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斑驳朴拙的艺术美(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10:07 今晚报

  

斑驳朴拙的艺术美(附图)

  美有多种形式:柔美、壮美、优美、崇高、幽默……然而,不少艺术家在描写景物中还常常追求一种不完整的甚至是残缺的美。因为他们认识到这种美能展现景物的原始状态,给人以更加真实的艺术感;在艺术品位中又极具变化,予人以丰富的想像,以致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其中,在我市赢得赞誉的砖刻艺术就体现了艺术家的这种追求。

  砖刻艺术是上世纪50年代,由时任天津美协主席的马达首创,在艺术家李骆公、王学仲等人的支持下建树起来的一个画种。马达是来自延安的著名木刻家。他在天津受到民间砖刻的启示,又在对汉画像砖研究基础上别出心裁地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艺术。记得马达先生创作的《屈原》,在斑斑驳驳的刻痕中,屈原那种忧国忧民的坚毅神采刻画得十分感人。在马达的主持下,培养了不少砖刻的艺术人才,其中工艺美术界的王文西是这些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他创作的《东君》、《菊颂》、《岳飞》等作品均得到了好评。尤其是他的一幅《补天》受到普遍的赞誉。他用浪漫的手法刻画了女娲托举着像小山一样的补石飞升天际的瞬间形象,那有力的臂膀、刚强的面容、飘拂的长发和婀娜的身姿以及她身下的几团烈火,都统一在黑色墨彩中。斑驳的刻痕使形象更加生动、潇洒。由于形象美,黑白对比强烈,整体感突出,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时隔半个世纪,马达早已故去,王文西也已退休多年。但他对砖刻艺术仍痴心未改,为追寻这种特殊美的空间,甚至到了魂牵梦绕的程度。他业余创作了很多作品,退休后更加专心致志地从事这种艺术。近年来,他为天津的民俗所打动。他认为,民俗随着时代的前进在变化,应该及时抓住它,揭示它的特点,给予恰当的表现,经过今昔对比,可以给人们促进社会发展和向上的动力。他非常投入地搜集这方面的素材,并用熟练的技巧通过砖刻艺术表现出来。从《钉马掌的》、《拉洋片的》、《卖药糖的》、《江湖郎中》到《卖盆的》、《沏茶汤的》、《卖大果仁的》,共有二十多幅登载在报章上。《沏茶汤的》和《卖大果仁的》曾在艺术博物馆展出。这些作品手法老到,形象刻画生动亲切。如《卖大果仁》的是在85厘米高、65厘米宽由几块砖拼接起来的画面上刻画了一个姑娘。她在摊子上态度和气、动作认真、一丝不苟地给人称果仁。画的右上角用黑体字赫然刻了“大果仁”三个字,旁边还有小字刻的是“二角一包,一包不少于四十五粒”。人们看了这幅作品,必然会勾起对改革开放初期的记忆。那时刚过用粮票买粮食的紧张时期,吃的东西一下子开禁了,人们对价格实惠又顺口的大果仁显出少有的亲昵。刻砖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砖刻艺术自创建以来就有古朴、自然、变化多的民族特色,砖刻艺术者们在对它的审美探求中,发现它具备了古朴美、装饰美、残缺美、变化美,甚至还有金石美,可以说给人许多意味无穷的美质,无怪乎王文西对它如此痴情。砖刻艺术追求的是雅俗共赏,广大群众对它更加理解和喜爱,它是我们天津艺术的又一枝艺术奇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