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技术越先进春晚越保守 陈佩斯:彻底厌倦春晚(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9:17 新华网
技术越先进春晚越保守陈佩斯:彻底厌倦春晚(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更多图片

  临近年根,这些日子一直郁闷的陈佩斯终于“打乱宣传计划”站出来向媒体开诚布公,“我刚从外地演出回来,又在忙着筹备一月份《托儿》的演出,可是每到一地,都被问到‘参不参加春晚’这类话题,我觉得我很无奈。”

  春晚进行时 语言类节目明天进入三审 赵本山范伟已抵京备战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将于15日进行语言类节目的三审,昨日在梅地亚中心,春晚总导演郎昆透露,三审明天开始,在之前两次节目审查中均未露面的赵本山、范伟、黄宏等东北小品大腕均会带着自己的作品
出现。赵本山、范伟已经专程从沈阳赶到北京,在央视影视之家备战三审。由于之前的审查通过者寥寥,所以剧组把希望都寄托在“东北军团”身上。

  据记者了解,在已经进行的语言类节目审查中,受到剧组肯定的是石富宽等的小品和湖北电视台选送的大兵、卫国表演的传统相声。而冯巩、李琦的小品《擦车》则被“挂”起来,要求改剧本。一位导演组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个相声段子不是什么新节目,只不过是节目形式变了变,加进一些顺口溜、绕口令,但由于好的作品不多,所以反响不错,有点矬子里拔将军的意思。至于冯巩的小品被要求修改是很正常的事,每年就连赵本山的小品都要改好几次,但是冯巩也有自己的意见,不太愿意改,所以暂时没有通过。

  为了春晚的节目好看,剧组不仅依赖台内策划大腕,如朱海、徐小帆、汪洋等人,而且广招“外援”,如英达、何庆魁等。但是现在距离春节已不到一个半月,而语言类节目还没有最后确定,为何今年春晚如此难产?一位节目策划告诉记者,“难产的原因,一是大腕编剧对春晚没兴趣,谁还指着上这个出名?!再好的小品,观众记住的只是演员,编剧有人知道吗?至于利,现在写一集电视剧多少钱?写一集古装戏多少钱?没名没利的事,谁爱干?二是春晚剧组对于演员只能邀请,不能命令,台里的人好说,外面的谁听你的?有人不愿意来,借口说要拍戏,脱不开。即使是春晚剧组也奈何他们不得。”(记者刘鹏云)

  不希望春晚再拿我炒作

  前些日子网上一度流传陈佩斯和朱时茂会重返春晚演小品,甚至更邪乎的是连小品的名字都起好了公布出来,而这两天关于陈佩斯和春晚的“进展”是:陈佩斯自己不参加春晚演出,会辅导一个小品上春晚,“怎么老有这样的消息?我每年一到年底就总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今天我在这当着各位记者澄清,我和春晚不再有任何联系。春晚办了20多年了,还拿我们这些人来炒作,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受人关注。我觉得很无奈,也很可悲,挺没劲的。”当然似乎事情也并不是空穴来风,陈佩斯解释道:“我在演《阳台》的时候,郎昆是到后台来了,还送了花,结果第二天就有‘我参加春晚’这样的消息。”

  革新总是遭到春晚的拒绝

  说起和春晚“掰”的旧话,陈佩斯到现在还有很多话要说:“最早是1988年演《狗娃与黑妞》的时候,我就和央视春晚的导演说过要求单机拍摄,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段,这样小品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喜剧量会更大,结果没人听。后来到了《警察与小偷》我又提出这样的要求,其实那时已经有电视墙了,单机拍摄营造的气氛更好,结果还是被他们删去前面特别精彩的一段过场戏。观众看到我们的小品不满意,连我们自己也不满意。经他们一弄,我们的创作至少缩水50%。一年一年的,这时我们提出的意见总是遭到春晚的拒绝,所以矛盾就变成针锋相对了。现在我和春晚相距很远。”

  春晚不在节目质量上用功

  “我已经8年没有上过春晚了,这对电视观众来说也许是个伤害。从我内心来说希望春晚好,可春晚还是和以前一个面孔,当然他们有他们的难处。我认为,第一,春晚应该每年吸取新的艺术形式,开拓出新路,培养观众新的欣赏习惯,因为技术越来越先进;另外应该大力推出新人,可春晚都做不到。另外,春晚总是那些大型歌舞,大规模的华丽场面,在我看来那都是最简单的,没技术。而从来不在节目质量上下工夫,好的节目内容和高科技结合起来这才是最难的。”

  远离了春晚其实更加忙碌

  远离春晚的陈佩斯其实非常忙碌,每次在饭桌上哪怕是碰上个普通百姓也劝他:“大哥,咱得上(春晚)啊!”他都是说:“咱有大事要干,不发展于心不安呀。”他所说的“大事”是指1月19日至24日在海淀剧院演出的话剧《托儿》。从5年前开始,陈佩斯由《托儿》走上戏剧舞台,成绩斐然。《托儿》至今演出118场,拉动票房3700万元,收入超过1000万元。而且,接下来的喜剧《亲戚朋友好算账》和《阳台》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陈佩斯在话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有目共睹的。促使陈佩斯一直做话剧的动力除了他已经实现良性运转以外,还由于他做的话剧都承载了一些社会责任,对社会上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的荒唐现象加以讽刺,从而找到陈佩斯和观众交流的途径。(记者和璐璐)(来源: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