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人物)五月天:不摇不滚的华语第一团(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29日00:07 新京报
  五月天finalhome演唱会唱到北京,台湾人气乐团下周末登陆工人体育馆

  1997年,当年受到魔岩中国火深刻影响的几个台湾大学在读学生,在连乐团的名字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决定要参加那一年的野台开唱了。就在报名截止日期的前两天,乐队的几个成员在兴安街的鲁肉饭摊位上吃着鱼羹定下了团名———五月天。日后,这支台湾大学生乐队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打破了“乐队音乐在台湾没有市场”的咒语。
(人物)五月天:不摇不滚的华语第一团(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摇滚是要看现场的,因为现场是有力量的。

(人物)五月天:不摇不滚的华语第一团(组图)
五月天在台湾签售活动的俯拍图。

(人物)五月天:不摇不滚的华语第一团(组图)
  五月天(由左至
右:玛莎、怪兽、阿信、冠佑、石头)在内地似乎总被媒体认为同摇滚乐没有任何关系,在他们看来,摇滚并不等于另类。
(人物)五月天:不摇不滚的华语第一团(组图)
专辑《人生海海》

(人物)五月天:不摇不滚的华语第一团(组图)
专辑《时光机》

(人物)五月天:不摇不滚的华语第一团(组图)
新专辑《知足》

  记者手记

  知道五月天很早,那时候的他们鼓手还是浊水溪的鼓手,但真正开始听则要等到2002年。那时候的我还有些文艺青年的不良习气,经常没来由的鄙视所谓的主流华语流行音乐。

  但那张2001年出的《你要去哪里live全记录》让我第一次认识了并且开始欣赏五月天这个乐队。乐队形态的流行音乐在华语乐坛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Beyond、黑豹、唐朝之类成了渐行渐远但却始终绕不过去的标志,曾经轰轰烈烈的北京新声那批人,现在也只剩下改头换面的花儿还在舞台上蹦蹦跳跳装嫩。

  媒体和评论对于乐队形态的流行乐也曾经一度用简单的“摇滚流行二分法”简单粗暴地对待。风格、类型、金属、朋克等等概念构成的“文字狱”让无数已经拿起了吉他的孩子们眼神儿迷茫,不知所措,最终迷失在所谓“摇滚乐”的迷宫里面。但是五月天没有,拜台湾深厚的流行音乐根基所赐,从第一张专辑听到这张刚刚发行的《知足》,你会发现五月天始终没有偏离过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方向,没有在各种障眼法当中迷失自己。

  上周末的上海演唱会,他们成功的让3万上海青年从头站到尾high满全场。截止到上海,已经有15万华人青年看过了他们的finalhome演唱会。下周末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即将迎来第15万零1个。

  1 为什么叫五月天?大概没人真的知道

  五月天的主唱阿信高中时候开始组乐团,高三时开始尝试创作,首次创作作品《好聚好散》。1996年考上铭传大学室内设计系,并与怪兽等人共组「SOBAND」摇滚乐团(也就是五月天的前身),在台大酒神祭上表演《轧车》等歌,同事开始筹备与参加北区大专摇滚联盟‘野台开唱’(台湾音乐节,连续三天有许多埋首创作喜欢音乐的家伙会轮流在那个台上唱自己的歌)作为乐队主脑的阿信从此开始进入积极创作期。

  因与脱拉库等乐团频繁交流,他从此扬弃了文艺青年的腔调,加重台语歌的创作,这也成为了五月天日后的创作特色。

  1997年的野台开唱前,本来有一个旧的团名的这几个家伙实在觉得取团名是玩团最快乐的第二件事(第一名是跟团员一起去吃到饱),再加上那时候决定要有一个好好玩音乐的新开始,所以要讨论出一个新的团名,而且此时距离交报名表的期限只剩两天。在兴安街卖鲁肉饭跟鱼羹的摊贩前吃完东西后,乐队终于讨论决定要叫五月天。

  “究竟是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我们大概也没有人真的知道。”直到现在,玛莎对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后来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也是在那一天,因为表格要填上团长的名字,所以我们在路边摊猜起拳来,倒霉的怪兽因为出了石头而输掉了,所以他倒霉的团长角色一直当到了今天。还好那天输的是他,如果是我们任何一个其他人当了团长,大概现在五月天的命会苦很多,或者就散了。”

  因为当了团长,所以怪兽的家自然成了乐队成员们的秘密基地。但他的房间很小,大概一张桌子一张单人床再加上一个衣柜就只剩走道了。可是那个时候对于什么都没有的我们来说,即使是便宜的租用练团室的几百块费用,一周几次五人分摊,还是几乎要了我们的命,因此身为团长的他决定把他的房间改装成一间可以练团的小房间。我跟阿信负责骑着摩托车到五金行买了一大堆假装专业可是不知道效果如何的吸音海绵,然后把怪兽的房间所有墙壁及天花板贴满,石头和怪兽把心爱的练吉他用的小音箱带来,再加上一套杂牌的鼓,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练团室了。

  2 接到李宗盛的电话,不敢相信是真的

  可以有一个不必配合练团室营业时间的地方还是自由的多,我们就这样五个男孩子老是挤在里头拿着乐器制造一点自己可能也不晓得未来会变成什么的噪音。有时候怪兽的吉他柄会打到鼓的铜钹,有时候我的贝司会撞到阿信的肚子,有时候我的头可能也会被太投入的石头给撞到。那真的很挤,但是那绝对有趣,至少我们解决了想要练团时却可能无处可去的问题。

  1997年一天的下午玛莎逃了课,带着乐队的DEMO带,开车从新庄的辅大到大直的实践去载还在上课准备点完名后就要逃课的阿信。等阿信逃了课后,两人就开着玛莎那台随时可能解体的小白车准备前往唱片公司。两人第一家拜访的就是滚石唱片,那时候他们循着录音带背面所写的地址找到了光复南路(后来才知道我们误打误撞的找到了李宗盛大哥所在的滚石的总公司,而发行唱片的部门其实是在南港)。

  两个人战战兢兢地坐了电梯到了滚石的门口,在门口的小姐很可爱地微笑着跟我们问:请问有什么事吗?两人毕恭毕敬地把自己的DEMO送上,还不忘叮嘱:“一定要听啊!”巧的是,事务繁忙的李宗盛刚好那天有心情听了这张DEMO,并且觉得这个年轻乐队蛮有趣,于是就打电话给他们。“当时我们接到电话的时候都呆住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阿信说,他引荐我们进入了滚石,在很多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和帮助,但建议和帮助大多都是宏观的,至于我们的音乐怎么做,他完全放手不管。我们曾经说,大哥我们这张唱片不知道怎么做,你要不要给我们找个制作人。大哥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乐队不能自己创作,自己制作的话,那就称不上一个真正的乐队。

  只有一次他真的给了我们音乐上的意见,那就是我们第一张唱片录完的时候,他跟我们说:“其实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些喜怒哀乐从小到现在都是不会改变的。”讲完这个话他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当时我们没有明白他为什么要在那个时候跟我们讲这个话,但后来隔了很久之后,我们才明白,他提醒我们的是:做音乐求的不是越来越进步。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谁谁的音乐比以前有进步”,但我觉得做音乐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要在技术纯熟以后,让你的东西更能直接地去感动人。音乐的外貌或有不同,但它的内核都是相同的。就好像我们现在还会去听披头士的音乐,那些音乐还能感动我们。”

  3 “我们有不满、有压抑,但要传达希望”

  因为时尚的外表,五月天在内地常常被对他们不甚了解的人认为同其他的台湾偶像团体无甚区别。而事实上,“不用百万大富贵,议员立委吃百面”这样的歌词却只会出现在他们的歌曲当中。虽然同为当下华语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但五月天的歌词却并没有通常被人认为是E世代年轻人标志的周杰伦方文山式意境拼贴,五月天的歌词中似乎更多对当下年轻人心态及生活的体察和描写。和同时期两岸三地的众多其他乐队相比,五月天聪明地摆脱了所谓音乐类型的束缚,把更大的精力放在了对自己周遭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表达上。这种创作方式和罗大佑所代表的华语流行音乐创作传统一脉相承。主唱阿信坦言在写词的时候最大的挑战是“我是不是有足够多的内容,灵魂够不够强大”,创作是让他觉得非常有趣且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最希望在歌词中用最精确无误的方式传递一首歌想要表达的内容”。但同罗大佑比,五月天的音乐却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意识形态痕迹,批判色彩也并不浓厚。时代环境不同,年轻人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也都发生了改变,五月天的玛莎说,“年纪不一样、环境不一样、所处的状态也不一样,所以我们选择自己的方法,选择我们觉得可以和别人沟通的方式,用我们的感觉唱歌。可能会比较温和,但我们觉得这是可以让别人最快接到我们讯息的方法。我们不会选择单纯的发泄,可能我们会有不满、会有压抑,但我们还要传达希望。”

  4 《全蚀狂爱》教会阿信如何表达

  阿信的创作很具体的体现了他们的初衷,他并不反对歌迷把五月天的歌当“泡泡糖音乐”,但歌词中传达的信息其实体现了很多“软性的价值观”:“其实我们的创作大部分是来自生活。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年纪和我们的生活环境关系,我印象深刻的是前年演唱会,清晨回想几小时之前我们在四万人面前演出,但是隔天我们依然自己买早餐、自己买报纸,和大家想象中的歌手,好像过着和王子一样、大明星的生活,有很多的钱,其实和大家、平凡人一样有快乐和烦恼,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坚持,我们的词曲都特别贴近大家的想法。而像‘不用百万大富贵议员立委吃百面’这样的歌词,其实就是看了电视上所谓的民意代表的种种乱象之后写下的,当下的年轻人对政治等等严肃的话题其实也有自己的思考。但五月天音乐中更多的是对我们自己生活状态的描写。比如写家庭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歌词‘冰箱上有字条/桌上有菜/电饭锅里面有饭/没有人在’,这其实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家的理解。关于性别,我写了《雌雄同体》这首歌。我希望通过这首歌唤醒揣摩身体里的另一个灵魂,试着让大家去接受甚至享受所谓的‘不男也不女’的暧昧情境。”

  阿信表示,“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我的灵感大多来自生活经验、阅读经验、揣摩及幻想。在这方面其实我还是有小小的野心,我希望能去补满华语音乐的一些角落,或者说,我想要经营一个充满五月天的价值观的世界。但在表达上,我会尽力去尝试不同的题目跟方式。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个态度,是因为受一部电影的影响。

  我曾经看过莱昂纳多的一部电影《全蚀狂爱》。

  他在其中扮演诗人ArthurRimbaud.电影中有个情节是他在妈妈面前把自己的诗全部丢到炉火里,边丢边说:‘我发现自己要变成一个诗人。而诗人就是’不只要做自己,还要做每个人‘。这个段落对我的提示是蛮大的。我发现,如果我要想用我写的东西去感动或者征服别人的话,那就要变成他们才有办法──就像要变成电脑病毒才能让计算机中毒一样。我的作品里面也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意象,例如《憨人》、《OK啦》、《永远的永远》……这几首歌彼此间隐隐约约有些关联———里头有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持着一般社会所不会重视的梦想,即使被他人视为傻子、疯子,也会勇于去达成理想和目标。这是我很着迷的一种影像,我很喜欢要追逐一个事物,但还没追到的状态。”

  5 “魔岩三杰是我们的启蒙”

  因为形象讨好,五月天在内地似乎总被媒体认为同摇滚乐没有任何关系。这个话题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新鲜。今年年初获得百事榜最佳摇滚乐队之后,便有不少评论质疑此奖。而去年在台湾获得金曲奖最佳乐团却并无人质疑。这种情况凸现了两岸乐迷音乐口味的区别。为了让内地摇滚乐迷能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五月天每次来京宣传几乎都要抽出时间去诸如“无名高地”、“新豪运”这类的摇滚乐酒吧演出。石头甚至还利用休假时间,一个人悄悄潜入北京,天天泡在酒吧里面看声音碎片等地下乐队的演出。

  对于内地的摇滚乐,他们始终抱着一个尊重的态度。“其实我们开始听音乐的时候,魔岩三太子(魔岩三杰)的东西对我们就是一个很大的启蒙。也因此让我们对这块土地上的摇滚乐有一种憧憬。比如我们听到张楚的歌,感觉到他歌词中的那种诗意,就会反思自己的歌词到底应该关怀我们生命中的哪个部分。听到那些表达比较直接的内地摇滚作品,我们也会反思自己在创作的时候是更加直接一些好,还是再加一些比喻的手法。看看别人,想想自己,这种对比带来的思考让我们收获很多。”

  但谈到具体的创作差异时,玛莎说,“其实像崔健等内地摇滚乐人的歌曲,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经常听,也非常喜欢。

  我们也想过,是不是要像他们那样,把自己心里面的不满说出来?可是如果我们的生活状态和周围的环境并没有那样压抑的话,我们如何勉强自己唱出和他们一样的东西?”

  阿信则用拳头和拥抱来比喻创作上的这种差异:“我们希望可以去改变听我们音乐的人。比如说,我们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大家的生活更精彩,人和人之间不要有那么多的猜忌和战争。我觉得可能以前的一些摇滚乐会更像战斗,是握紧拳头的。可是我们的音乐是张开双手的,张开双臂的,是要互相拥抱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想要人家接受我们的音乐,不是要把姿态拉高,让人家一开始就会有害怕的感觉。对五月天来说,摇滚是一种沟通的方法,一个改变的力量。念大学时在《破报》上看到一句扭转我的想法的话:“另类不等于真理”,在我们满头大汗以为在颠覆、在对抗、在另类的时候,我们真的确定真理在我们这一方吗?一味的嘶吼跟吶喊,有时候反而会让人家关起门来。

  如果你对世界不满的话,用音乐改变你能改变的人,他们将会让世界改变更多。”

  6 跟MrChildren学习“爱与希望”

  不少人都认为五月天的形象和音乐都很“日范儿”。这其实并不奇怪,日本的MrChildren是阿信、怪兽、冠佑的偶像之一。曾经被日本人看成一个时代“爱与希望”象征的MrChildren对五月天的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对我来说,‘爱与希望’是很棒的四个字,所以我常写这种题目。

  我对这个世界的感觉跟图一雄这位漫画家满像的,大抵上就是要走向毁灭的,可能是我开始写歌的觉醒过程,刚好遇到世纪末的气氛有关。我常常会想我们到这个世界上走这一趟有什么意义,消耗掉成吨的粮食却终于什么也不能留下,什么也不能带走。既然如此,活着就尽力去感受,而爱和希望是当中能量最强大的一种。

  虽然我写的爱情也有荒芜苍凉的一面比如《爱情万岁》。《爱情万岁》是看完了电影以后所写,那个时候看完这个电影觉得很另类,看完一次发现不是很懂,一走出电影院又重新看了一次可是还是不懂,直到看了第三次突然领悟到。

  《爱情万岁》这部电影是要歌颂爱情的,在片中可以感受到很冰冷的人际关系的梳理,看完了以后才会觉得原来有爱情对我们来讲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那个时候尝试把那样的感觉写出来。我也曾写过爱情中不忠的一面比如《纯真》,但是无论如何,爱是最令我们活得真实的事物。”

  采写 本报记者贾维

  = 《新京报》服务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