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小城之春》半世纪的陈酿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17:20 北京晚报

  

《小城之春》半世纪的陈酿

  费穆和他的《小城之春》,在半个世纪中,安详地沉寂着。然而,时间的河流却未曾冲淡这坛陈年老酒的醇厚芳香。上世纪40年代的战火硝烟,人们无暇细细品味,直到1983年,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中国影展上,《小城之春》在外国人的惊叹声中浮出水面,不再孤独。香港电影评论界一致公认其为“有史以来中国最佳电影”。

  看48年版的《小城之春》,你会不知不觉地被影片中宛如唐诗宋词般的诗画意境所感染,并为发生在玉纹与志枕身上那段“发乎情,止乎礼”的深沉情感而思考。废园,断壁,破败的城墙,小城压抑中到来的春天让人看不到希望。而费穆留下的,是对东方精神的完美阐述,是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知识分子丰富真实的人性美的镜头记录和灵魂拷问。

  张艺谋说过,就中国的电影而言,我最喜欢1948年的《小城之春》,这部影片在当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今天看来,觉得还是不能跟它比较。香港著名影评家舒琪评价,影片以多重的意义和解释体现出其现代性,它的主观和客观永远都交错在一起,这样复杂的叙述方法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部电影中很多的电影语言都显现出极大的张力……我觉得费穆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著名电影研究专家、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评价其为“东方现代电影的完美体现”,掀开东方现代电影的第一页。《小城之春》在艺术手法上,具有极大的开创意义,深刻地体现出作为导演的主体意识和原创意识。陈教授说,费穆是把镜头伸到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拍摄,影片的时空变幻,不是通过画面的切换,而是以画外音的方式来体现,周玉纹或以当事人的身份说话,或是以事后者的角度叙述,不同旁白身份的变化,伴随着情节的发展,是最东方的艺术体现,在费穆灵活自如的掌控下,情节伴随着语言,达到了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的境地,这种方式,直到十年之后才在西方出现。在表现心理方面,则通过服装、道具、形体、影调等多种方式体现,如玉纹每次见志枕,穿的衣服颜色越来越鲜艳,以示意二人关系越来越近,但最终,费穆还是让这段感情“止乎礼”,而这正是古老的东方文明的体现,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和人性需求的正当性。

  费穆的女儿、费明仪在回忆父亲时说,“拍摄《小城之春》的时候,我才十几岁,父亲从来不允许我去片场,在家里,他常常一个人走来走去,在挣扎和痛苦中找寻他想要的东西,父亲是个聪明和感情丰富的人,和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一样,他的内心也在苦闷和彷徨,而这部作品正是知识分子的心理浓缩,小时候第一次在上海看不懂,长大以后每看一遍越能理解父亲当时的孤独和挣扎。”

  虽然在2002年田壮壮曾翻拍,但费穆的《小城之春》始终被认为永远无法超越,费穆镜头中的夫妻之情、恋人之爱、朋友之义,遵循着中国几千年的情义原则,含蓄幽深,回味无穷。也许,费穆是孤独的,但《小城之春》不会孤独。王雯淼

  网络编辑:康琪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