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已熟,农村正忙收割……就在最近的10天晴朗而敌机连连来袭之际,我们的农人,在万里田野间,割下了黄金之稻!”这段话摘自1941年8月19日的《大公报》社评,标题很朴实——《我们在割稻子!》。
敌机来割稻子
在抗战最困难时期,《大公报》主笔王芸生为何撰写此文?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丁淦林,听丁教授讲述“割稻子”的故事。
1941年8月,日本人持续轰炸重庆,《大公报》损失惨重。8月18日,王芸生去重庆看望疾病缠身的《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
谈到敌机轰炸,张季鸾说:“你尽管唉声叹气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想个说法打击敌人。”王芸生回答:“敌机来了毫无抵抗,我们何以用空言安慰国人打击敌人呢?”
躺在病床上的张季鸾突然披着被子坐起来,兴奋地说:“最近10天晴朗,我们的农民正在田间割稻子。让敌机尽管来吧,让他们来看我们收稻子……你今天就写文章,题目就叫《我们在割稻子!》。”
王芸生完全按照张季鸾的意思,在第二天发表社评《我们在割稻子!》。不到20天后,9月6日,张季鸾病逝。“我们在割稻子”成为他最后的抗战呼声。
食足了 兵也足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吴廷俊教授在《新记大公报史稿》中提到,社评能代表抗战时期《大公报》的风格和精神,那就是不屈不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在“想个说法打击敌人!”丁淦林补充说:“当时的《大公报》始终坚持抗战并把人民生活放在重要位置。”
“让无聊的敌机来肆袭吧!我们还是在割稻子,食足了,兵也足;有了粮食,就能战斗,就能战斗到敌寇彻底失败的那一天!”《我们在割稻子》以强音收尾,《大公报》宣传抗战的呼声回荡不息。
见习记者 曹刚
特别顾问 黄瑚 姚福申 本刊策划 吕怡然 潘新华
当年《大公报》报馆在重庆遭敌机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