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报记者邢晓芳 实习生连子怡
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最大的亮点柏林爱乐乐团下周三将首次踏上上海的土地。对于即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迎来的西蒙·拉特尔指挥的柏林爱乐的两场音乐会,本报记者约请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上海歌剧院院长兼艺术总监张国勇对这个顶级乐团进行了点评。
张国勇——确有其独特的特色
现在所谓的世界十大交响乐团,我基本都去现场听过,比较下来,柏
林爱乐确实有其独到的特色。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非常深刻,加之德国人对事情专注负责的精神和他们较少的商业味,确实是世界一流乐团中的佼佼者。而拉特尔属于奔放型的指挥,非常能够调动乐队积极性,并善于激发观众的激情。圈内把指挥一个顶级乐团誉为“摘得皇冠上的明珠”,那么对于一个50岁在指挥领域还是一个中年人的拉特尔而言,是莫大的荣誉,也是很大的挑战,“毕竟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乐团。所以乐团能够接受他,能够跟他一起去开创未来,很不一般。”
杨立青——从卡拉扬到拉特尔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1979年还在读研究生时,就专门去北京听了卡拉扬率团的柏林爱乐音乐会。“那是我第一次认识柏林爱乐,当时觉得很震撼,第一次看到有人是这样指挥的,不是以技术来驾驭乐队,而是乐队已经驾轻就熟,卡拉扬本人对作品的理解已经融化到了乐队的演绎中。”
我个人很欣赏阿巴多。阿巴多担任柏林爱乐首席指挥之后,乐队在曲目拓宽方面有了明显变化。他显然是有意识去培养大众对于现代音乐的接受能力的。这在唱片方面就可以体现,当时他执棒柏林爱乐推出了一系列唱片,推荐了相当一批优秀的当代作品。
对于西蒙·拉特尔这个指挥家,比较深刻的印象是曲目宽泛,除英国现代作品外,法国作品、尤其是马勒的作品都已经是公认的权威版本,非常有个性。他对当代音乐的关心尤其值得称赞,他曾在德国电台做一套节目,阐述现代音乐尤其是20世纪音乐为什么会走到今天的状况、产生的原因等等,是把音乐要素和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放在一起考虑的,试图让听众对20世纪音乐的产生、如何去理解它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