与希拉克总统的政治顾问莫诺德、总统发言人博纳丰、总统外交顾问莫里斯、总统典礼官布达德大使等同席,大家谈了许多,中法文化年是我们共同的话题。因为我是2004年4月离开巴黎的,与这些权倾一国的法国当朝红人重逢在一起,我突然觉得文化年就像一台歌剧,法国是上半场,中国是下半场,而我呢,则是一位幸运的观众,总是坐在第一排,看完上场看下场。

  当然,这个比喻与我的亲身经历有关,如果我没有参加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活动的全部,如果没机会参加法国在华文化年活动,就不可能有这种感觉。另外,从两国交往史看,如此的高投入恐怕在今后也不会多见。我难以想象在今后还会有机会让巴黎艾菲尔铁塔为中国而变红,也难以想象法国人还会把香榭丽舍让给中国人举行春节游行。

  我曾对组织香街大游行的中方导演李继诚说过,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大街上游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一台千古绝唱的经典歌剧”是一个站得住的比喻。

  批评精神是法国文化的精髓

  可贵的批评精神使法国人在思想上永远做贵族,没有桎梏。

  记者:从《法兰西印象》中我了解到,您是地道的上海人,在上海和北京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自1986年进入外交界后,一直在欧洲,尤其在法国待了较长时间。能否就中法文化的差异性,或互补性谈谈您的看法?

  徐波:中法文化上的差异性要远比上海和北京两座城市的文化差别大得多。无论是上海人如何评论北京人,还是北京人如何看上海人,毕竟还是一种文化。中法文化则大不一样,我在书中谈到过这种差异,我觉得无论从价值观,还是从看世界的方法论上双方的差异是很大的。

  如果允许我展开,可以讲许多。简而言之,中国人重集体,法国人重自我,中国人讲面子,法国人讲权利;中国人重责任,法国人讲自由;中国人重和谐,法国人标新立异;中国人重将来,法国人重现在;中国人重物质,法国人重精神享受;中国人勤劳,法国人贪玩;中国人严肃,法国人浪漫……

  当然,这些比较也是相对和过于简单化的,你也可以反驳我,说我搞错了,应该是中国人重精神生活,法国人贪图物质享受,并可举出许多例子。但就文化支出而言,法国家庭显然比我们多得多。我去过许多法国家庭,家里的陈设全是度假的纪念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人家把我们购豪华车和数码电器的钱全用于旅游、听戏、看电影了。这也是法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大国的群众基础。

  当然,中法除了差异性,也有共性,或者互补性。辜鸿铭先生将法国人称之为欧洲的“中国人”。举例来说,中国人和法国人都非常热爱生活,并由此为世界奉献了灿烂的餐饮文化。两国人民在处理问题事既有原则,也能变通,不尊崇教条。法国有句谚语“如果你从门里进不去,就从窗户里跳进去”。这种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及其灵活性使我在使馆工作中受益匪浅。

  记者:对法国文化精髓的理解可能会因人而异,譬如在有些人看来,它是与自由、独立联系在一起的,但更多的人可能会联想到浪漫,您在法国生活了多年,是怎样理解法兰西文化精髓的?

  徐波:自由独立并不能代表法国文化精髓,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不崇尚自由独立的。至于浪漫,那也只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深邃的唯有精神。

  谈到法兰西文化的精髓,我倒是认为,批评精神可能更确切些。要知道,人要敢于批评是很难的,但法国人延续了法国大革命精神,对生活中的人与事,包括正统和权威都敢于批评。

  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再到法国大革命,批评精神使法国社会不断反省、总结、革新和进步,从而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头。这种批评精神也叫“伏尔泰精神”,它有时让人感到法国人近乎挑剔,与他们相处很难,法国人爱滋事等。但这种可贵的批评精神使法国人在思想上永远做贵族,没有桎梏,任思想之马自由驰骋,为人类奉献了一代又一代思想大家。试想,人要是没有批评精神,怎么可能追求卓越、标新立异和自我否定,从而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国家,并在许多领域,包括社会实践中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头?

  理解了批评精神在法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法国人喜欢抱怨、怀疑,对政府、对权威、对正统的批评远远要大于颂扬,而这种批评精神使只占世界人口1%的法国对人类做出的贡献远远超出其人口规模和国力。

  记者:您对法国社会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徐波:文化多元。尽管法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十分珍爱,但对外来文化采取的开放态度是世界各民族中不多见的。也正是如此,巴黎成为世界文化之都,成为世界文化人的精神麦加。

  漫步在巴黎街头,你会发现各种文化和艺术形式都可找到其存在之地,并由此走向世界。回过头我们看看,这也是为什么20世纪重要的艺术流派、哲学思潮均源于巴黎的拉丁区(也就是世界文人喜欢称之为“左岸”的)的重要原因。有统计表明,在整个法国,持艺术家签证的外国人有好几万,这些外国艺术家客居在巴黎和外省,他们通过在法国的艺术创作活动,最终走向世界艺术殿堂,成为世界级文化艺术大师。我可以为你举出历史上的许多例子,如德加、毕加索、达利、约内斯库等等,他们都是在巴黎成名后成为世界级艺术大师的。

  法国的文化气氛和多元开放精神,同样为我们中华民族造就巴金、冼星海、赵无极、程抱一、朱德群等一大批世界艺术大师。目前在法国学艺术的中国年轻人不少,有些已具相当知名度,如画家严培明、作家戴思杰、音乐家陈其钢等等。我借此机会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中国艺术家经过法国多元文化的熏陶成为世界级艺术大师。

  文化年是最好的“对外宣传”

  法国老百姓坐火车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巴黎观看中国春节游行,是中华文明的魅力。

  记者:您在《法兰西印象》中提到,“中国文化年就是在法一次成功的公共外交,在法国影响极大,甚至超过我们几年工作的总和”。怎么来理解这种“公共外交”?它和文化交流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徐波:公共外交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用的一个词,叫“Publicdiplomacy”,其实,中法两国也这么做,但表达的方法不一。在中国,我们习惯称之为对外宣传,法国人则喜欢用形象推介。但不论英美,还是中法的表述差异,意思都一样,就是通过政府拥有的资源,向一国民众宣传,从而使应该国民众理解并接受你的文化和价值。

  显然,与传统外交相比,公共外交的受众是一国的老百姓,而非其政府上层和一部分社会精英。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使法国全社会第一次与中国文化全面地零距离接触,其意义当然是划时代的。

  我记得法国许多资深政治家对我说过,法国老百姓坐火车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巴黎观看中国春节游行,是中华文明的魅力。当天的观众达到70万人,这在崇尚“个人至上”的法国社会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法国人是不能通过行政命令让其参加政府安排的活动的。我对此感慨良多,我认为文化年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超过我们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宣传工作的总和。

  我说此话,还因为文化年用的是法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中国,没有官方说教,效果也是最好的。我想文化年就是中法文化的一次大交流,它将作为中法友谊的一段佳话而载入史册。最近,希拉克总统就中华文化年圆满结束发来贺信,再次强调互办文化年对加深两国老百姓之间交流的深远历史意义。当然,博大精深的中法关系光靠举办一次文化年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经常性、制度性的文化交流活动,这就是二者间的关系。文化年的成功举办将使中法文化交流更加繁重,原因很简单,通过文化年,两国人民更了解,对彼此文化的需求会更大。

  记者:中法两国的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但中法互办文化年,说到底还是如吴建民先生所说的,“千万不能把观念停留在文化就是文化”,能否就此谈谈您的理解?

  徐波:吴建民大使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极为推崇的中国外交家。他推动中法交流的执著精神使我觉得,我也应该在自己现有的岗位上继续为中法友谊做出应有贡献。在我看来,吴大使的话的意思是,希望中法两国人民利用文化年加深了解,从而推动两国在各个方面的交流。这一讲话与1999年希拉克与江主席共同确定中法文化年的初衷是一致的。

  法国是西方国家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换言之,不算历史上的交往,两国至少已认识40多年了,但相形于两国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实力(法国是世界第四经济体,我国是第六),双方的交流与潜在的实力不符。也就是说,两国交流中仍有障碍,用吴大使的话叫做“了解的赤字”(Déficitdeconnaissance),文化年帮助彼此克服了这种赤字,从而有利于双方在未来全面和深入的交流。如果我们正像吴大使说的那样,中法两国关系通过文化年,通过文化层面的交流,再扩展到教育、科技、旅游、卫生、环保及其他领域,那么,中法关系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文化、经济密不可分

  法国企业家们通过文化年方式推销其理念和产品,是文化和经济的最佳结合。

  记者:持续一年的文化年说到底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您认为两国的经济交流因文化年的推动,有了哪些显著进展和成果?

  徐波:这个问题我说不好,但由于文化年,两国经济交往加深是显而易见的。法国在华文化年成立了一个“名誉委员会”,由威利亚总裁波格里奥任主席,该委员会汇集20多家法国大企业,它们通过文化年活动,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

  记得去年10月法国在华文化年开幕,希拉克率领一个庞大的企业家代表团,许多企业家朋友利用文化年交了不少中国的新朋友,我们世博局也为他们专门作了世博商机介绍。你提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的体会很深,法国在华文化年除了政府预算外,“名誉委员会”起了重大作用。其成员一家拿出50万欧元,20家合起来就超过1亿人民币的资金,我国的TCL也是成员之一。企业家们通过文化年方式推销其理念和产品,是文化和经济的最佳结合。

  譬如,法国著名的LV公司赞助了大量的在华法国文化活动,在投入文化的同时,也让亿万中国消费者了解了LV的品牌。相比之下,我国在法文化年运用市场资源有限,当初我曾设想利用企业的积极性来资助在香榭丽舍大街的春节大游行,使馆的领导也很支持,但我们还是缺乏这种文化与经济相联系的机制,没有做成,很可惜。在法国,这种机制叫“Mecenat”。可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项长期的工作,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化年使中法经济交往大大提高,人员往来更加密切。

  法国驻沪总领馆商务参赞佩文森告诉我,他们一年要接200-300多个经济代表团,其所在的商务处成为法国遍布世界各地商务处中接团工作最繁忙的一个,几乎每天都有法国企业家来沪进行投资考察,法国在沪侨民超过5000人。可以肯定,中法互办文化年在增进了法国社会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了解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中法两国经济和商务活动的关系。

  记者:除了拥有好的平台和人才,中法两国的经济合作还需要哪些推动因素?

  答:我认为中法双方应该对相互经济上的优势和互补性要有充分的了解。作为外交官,我认为经济交流上的沟通非常重要。

  记得有经济学家曾将人脉关系看作土地、资金、劳动力之后的第四大生产要素。在某种意义上讲,这话是有道理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产品的差异性已越来越小,“买你的不买他的”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文化认同。在法外交工作的实践证明,法国有许多东西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需要。同样,我国不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也深受法国消费者欢迎。但双方都没有将对方的产品认作消费品的首选,原因就是相互缺乏对产品性价比的了解。这样,一些传统的产品认同观,或人脉关系较强的国家产品就较容易进入中国市场了。

  回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轨迹,你可以发现,由于缺少中国消费者对法国产品的认同(香水、高级时装等奢侈品除外),法国没能在中国市场获得其应有的份额,加上由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和处在经济转型期间的市场游戏规则了解不够,法国坐失了许多良机,汽车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想,随着今后两国经济界不断了解,法国在航空、铁路交通、环保、生物技术、医药、食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产品优势将不断被中国客户接受,从而与我国的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然,我这里讲的经济合作是双向的,中国产品进入法国市场的步子同样也会由此进一步加快。

  记者:此次中法文化年已经结束,您觉得如此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对未来中法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深远影响?

  徐波:有道是:“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中法文化年是结束了,但它对中法两国关系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还会持续下去,并在今后几年中使两国人民的交流不断受益。我在前面已说过,中国在法文化年,是中国在法国迄今最大的一次公共外交实践。同样,这也是法国文化第一次在中国如此大规模地全面、立体式地展示。

  正如希拉克总统在其贺信中所讲的那样,法国在华文化年增近了中国公众对法国文化的了解,从而推动两国人民之间更深入的交流。在文化年期间,不少中国公众对法国文化再次产生浓郁的兴趣,不少朋友经常向我问起有关法国文化和社会的情况。我的书5月份出版后,一些读者还给我写信,希望与我探讨中法文化的比较。

  在这样中法文化交流的大氛围里,中法关系在今后将大踏步向前发展是无疑的,原因就是两国人民更了解、更相爱更愿意共同合作面向未来,我想,这一切都应归功中法文化年,归功于由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在当年发起的这场在中法交流史上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的中法文化大交流活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