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戏8900人“海选”落幕 最后录取者只占0.65%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00:30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记者王菲)记者昨天了解到,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6年招生考试的专业课考试已经于上星期六晚上正式结束,有590人参加了最后的三试,这个数字占据了全部报名人数的7%,而最后的录取人数则将只占全部报名人数的0.65%左右。

  

中戏8900人“海选”落幕最后录取者只占0.65%

  今年,想通过中戏圆明星梦的有8900人 信报记者郝晓天/摄昨天,中戏校园恢复了平静,曾经云集在此的考生都已各奔东西。与他们不同的是,有的人即将收到中戏的录取通知,有的人因落榜而放弃表演,还有的将怀揣梦想继续在繁华的北京城内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名声与金钱,是演员留给社会大众的第一印象,因此近几年来怀揣明星梦报考中戏的考生逐年增多,今年中戏表演系的报名人数更是达到了8900人之多,为历年之最。相比于报名人数,中戏表演系最后的录取人数只有56人,其中8个还是为新疆培养的定向生,也就是说,8000多名考生将角逐48个录取名额。在初试过后,8900个考生中只有1000多人进入了第二轮的复试,及至第三轮考试时,只剩下了区区590人。这590人还必须经过两轮竞争,一部分幸运者将通过三试,但在这之后他们还必须通过夏天的高考,达到中戏的录取

分数线才能被最后录取。

  记者还注意到,与往年相比,今年中戏考场的秩序更加井然有序,来到考场的基本都是考生自己,以往中戏门外家长云集,交通堵塞的“盛况”有所缓解。一些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和考生自己都不是特别紧张,如果考上当然皆大欢喜,考不上他们也会尝试报考表演以外的专业。今年中戏表演系考生的一大特点是,8900人中有超过一半的考生是普高学生,这打破了以往表演艺校考生“垄断”表演系考试的状况。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在报名的最后一天才突然决定到中戏考试,她的女儿虽然没有受过表演训练,甚至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但是对表演的向往却促使她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来中戏尝试一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抱着这种心态来考试的普高考生不在少数,因此他们考试的心态更加平和;朴素的表演风格更是使得考官们眼前一亮。

  记者了解到,目前三试结果还没有最后出来,连续工作了十几天的考官们都已经放假休息,三试结果将在最近得出。

  【首页评论】

  表演系也该抬高点文化课分数了

  昨天在写这篇新闻稿之前,我正在看《艺术人生》对冯远征的采访。冯远征特动情地说,当工人的时候,他就给自己定目标,要是30岁之前当不上演员他就彻底断了这念头。后来去考人艺学员班的时候,他就想,于是之、郑榕这些老前辈长得都不帅,那他这长相上舞台也没问题了。

  这几句看似幽默的话却反衬了近年来表演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学生中鲜有有丰富生活积淀的,甚至认真读书的也不多,表演系文化课的

录取分数线总是在200多分左右;每年在中戏和电影学院表演系招生时,我们都能看到大量相貌出众,身着不俗的考生,但是,事实证明,如今年轻的演员普遍漂亮了,时髦了,但能得到观众认可的好演员却越来越少了。

  但是,今年普高学生报考中戏的却破了历年纪录,这让表演系的老师们也由衷地高兴。对他们来说,热忱、激情、活力和理解能力比脸蛋和程式化的表演技巧更为重要。

  记者有一次碰到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校长,他说这所名牌大学最难考的就是戏剧学院,因为戏剧学院只招收全加拿大文化课和艺术修养最好的学生。与我们的表演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外很多大牌演员的“出身”,除了专业的戏剧学院外,毕业于剑桥、哈佛的也不乏其人。

  举这个例子不是想在艺术院校提倡惟分数论。但200多分平均到每门文化课上,恐怕没有一科是能及格的。如果连最起码的文化水平都达不到,我们又如何对这些年轻人寄予希望呢?

  戏剧和表演,都是深刻严肃的,衷心希望普高学生的参与能给表演系带来全新的气象。

  王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