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电影音乐 渐变主角(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9:27 今晚报

  

电影音乐渐变主角(附图)

  最初是为了配合剧情,以音乐的起伏使观众的内心之于剧情随之悲喜阴晴变化的大配角———电影音乐,现如今一步一步迈向了主角级的地位,特别是在华语电影“ 超级大片”纷纷沦陷的本届柏林电影节上,金培达抱回了一尊意义非同一般的电影配乐银熊奖座,吹响了电影音乐复苏的冲锋号。放眼今年香港金像奖的提名名单,较之女主角等奖项的虚弱,
最佳电影配乐和最佳电影歌曲两个奖项大腕云集:久石让、罗大佑、金培达、刘德华、张学友、成龙……阵容强大得不逊于任何一场音乐颁奖礼,始终被称为“光影艺术”的电影似乎找到了新的出口。

  电影音乐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传唱几代的《四季歌》、《天涯歌女》最初是“金嗓子”周璇在影片《马路天使》中唱响。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也是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的片尾插曲。还有美国影片《音乐之声》中的“雪绒花”,那段伴着吉他的浅吟低唱,纯净得让人不忍打扰。《辛德勒的名单》中帕尔曼那如泣如诉的小提琴,谁能不为之动容?《走出非洲》中借用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描绘的非洲广袤大 草原,曾经掀起一阵古典音乐的热潮。直到现在,偶然听到苏格兰风笛,脑海中还是会出现《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萝丝在船头的飞翔画面。

  曾经的最佳配角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20世纪初,人们逐渐领悟到无声电影需要用音乐来渲染剧情,也可以以此掩盖放映机的噪音,于是就尝试在电影中加入音乐。

  1926年8月6日,世界第一部有声短片《唐璜》在美国上映,1900年9月13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厅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配乐纪录影片《基督教的士兵》。这部纪录片长50分钟,由救世军巴依奥斯克普公司拍摄,为影片配乐作曲的是澳大利亚音乐家R·N·马卡诺里。1908年11月17日,法国巴黎公开放映的《基斯大公的暗杀》,是世界上最早配乐的故事片。这部影片由卡米尤·桑萨恩斯作曲。

  1932年,巴黎的电影制片人阿贝尔·甘斯和安德雷·戴布利最早在电影中配上立体音响,从而获得专利。这是根据甘斯的无声电影巨作《拿破仑》改编的,该片于1935年在巴黎的帕拉马温特影剧院首次放映。1941年,迪斯尼制片厂拍摄的动画片《幻想曲》,首先使用了美国无线电公司和沃尔特·迪斯尼制片厂合作制成的立体声音乐。影片的音乐由费城交响乐团演奏,雷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挥。从此电影音乐开始不断发展,平缓地前进。

  引导感情的流动

  电影音乐无私地成为电影场景外的心灵舞台,虽然她默默地甘为剧情之后, 却出色得不得不为人们所视为“第八艺术”。电影音乐自身的出色表现吸引了一批发烧友,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影原声大碟”成为一个阶段唱片界的时尚。

  音乐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语言不能到达时,音乐就出现了”。许多电影情感层面的表达是由音乐来完成的。《辛德勒的名单》里, 黑白画面中的那个红衣少女走在被屠杀的人群中,音乐却是有如天籁般圣洁的无伴奏女声合唱,这种视听的矛盾而产生的冲击震撼着我们的灵魂。在弦乐静默流淌中,小提琴空旷中吟唱着,配以独奏管乐的时隐时现,生活中隐忍的悲痛与痛苦中的希望,仿佛投身于深秋的荒野,如果片中的犹太人能听到这首曲子,便可以安然入睡了,我们也因此曲更加了解了不仅是片中的他们,而且是现实的缩影 所忍受的痛苦经历,了解了他们的痛苦与生之悲和残留下来的凄美希望。

  电影音乐可以在聆听的同时,令人联想到电影中出现的幕幕场景,和当时观众的情绪状态。即使脱离画面,也一样具有感染力,能再现出感人。优秀的电影音乐可以当作独立的小型音乐作品来欣赏,由于其情感色彩的丰富,声部不算多 ,形式也不算复杂,很容易调动听者情感经验产生主观印象,具有相对古典更为 广泛的中间听众,具有相对的通俗性。

  中国的电影音乐

  早期的有声电影是用放映机和留声机同时工作来发声的。放映电影时,工作人员必须手持唱机磁头、眼望银幕,在需要配乐时立即把唱机磁头放在唱片上。

  1929年联华影业公司摄制的电影《野花闲草》中有《寻兄词》。在电影里穿插歌曲,或者根据电影的主题思想写成主题歌,对增加气氛和阐发影片的主题思想有很大的作用。《寻兄词》由《野花闲草》的男、女主角金焰和阮玲玉两人主唱。 尽管《寻兄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微不足道,但它却成为中国第一首电影主题歌。

  《寻兄词》标志中国电影有声时代的来临,到2001年谭盾以《卧虎藏龙》配乐赢得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大奖,再到《伊莎贝拉》在柏林获得大奖,中国电影音乐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短小到庞大、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很少西方文化中的直白坦率,追求“点到为止”、“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美学境界。

  此外,中国音乐的“个性”也成为电影音乐的最突出魅力。《刘三姐》源自广西壮族音乐;《五朵金花》则运用了云南大理地区的民间音乐;《冰山上的来客》的音乐虽然出自作曲家雷振邦之手,却充满了天山南北的新疆民歌味道,这些都深埋在影迷的记忆里。电影音乐工作者还将国外不同风格的音乐材料巧妙地融入创作音乐之中,用特殊的音乐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与环境。导演何平在影片《天地英雄》中大胆起用曾以《印度往事》获奥斯卡最佳音乐大奖的印度作曲家拉赫曼谱写音乐,片中手鼓、二胡、歌舞等不同以往的配器形式及创作手法无不让中国观众感到扑面而来的异国风情。而《伊莎贝拉》中的主题曲是以葡萄牙语演唱,正好符合影片澳门回归前的情境。

  当然,不可否认在电影音乐的受重视程度上,我们与电影工业的强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去年在上海举行“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庆典”上还有过“歌手容祖儿荣获唯一一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电影音乐家特别奖”的事情。但相信在电影工作者和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华语电影音乐的地位会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世界影坛上,华语电影音乐将会引来无数喝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