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丛林探险:《金刚》的小说源头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07:55 新京报

  也许你很难想象《金刚》还能和文学扯上关系,然而事实如此,与新版《金刚》直接有关的两部小说(《失落的世界》、《黑暗的心》)令影片更富魅力。当然,对《失落的世界》的参考更多体现在世界观上,是对“西方文明发现野蛮异域”这一文学类型的致敬和援引,而引入《黑暗的心》则是直接抒发导演彼得·杰克逊的情怀,在美工设计上也给出了颇多灵感。

  

丛林探险:《金刚》的小说源头

  《失落的世界》直接促进了《金刚》等一系列恐龙探险片的诞生。

  隐秘来源:《失落的世界》

  “恐龙还生活在一片隐秘的丛林中”,这样一个被无数冒险故事、娱乐大片发扬光大的点子,其始作俑者到底是谁?答案是:那个写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英国著名医生兼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

  1912年,柯南·道尔写出了同类型科幻冒险小说中的奠基之作《失落的世界》(TheLostWorld),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固执得可爱的教授查林杰(即“挑战者”)。他为了证实自己的一个理论,带领探险队深入南美洲的森林,终于在一个隐蔽的高原上找到了他理论中的失落世界:一个在进化上停滞了,故此时仍居住着各种史前巨兽和人猿的洪荒世界。

  该书直接促进了从《金刚》到《侏罗纪公园》等一系列现代流行文化产品的诞生。1925年,据此书改编的同名默片《失落的世界》问世,其中很多技术都被直接沿用到了1933年的《金刚》中,堪称《金刚》的先声和“草稿”。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描写的恐龙居住地是南美洲一个与世隔绝的高原,而电影《金刚》则换成了“土人与恐龙共同生活的岛屿”。

  另外,可能有些观众奇怪为什么片中的土人只献祭给金刚,而不是崇拜、畏惧其他生物。实际上这也是忠于原著的设定,那是因为在土人居住的地方与各种恐龙、怪兽、金刚生活的地方是隔离的,中间有一道万丈深渊,只有金刚具备强劲的跳跃能力从一端跳到土人居住的另一端进行袭击,其他恐龙和怪兽过不来。所以在书中,当探险队登上另一个高原时差点要放弃这次探险行动。后来,一个富有经验的职业探险家想了一个天才办法,把这边的一棵巨树砍倒,倒下后树冠刚好落到对面高原搭成一道“桥梁”,探险队就可以走过去了。《金刚》里土著献祭时用的吊桥也是依据这个原理造的。

  平行比喻:《黑暗的心》

  除《失落的世界》这一隐秘来源外,《金刚》中还有一条更加明显的文学线索,即少年水手吉米爱不释手的小说:《黑暗的心》。片中不仅多次出现吉米在“冒险号”上读书的镜头(包括一个封面特写),甚至还通过人物对话展开平行比喻。比如吉米对照顾他的黑人水手说:“这不是一个冒险故事,对吧?海斯先生?”海斯说:“对,吉米,这不是。”

  《黑暗的心》是英国著名海洋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写于1899年的经典小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就是据此改编。小说讲述主人公逆刚果河而上前往非洲腹地、检视西方殖民者野蛮行为的自省旅程。小说以魔术般的笔法成就了一部现代神话,欧洲人的刚果河之旅其实就是驶向自身的黑暗内心。

  1857年出生的康拉德是海明威与艾略特的前辈,是个海员出身、后来归化英国籍的波兰贵族。其故事多半弥漫着神秘、恐怖的氛围,扑朔迷离的“异域”情调一直贯穿始终。《金刚》中对骷髅岛的美术设计几乎严格符合《黑暗的心》的描述:“沿着那条河而上就像返回到世界之初,草木郁郁葱葱地疯长蔓延着,大树是地上的王侯。”

  在《黑暗的心》中,“寻找”的主题几乎呈现一种诗意化的效果,因为你很难分清主人公“寻找”的真实含意———究竟是为了对某个价值目标的确证,还是要印证那个目标的虚幻?然而,通过这种徒劳的精神追寻,终究完成了对“文明人”的自我审判。《金刚》虽然没有这么高深的寓意和文化诉求,但聪明的彼得·

杰克逊还是通过一些点到即止的暗示逗引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也许都市对丛林的胜利、人类对金刚的虐杀,是所谓文明对野蛮的又一次野蛮征服?而“冒险号”上的幸存船员在经历骷髅岛的恐怖之后各奔东西,在影片结尾时似乎也各自体验到人性的真实面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