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越坛之花 北国争艳(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12:44 今晚报

  

越坛之花北国争艳(附图)

  图为 1960年,裘爱花饰演文成公主。

  今年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裘爱花逝世15周年。环顾今日津门艺坛,群众性越剧演唱活动十分火爆。触景生情,人们自然地怀念这位“南花北移”的创始人。

  裘爱花1923年生于浙江嵊州,10岁入鲁家班学戏,工青衣兼刀马,师承女子越剧创始人金荣水。1938年她随越剧老生泰斗姚月明进了上海,先后与赵瑞花、李艳芳、尹桂芳、施银花、傅全香、竺水招、姚水娟、筱丹桂等著名演员同台演出连续8年。23岁起,她开始挑梁挂头牌,先后与陈少鹏、毕春芳、筱少卿、陈佩卿等人搭档演出。

  1950年4月,裘爱花夫妇以三方合作方式组织“上海联合女子越剧团”北上天津,为越剧的“南花北移”开创了先河。约请的主要演员有筱少卿、邢湘麟等人。有南方艺苑奇葩之称的越剧,受到北方戏迷的热烈欢迎。

  一年后,资方撤离,裘爱花夫妇将剧团改组为“姐妹班”。不久,市文艺工会在剧团主持团长民主选举,裘爱花得票最多,她又是头肩花旦,但她谦逊地甘当副团长。

  为了提高自身艺术水平和开拓越剧表演新天地,她向兄弟剧种吸收营养,拜“北昆笛王”田瑞庭为师,刻苦学习昆曲名家韩世昌的代表剧目和白云生的巾生、官生身段要领,吸取昆曲表演艺术精华。由于她坚持不懈地学习,艺术表现力进步很快,开阔了越剧的戏路。

  1954年,她在北京演出《红楼梦》。首场演出后,全场掌声雷动,在观众的极力要求下,她多次返场谢幕,场面极为感人。《红楼梦》在京一炮打响,盛况空前。几天后,欧阳予倩与她单独切磋了《葬花》一折,将自己的心得体验倾囊而授。

  1959年,她主演的《孟丽君》取得了巨大成功,引起首都文艺界的重视和极大兴趣。盖叫天曾在后台等候向她祝贺;田汉看戏后连声赞好并请她去座谈。周恩来总理也亲临长安戏院观看了演出,勉励她:“北方只有一个越剧团,你要好好为越剧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后来,梅兰芳也邀请她演出专场,举办了座谈会。

  1960年,她主演了原创剧《文成公主》,获得郭沫若、田汉、翦伯赞、冰心等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广泛好评与赞赏。十世班禅也观看了演出。应国务院邀请,她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了专场。

  十年浩劫期间,她被下放工厂劳动。1978年,邓小平同志来津视察工作,接见了裘爱花等市戏剧界代表。她深受鼓舞,奔走呼吁恢复越剧团。由于她的努力争取,“天津市越剧团”于1979年正式恢复。

  1987年,年逾花甲的裘爱花与袁世海、丁至云、王玉罄、马三立等著名艺术家一起,为“天津市平房改造工程”举行联合义演,李瑞环同志对她给予高度赞扬,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她在长期的戏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用辛勤的汗水和满腔的热情,浇灌着广大观众喜爱的“南国之花”———越剧。她的奉献精神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她在舞台上塑造的一个个感人至演的艺术形象,给天津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她生前任原天津市越剧团主要领导职务、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市人民代表、市文联委员、全国剧协会员、市剧协理事,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965年应邀出席天安门国庆观礼。

  她和全团演职员的多年努力,实现了“南花北移”,为越剧艺术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不仅使越剧在祖国的北方扎下了根,而且培养了众多对越剧感情深厚的北方观众。天津越剧“南花北移”创始人之称,裘爱花当之无愧!她对越剧艺术所做的贡献,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