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颖
12月31日,汇集了莎拉·布莱曼、拉尔夫·魏克特、安德烈·汉弗里格、马克·贝迪、薛伟、张也等众多国际、国内大腕的2006北京新年音乐会将在人民大会堂奏响。作为北
京的一个著名文化品牌,北京新年音乐会从酝酿之初到现在的“瓜熟蒂落”经历了10年的锤炼,如果问起新年音乐会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惟一执棒十次新年音乐会的谭利华最有发言权。放弃了许多国外演出的邀请,谭利华今年仍然决定留在北京和观众共度新年,今天他已经带领北京交响乐团开始排练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因为在谭利华眼中十年才刚刚开始,“现在仍有激情”。
记者:今年新年音乐会的准备情况进展如何?
谭利华:目前进入了排练阶段,大多数曲目都是我们熟悉的,但是有几首是全新的,尤其是莎拉·布莱曼将演唱音乐剧《歌剧魅影》和《西区故事》中的歌曲,都是经过改编的。
记者:最初几届新年音乐会还邀请了一些国外著名乐团参加演出,这几年为什么由北京交响乐团独挑大梁了?
谭利华:从两年前开始,北京新年音乐会就不再和国外的交响乐团合作了,因为外国乐团来到中国排练的时间太少了,大概只有一次合成的时间,没有办法保证质量。这样还可以集中更多的资金邀请更多著名的独唱、独奏音乐家加盟北京新年音乐会。
记者: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和音乐家是如何选择的?
谭利华:今年新年音乐会的曲目选择从5月份就开始了,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选择音乐家和曲目,同时与艺术家进行沟通和确定档期也是很需要时间的。
记者:新年音乐会和普通的音乐会在曲目选择上有什么区别?
谭利华: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和北交自己音乐季的曲目相差太大了,因为到人民大会堂听音乐会的观众层次和需求比较杂,所以新年音乐会的曲目要考虑到更多人的欣赏水准,兼顾通俗和难度,如今年的《1812序曲》,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是气氛非常热烈,这样才能保证观众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不觉得枯燥乏味。
记者:人民大会堂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演出场所,而音乐会对声音的要求又很高,新年音乐会如何克服这一矛盾?
谭利华:人民大会堂确实不是一个适合演出古典音乐的地方,但是北京实在是个太大的城市,北京新年音乐会又是一个极具权威的音乐会,即使选择人民大会堂每年都要演两场,可见观众需求之大。不过经过9年的探索和努力,新年音乐会在扩音等音响方面的进步非常大,这两三届观众都没有在音响上提出意见。
记者:您还记得10年前第一次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演出的感觉吗?
谭利华: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其实很难,它的舞台比一般剧场的舞台要宽一倍以上,从台口走到台中要几十步,仅楼下的观众席就能容纳6000人,弄不好音乐会的气氛就会很“凉”。当时我们的压力很大,走在舞台上都“肝颤”,经过10年的经营,我现在却觉得那里的舞台像家一样了。
记者:您认为北京新年音乐会经历了10年发展达到了一个什么水平?
谭利华:从最初筹划北京新年音乐会开始,我们就是把“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北京特色、新年氛围”作为北京新年音乐会的宗旨,现在看来无论从组织、宣传、艺术水准上北京新年音乐会都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品牌了。
记者: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新年音乐会,北京新年音乐会与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谭利华:虽然都叫新年音乐会,但是所选曲目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柏林爱乐的新年音乐会是绝对专业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以施特劳斯家族的波尔卡舞曲为主,北京新年音乐会在曲目设置上最适合中国人欣赏。
记者:目前冠以“新年音乐会”名字的演出不下20个,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作为普通百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谭利华:新年音乐会多是一个好现象,说明老百姓过节不再只是吃吃喝喝,很多人愿意到音乐厅和人民大会堂享受高雅音乐,不过老百姓花钱买票还是要有所选择的,包括平时的演出,市场上确实有很多所谓的“著名”、“世界一流”的乐团是临时拼凑出来的,根本名不副实,但是北京新年音乐会绝对是货真价实的高水准演出,非常值得一看。
记者:作为北京新年音乐会的策划者,10年来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谭利华:我感到最欣慰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北京新年音乐会确实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品牌。同时每年的新年音乐会也给北京交响乐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和世界著名音乐家、知名乐团的合作也让北交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记者:您对北京新年音乐会今后的发展有什么设想?
谭利华:北京新年音乐会肯定会一直办下去的,而且也一定能够保持现在的水准。
网络实习生: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