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地毯式”搜寻上海民间绝活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1:28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安婧责任编辑 顾维华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会获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面普查自2006年1月全面展开后,将一直持续到2008年9月,普查将全面了解和掌握上海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和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

  浦东先行试点普查

  今年7月,浦东新区被确立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试点区域,以期通过试点,形成一些成熟的经验和措施,再向全市推广。从今年的8月份起,浦东新区先行开展了普查工作,他们从街镇的文化工作者挑选出来24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在接受专业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正式上岗,对浦东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拉网式的普查,这些“文化遗产普查员”怀揣着相机、MP3,甚至摄像机,徘徊于各个街镇的茶馆艺苑、街头巷尾,仔细地观察、聆听、搜寻,一旦找到中意的“传统文化宝贝”,便用高科技设备将其声其形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

  

“地毯式”搜寻上海民间绝活

  粗朴的锣鼓书、余音流传的田山歌以及沪剧、顾绣、黄道婆及其纺织技术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今年9月就开始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推荐和申报,除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这座大都市还有什么遗存在民间的艺术、生活风俗、人生礼仪以及各类民间绝活呢? 金立旺 早报资料

  据了解,浦东普查的重点对象包括浦东说书、浦东方言、东乡调、三林刺绣、曹路江南丝竹、金桥社庄庙庙会、高桥龙舟、花木花龙等“传统文化宝贝”,而这些“宝贝”中有的已年过“300岁”。

  百位普查员“地毯”搜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广大人民群众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具体分为两类: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文化空间则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从现在起到2008年,我国将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此,上海市已建立了由十多家部门组成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

  在即将全面展开的普查工作中,上海市将有数以百计的普查工作人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等多种形式,对上海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真实、系统、全面和科学的记录,并建立起完整的档案和数据库。上海市文广局还采购了一批数码照相机,配发到各级保护中心作为普查工具使用。

  据了解,今年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资源普查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16个大类的100多个项目,包括了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人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吃喝玩乐”来表述其范围的广泛。

  上海市人大代表罗怀臻此前曾表示,除了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将民间艺术的技艺整理记录下来,同时,要让他们的技艺传承下去,还应该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年轻人继承这些“绝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