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审视内地电视 国产剧海外市场并不乐观(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8:13 新华网
  韩流下审视内地电视“反攻”能力

  编者按:7亿美元!这是韩国政府今年公布的以韩剧为重点的文化产品的预计出口额。“我们中国内地电视剧的出口呢?”在某网站后面的留言板中,有人这样问道。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当“韩流”滚滚而来,国产剧“反守为攻”的能力究竟如何?近日,本报记者对国产剧在世界各地的出口情况进行了各方面的深入采访,但得出的结论却令人不无忧虑。

  哪种国产剧境外受欢迎
审视内地电视国产剧海外市场并不乐观(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钱王》因画面穿帮被韩国片商要求修改

  更多图片

  历史正剧一枝独秀 金庸
海岩无人问津

  什么剧最有“海外观众缘”?对于当今的国产剧出品方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内地观众与海外观众的“口味”相去甚远,不少在内地备受欢迎的剧种在海外却无人问津。

  “卖了十几年的国产电视剧,还是古装剧最有市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海外发行部经理张琳发出这样的感叹。广东电视台节目交流科科长丁琳则进一步补充:“古装剧有很多种,那些打打杀杀、情情爱爱的武侠剧、戏说剧中国观众受落,但国外观众却并不喜欢。卖得好的,还是那些内容严谨的历史正剧。”

  不管在哪个市场,制作精良、场面宏大同时具有深刻底蕴的历史正剧都是“抢手货”。1994年,《三国演义》以8000美元一集的价格将播映权卖给了香港亚视,台湾中视则以12000美元一集的价格购得播映权。由于《三国演义》的热播,亚视本港台在收视率上第一次超过了无线翡翠台,这让无线的老板邵逸夫大为光火。所以当《水浒传》尚在拍摄的时候,香港无线就以每集12000美元的价格争抢到其在香港的播映权。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帝王将相的传记电视剧也曾风行港台和东南亚,《唐明皇》、《武则天》、《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作品都创下过当地的高收视率。此外,如《康熙微服私访记》这样不算太“正”但文化韵味浓厚的内地剧,在海外也很受欢迎。

  相比起来,在内地受欢迎的情感剧、生活剧等在海外却基本没有市场。在2004年的戛纳电视节上,国内组织了包括海岩剧、金庸剧、涉案剧等在内的多部作品参展,期望值很高,但最后都铩羽而归。原因或许是在不少外国观众的心目中,这些剧种的“中国味”都不够“地道”。
审视内地电视国产剧海外市场并不乐观(组图)
《空镜子》曾占领东南亚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出口海外市场青睐韩剧 国产剧集逐年缩水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内地电视剧目前在有四个主要市场:中国香港和台湾、东南亚、日韩和欧美。听上去市场似乎很“大”,但其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去年内地电视剧海外销售总额(含港台地区)只有区区1亿元人民币;今年我国的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比例预计高达10∶1;在国际电视节目出口国10强和国际电视节目发行公司100强名单中,也始终没有中国的身影。

  台湾市场:急剧萎缩

  香港与台湾和内地一脉同根,长久以来这两个地区都是国产剧的最大买家。但随着近两年台湾市场的萎缩,国产剧的出口却开始遭遇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

  “港台地区一直是内地电视剧的主要市场,几乎占到出口总量的60%—70%。”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海外发行部经理张琳说,“但是这两年这个市场却急剧萎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被韩剧抢去了饭碗。对此国内知名的制作人张纪中也深有感触:“去年我的片子卖到台湾一集可以收1.5万美元,今年卖到1万美元就已经不错了,下降得太厉害了。”《京华烟云》的出品方九洲传播总经理王鹏举则感叹:“国产剧最辉煌的时候,每年在台湾可以播出3500~4000集,而现在的数量大概只有过去的五分之一。因为台湾市场是国产剧出口的最大买家,这导致国产剧的海外销售整体下滑了50%以上!”

  韩国市场:地方保护

  相对于港台地区,日韩两国对中国国产剧的进口一向不算多。广东电视台节目销售科科长丁琳说:“这跟日韩两国的收视习惯有关。比如日本,全国总共才7个频道,播起电视剧来一周才一集,不像中国的电视剧在几十个频道遍地开花。这造成了观众对电视剧的需求并不高。”如今韩剧风行之后,两国进口中国电视剧的数量就更少了。在韩国,目前正在播出的国产剧包括《荆轲传奇》、《大清御史》和《笑傲江湖》,收视率虽然还可以,但影响力却远远不及《大长今》在中国播出时那么火。

  此外,韩国对本国电视剧保护得很厉害。这源于2002年《还珠格格》在韩国播出时的盛况空前。当时该剧被韩国SBS电视台引进,在夜间11时播出,结果横扫韩国三大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收视率。韩国将此事视为一次深刻的“教训”,此后KBS、MBS、SBS三大主流电视台很少再播放中国的电视剧,只有中华TV和武林TV偶尔还会播出,但观众大多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韩国人,数量并不大,2002年由《还珠格格》创下的辉煌似乎已彻底成为历史。

  东南亚市场:韩流冲击

  以往,中国国产剧在东南亚很受欢迎。《空镜子》、《永不瞑目》、《香樟树》、《粉红女郎》等剧都曾进入过这些国家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无论从数量还是收视时段上,国产剧都曾占领过早期的东南亚市场。

  但是,自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情况就改变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观众都曾是中国国产剧的忠实拥趸,但近两年韩剧大举“进军”东南亚,迅速抢占了国产剧的市场。谈起这一现状,不少业内人士都忧心忡忡。张纪中说:“对我们投资人来说,海外市场现在已成为收益的最重要环节,市场的萎缩会直接影响国产剧将来的发展。”张琳则忧虑:“等东南亚的观众都适应了韩剧的风格后,我们再想夺回市场份额就难了!”

  欧美市场:份额很小

  国产剧在欧美市场起步最晚,纪录片是出口的主要“功臣”。1997年,中国和澳大利亚合作推出《中国野生动物》、《神秘中国》两大纪录片,卖给全球最大的纪录片频道之一的国家地理频道,播出后很受欢迎。目前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正在与德国最大的公营电视台ZDF合作拍摄纪录片《郑和1405》。早前,由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故宫》也已经被国家地理频道购进。广东电视台节目销售科科长丁琳对此解释:“在欧美地区,很多电视台都是不播电视剧的,纪录片、脱口秀节目倒是广受欢迎,因此已形成一种特殊的收视习惯。再加上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国产剧要打入当地的主流电视台根本就不可能。而一些播出中国国产剧的华语电视台则是要收费的,所以影响力也不会太大。”

  除了少数华语电视台会播出国产剧,供华人观看外,中国国产剧在欧美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音像制品。“可惜跟中国人成套成套地购买音像制品的习惯不同,国外观众包括华人都是租录像带看的,很少有人会买,所以这块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丁琳说。
审视内地电视国产剧海外市场并不乐观(组图)
中国偶像剧只有《粉红女郎》符合境外观众口味

审视内地电视国产剧海外市场并不乐观(组图)
《康熙微服私访记》海外受欢迎

审视内地电视国产剧海外市场并不乐观(组图)
出品方的短视行为葬送了《橘子红了》的海外市场

审视内地电视国产剧海外市场并不乐观(组图)
《荆轲传奇》正在韩国播出,收视率不错,但影响力却很小

  问题业内人士把脉看相 三大桎梏束缚出口

  国产剧出口海外为什么那么难?业内人士为之把脉,提出困扰国产剧出口的三大桎梏。

  眼界窄

  虽然在中国出口海外的电视剧中,一些作品的价格不低,如《射雕英雄传》曾买到两万多美元一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单集价格更攀升到近三万美元。但总体而言,与中国进口的国外电视剧相比,出口的国产剧总体价格仍然偏低。原因之一是投资少。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海外发行部经理张琳说:“精品韩剧平均每集投资100万人民币,而国产剧顶尖的也只有八九十万元。两者一比较,国产剧自然叫不起高价。”但另一个原因也与国产剧出品方的市场战略有关。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的刘军认为:“国产剧市场主要还是瞄准港台和东南亚国家,市场容量有限,自然无法取得较高的发行效益。”

  种类少

  国产剧可供海外片商选择的剧种太少,这也限制了国产剧在海外的销售。张琳说:“我现在能拿得出手的,几乎全是古装戏。”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剧出口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一直想把更多类型的国产剧送出国门,然而跟其他国家的电视剧比较起来,内地的现代剧确实不占优势———一方面,太“深刻”的现代戏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海外观众理解起来有难度;另一方面,文化门槛太低的都市偶像剧,制作质量又让人不敢恭维,比如在日本,受欢迎的中国内地偶像剧就只有一部《粉红女郎》。

  质量差

  “没有国际声道,没有多种字幕可选,这样的电视剧到了国际市场上怎么卖?”张琳说,是国产剧某些出品方的“短视”,葬送了他们的作品走出国门的大好良机。《橘子红了》就是这种“短视”的牺牲品。该剧曾经被海外片商看中,到签合同的时候,对方才发现出品方无法提供无字幕版本,海外片商只好抱憾而归。“在国外某些小电视台,或许能接受将原来的汉语字幕虚化,或者打上黑条,但在日本、韩国的大电视台,这样的做法早就行不通了,”张琳说。广东电视台节目销售科科长丁琳也提出,在欧美市场销售或播出的电视剧都没有英文版本,“可能是因为出品方想省一笔翻译和配音的钱,但如此一来,观众的范围自然也就被局限在华人群内”。

  此外,内地的电视剧工作者的不负责态度也影响了作品在海外的销路。2002年韩国MBC电视台想买进《钱王》,却发现剧中有话筒穿帮的镜头,为了修改,前后消耗了很多时间。这还是小问题,当有时连剧情和内容海外片商都不满意时,出口海外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出路版权出口势在必行 苦练内功迎头赶上

  在本报刊登“抗韩”系列报道时,曾有不少观众提出“抗韩”的根本在于“迎头赶上”,为此他们赞成“拿来主义”,从韩国的成功经验中吸取精华。对此,广东省文化厅负责管理音像制品出口的陈处长表示:“在电视剧方面,中国内地现在主要以‘成品出口’为主要手段,而韩国则是‘版权出口’。因为‘成品出口’势必会涉及到配音等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增加不少成本,所以国家正出手资助一些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但是,要使内地的电视剧音像制品进入海外主流社会,而不仅停留在华人社会,我们必须从‘成品出口’向‘版权出口’过渡。”

  从“成品出口”向“版权出口”过渡,可以解决国产剧出口的“技术”问题。但是,“技术”问题并非内地剧“出不去”的根本原因。不少内地的影视大腕都埋怨政府不“帮手”,但事实上为帮助国产剧走得更远,中国政府近年采取了不少推动措施。比如“以进带出”,要求韩国在向中国卖电视剧的同时,也相应地进口一些内地电视剧;又比如限制包括韩剧在内的海外剧的播出时段和引进数量。但是,光靠国家没有用,内地的影视工作者们自己也要“争气”。导演尤小刚便提出:“我们还是得从自己做起,把国内市场做好了,海外市场自然也会好起来。你看看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他们的电影不管在国外怎么样,起码在国内是绝对的老大。所以我们都要苦练‘内功’!”记者 余姝 陈明辉 李丽 实习生 管安琪

  (来源:金羊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