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蔡智恒:我不会当专业作家(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3:22 北京娱乐信报
蔡智恒:我不会当专业作家(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采访手记

  他左脑小说右脑论文

  本周,蔡智恒来京签售他的第七部小说《孔雀森林》,据说行程颇紧张,只在京停留一日便启程去西安、南京、广州等十余个城市做演讲,我们的采访可说是见缝插针。

  最早知道痞子蔡,倒不是因为那部人人皆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而是那次在人艺小剧场看到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爱尔兰咖啡》,那是他的第三部作品,写于2000年。那部剧的内容也不是记得很清楚,只记得是一个爱情故事,美丽,且伤感。

  如他所言,他的读者很多,但买他书的人远
远低于这个数字,因为许多人是通过网络阅读他的作品。知道这些,他也并不在意,七本书一路下来,全都是边写边往网上贴,不知是否因为他第一部小说得益于网络,他一副要把“网络小说”进行到底的架势。

  《孔雀森林》在我手中却是个例外,不但没有网上阅读,反而在拿到书的第一时间一口气看完,我承认很大原因是这家伙在小说一开始就扔出来的那个心理测试题:你在森林里养了好几种动物,马、牛、羊、老虎和孔雀。如果有一天你必须离开森林,而且只能带走一种动物,你会带哪种动物?

  小说的男主人公“我”选择了孔雀,他暗恋的女生则选择了羊,他的好友选择其中没有的狗……老师的答案是选孔雀意味着金钱,选羊意味着爱情……不久,在这个心理测试的暗示下,他们开始了寻找本我的人生。

  ——即使是为了验证这个心理测试的准确与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都忍不住会把小说一路看下去。

  说到小说的书名,蔡智恒很有自知之明,他说自己一向不擅长取名字,甚至常因取名而出状况,理由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像色情小说,被归为性教育保健类,台北市的警察局有次查获了一堆色情书刊,里面就包括这一本;《爱尔兰咖啡》被归为咖啡器材用品类;《槲寄生》像植物百科全书;《夜玫瑰》听起来则像一位酒店女子的回忆录……甚至连众所周知的“痞子蔡”的笔名,在他后来得知在中国大陆这边不无贬义时,他也不怎么愿意用了,看来,这位台湾成功大学的博士,果然是左脑创作小说,右脑书写学术论文,感性和理性,一样都不少。
蔡智恒:我不会当专业作家(组图)
  《孔雀森林》是反爱情小说

  记者:看了《孔雀森林》,很想知道在那个心理测试题中,让你本人选择,你会在离开森林时带走哪样动物?

  蔡智恒:我不想选择,我会选择不离开森林,因为我不想让其他几个动物留在那儿。

  最早我是在网上看到这个心理测试的,很多人都玩过,没想到这后来成了我写作的一个灵感。

  其实这个测试我玩过很多次的,我后来也曾选择过孔雀,很直接,也没想太多,要说理由就是,如果我不带它走,它会活不下去,因为它很骄傲,即使面对猎人也不会低头或飞走。

  根据网上调查,在这个心理测试中,选马的人最多,有三分之一的人知道马代表自由,选老虎(自尊)和羊(爱情)的人也不少,然后是孔雀,选牛(事业)的最少。可能现在人们都渴望自由吧,压力越大越想自由。

  其实要说到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狗,我养过,现在也养着一只五岁多的狗,叫小皮。

  记者:新作原名叫《孔雀》,是因为跟电影重了才改的吗?如果有人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你会跟他说明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蔡智恒:是啊,还有部小说也叫这名。我没看过顾长卫的电影,我听说不错。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人从头开始寻找自我的过程——人们都以为了解自己,其实那是一种误解。我写一部小说往往不会赋予它太多的意义,但还是希望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些启示。

  记者:你反对说它又是一部爱情小说吗?

  蔡智恒:说它是部爱情小说也可以,但不是主要的,甚至是反爱情的,因为一般的爱情小说里男女主角都是很完美的,而我的书里不是刻意强调这一点。
蔡智恒:我不会当专业作家(组图)
  左脑发达一点,我比较喜欢写小说

  记者:在书的序言中你曾说自己一直是个长不大的人,怎么解释?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自己,你会选择什么?

  蔡智恒:我感觉自己像狗,可以说“狗”如其人。在我心中,狗顽皮,很聪明,也有很多毛病。

  记者:你此时给自己的定位是怎么样的?

  蔡智恒:我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不会听别人怎么讲,知道自己要怎么走。说到价值观,可能有人会说要赚很多钱,或当很大的官,对我来说就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我希望很多人肯定我,当然,可能主要是从我作品的文字上更多,学术研究是件枯燥的事,有多辛苦别人不会知道,有了成就虽然业内也知道,但我还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呵,虚荣呵,西方人说虚荣其实也是一种进步的动力,否则这世间多了许多懒蛋,这话比较适合我。

  记者:左脑创作小说,右脑书写学术论文,你自己看来,左右脑哪边更发达?

  蔡智恒:左脑发达一点,我比较喜欢写小说。可是我受了那么多学术教育,水利工程又蛮专业的,放弃了可惜。另外,我在水利工程上还是有点贡献的,无论是教育上还是学术上,小小的一点吧,我不教书的话,我会的知识可能就没法传承,放弃对社会可能有点可惜。

  而在文坛上我知道我没能带来点什么成就,我的写作其实只是成就了我自己的倾诉欲望,比较幸运地得到了一些读者的认同。

  记者:一边搞研究,一边写小说,二者如何平衡?

  蔡智恒:以前以为可以兼顾,现在发现学术上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行,写作也是一样。我现在开始思考,要把过去的各百分之五十改变为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七十的比例。

  自1998年以来一口气写了七本了,其实我没刻意要求完成什么写作计划,几乎每年出一本书只是跟我的研究日程巧合而已,我在学校做研究是以一年为期,完成后的空当我会用来写小说。所以我不是每天写东西的,平时不写,有了空闲时间会一口气写完,快一点的一般俩月写一本。当然我也知是自讨苦吃,研究加写作非常累,我的体力都不支了。
蔡智恒:我不会当专业作家(组图)
我不可能当专业作家

  记者:你的同事或家人怎么看你?

  蔡智恒:有同事们开我玩笑说我不务正业,说我写小说是主业,学术成了副业。也有人羡慕我。通常没人劝我不要教书了,只写小说,我家人也比较传统,甚至让我别写小说了,只去教书,他们认为写小说不务正业,因为写小说没有固定收入,要养老婆小孩。否则两三年前我就写小说多一点了,是家人把我拉回来,父母认为我太冒险了。

  记者:看来是不可能当专业作家了?

  蔡智恒:我如果当专业作家可能和其他专业作家不同,台湾的一些专业作家除了写小说,还在电台电视台做节目,在出版社当编辑或给报纸写专栏,那也相当于一部分固定收入,而我不可能。虽然也有不少报纸约我写专栏,但我不可能答应,因为那得按人家要求写一个主题,而不见得是我想写的,即使我可以随便写,但要每天或多久交一篇稿,我怕做不到。有人出价一个字八块台币,五百字就是四千块,可是我不行。我这人可能性格不太好,如果是我不想写的,非硬着头皮写,哪怕是一百字我也写不出来。相反,我对我喜欢的东西,会很卖力地写。所以我不可能当专业作家。

  记者:你的作品问世还走从网络到出版的路子吗?

  蔡智恒:我写了还是会在网上贴,有人问我说出书前就在网上被人阅读到了,会不会影响小说出版后的销路,我知道这一点,可是我还要贴,因为许多人是买不到我的书的,或是没钱买到书,尤其是学生比较穷,他需要大量阅读,不可能每本都买回来看。所以在我心中,首先有一个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我写,他们看,然后才是作家与买书人的关系。如果只为了赚钱不贴在网上,感觉有点说不过去。况且,我自己那么喜欢写。

  记者:你自我感觉为什么有人那么喜欢你的作品?

  蔡智恒:可能是我跟读者没有距离,我感觉在跟大家交流,互相间很诚恳,这也是网络的一个特色。

  另外,我文字的表达很口语话,没有架子,有些俚语呀什么的,让人有亲近感,他们可以无负担地阅读。尽管他们也需要阅读大家作品,但有些大家的文字还是有距离的。

  还有些原因也说不清,比如哈利·波特那么火,真没有比J·K·罗琳更好的作家吗?据说哈五前曾有人冒写了一个,也没人发现不好。
蔡智恒:我不会当专业作家(组图)
  不喜欢张爱玲,她太腻了

  记者:对大陆一些作家的新作你了解吗?

  蔡智恒:大陆新的作家的作品我知道,但没看到过,因为不见得有台湾版,而且我不喜欢在网上阅读,虽然我的许多读者都在网上看我的作品,网络阅读很痛苦,比如《红楼梦》吧,要看网络版的话,我想可能会疯掉。

  我这次会到书城去。

  我喜欢莫言和王安忆的作品。

  而许多人都喜欢的张爱玲我不太喜欢,尽管她在台湾影响很大,而这个影响大不是指她的读者有多么多,而是喜欢她作品的人刚好又是一些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对我来说她太腻了,就像有些人不喜欢吃甜食一样,我不太喜欢。

  记者:80后的作品你知道的,台湾有这一创作现象吗?

  蔡智恒:台湾也有80后的人在写,但没这种称呼,他们被称为“草莓”作家,可能一时鲜艳夺目,但缺少耐压性。

  记者:新书上又打了畅销书作家的牌子,你怎么看?

  蔡智恒:我知道自己是个畅销书作家,呵,在台湾说谁是畅销书作家有些贬义的味道,一个电视台主持人把一些花花草草都能出本书,莫名其妙地卖得火,所以,在人们眼里,一个畅销书作家意味着不是真正的名家,而名家作品又往往不畅销。如余光中、席慕蓉是很有地位的,但他们的作品现在真的并不畅销,二十年前可能好一些。他们是有一定权威的,比如余光中说谁好,就有可能被大家接受。

  信报记者李冰/文孙京龙/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