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中血淋淋的场面都处理成了黑白画面,但仍有观众认为场面惨烈、怪异(照片由剧组提供)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唐山蒙受惨重灾难,被夷为一片废墟。葛昌秋/摄
今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一群电视人试图再现那场灾难。虚假,唐山人民不会接受;而真实,有时更难让人接受
“唐山人民看不起你!”
□本报记者石岩
1976年7月27日晚上,唐山市丰南县14岁的少年关仁山在村子中央的场院上看了两场露天电影。那是一个溽热的晚上,看完电影的少年难以入睡,在炕上来回“翻饼子”,一直翻到次日凌晨1点钟才睡去。2个小时42分53.8秒之后,关仁山被母亲惊恐的叫声喊醒,他睁开惺忪的眼睛,看到瓦片混着尘土正簌簌地落下。母亲一把把关仁山“薅”到墙柜和炕之间的夹缝里,为了护他,母亲的一只眼睛被落下来的瓦片砸出了血。不过,那道1米来宽的夹缝却救了母子两人的命。
1976年夏天,“地震”这个词在16岁的西安高中生高立的头脑中是慢慢清晰起来的:先是看到汽车拉来一车又一车的伤员;接着,胸前戴着大红花的救灾英模来到学校作报告;而最让他难忘的是这样一件事:一天夜里,西安遭遇了一次余震。一个三口之家的男主人仓皇逃命,妻子在背后喊:等等我们娘俩。男人头也不回地说:地震了,谁还顾得了谁。尽管“地震”只是虚惊一场,事后妻子却坚定地与丈夫离了婚。“在灾难面前,人性表现得最充分。”今年46岁的高立这样总结此事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关仁山是电视剧《唐山大地震》的编剧,高立是制片人兼导演。
3月13日,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在四川峨嵋电影频道举行了静悄悄的“处女播”。这部制作不甚精良的电视剧却是对30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大灾难的一份沉甸甸的记忆。说它沉甸甸,主要是指拍摄过程的不容易。这是一部历经9年拍摄的电视剧,投资1800万元,全部由一家民营影视公司承担。
撬开灾难后的沉默
9年前,看完《泰坦尼克号》的高立,萌生了把唐山大地震拍成电影的想法,“唐山大地震比泰坦尼克惨多了,故事也比泰坦尼克多多了。”高立最初的想法是把唐山大地震拍成“爱情灾难片”。
那时,高立正经营着影视公司。此前,这个影视公司出品的惟一一部作品是在全国部分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老三届》。由于对这一题材的限制和其他一些原因,这部电视剧没有给高立的公司带来多大收益。
把唐山大地震拍成电影的想法被迅速证明不可行———灾难剧情片的投资巨大,高立无力承担,拍电视剧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而拍电视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剧本。把一场灾难拍成90分钟的电影,情节集中,剧本写作相对容易,而把一场灾难写成22集的电视剧,情节安排方面就复杂得多。
高立征集了几个版本的剧本,均不满意。后来朋友向他推荐了唐山籍作家关仁山。被称为“河北三驾马车”之一的关仁山是小有名气的主旋律作家,与关仁山的名气相比,高立更看重的是他从地震废墟里爬出来的经历。
而个人经历是远远不够的。据关仁山说,在1年的时间里,他和另外一位编剧王家惠走访了100位地震幸存者。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8秒,一道蓝光闪过之后,百万人口的唐山市被夷为平地,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亲人遇难。每年的7月28日,为亡灵烧的纸钱像黑色的蝴蝶在唐山市的街巷低旋———人们更习惯于用这种默默无言的方式悼念,而不是把创痛说出来。同为灾难幸存者的身份让很多拒绝接受采访的人向他们讲述起那段不愿再提及的惨痛经历。
在关仁山和王家惠写剧本的时候,高立开始寻觅拍摄地点。当时正值三峡库区移民前夕,高立想借移民后废弃城镇的景来拍地震后的场面,能省不少拍摄经费。没想到的是,三峡移民都结束了,剧本还没写好。最大的问题是,地震的场面应该出现在22集电视剧的开头、结尾还是中间?出现在开头,无疑将迅速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接下来演什么?如果出现在结尾,之前演什么?
高立的原则是尽可能地精益求精,剧本没有改好之前决不开拍。错过三峡移民,拍摄地点最后选择在唐山市丰南县的一处化肥厂。剧组将这个化肥厂定向爆破,之后按照当年拍摄了大量震后场景的摄影记者李跃东拍摄的图片将化肥厂的废墟模拟成一个微缩的震后唐山,并请哈工大副教授郝冰制作再现灾难场面的动画。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整套剧的投资预算攀升至1800万元人民币。高立四处寻找投资伙伴,试了几家,对方都大摇其头,理由是,古装电视剧因为电视台的收购价格高一些,投资可以超过1000万,而现代剧投资超过1000万,能不能收回成本没人敢打保票。况且“灾难电视剧”在内地电视业还没有先例,特技能不能做得逼真,电视台能出多少钱购买版权,谁心里也没有底。高立咬咬牙,决定1800万投资都由自己的公司筹措。
真实有时更难让人接受
1997年,关仁山和王家惠开始写剧本,前后修改58稿,历时8年,2005年电视剧《唐山大地震》正式开拍。
从开机的第一天起,这部电视剧就在唐山引起高规格的关注和普遍的争议。
不久,一则张贴在互联网上的征集“必须愿意拍摄夜晚裸体戏”群众演员的广告,更是在唐山引起广泛的争议。有人愤怒地声讨:“当时很多人都是一丝不挂地睡觉吗?非要裸戏才能突出主题吗?”“导演此举的目的是赚钱还是想趁此走红?请你尊重尊重经过大难洗礼的唐山人民,如果你拿我们唐山大地震作为幌子,唐山人民看不起你!”
事实上,“裸奔”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但出于尊重,剧组还是放弃了拍“裸奔戏”的计划。
随之而来的争论是剧中人应该说什么话。从趋近历史真实的角度,剧中人当然应该说唐山话,但人们很快就发现,被摄像机记录下来的唐山话往往让一些很悲情、很庄严的场面变得很滑稽。于是,所有剧中人物的对白都变成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如果说要不要“裸奔”和要不要说唐山话还只是技术问题,如何表现地震工作者则成了一个无法避让的“原则问题”。特别是,今年1月份唐山籍作家张庆州的报告文学《唐山警示录》首度披露了唐山大地震到来之前,曾有数位基层地震工作者准确地预报出灾难即将来临,但他们向上级汇报他们的监控数据时,这些预警信息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本书给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高立和关仁山最后敲定,前11集都演地震之前的事情,地震工作者在这段时间的活动,就成了必须的交待。
“我们认为地震不是哪个地震台或者地震工作者的问题,这是人类对大自然规律认识不足。”高立说,“唐山大地震之前,有几种代表性的意见。一种占绝大多数的意见是唐山大地震之前,邢台地震、渤海地震和海城地震已经把能量释放了,唐山近期不会有大地震。此外,地震工作者在海城地震和邢台地震中总结了一套经验———大震来临之前必有小震,小震之后有一个沉寂期,这个沉寂期越长,大震越激烈。但是唐山地震之前没有小震。”
张庆州在《唐山警示录》中写道:1976年7月14日,在距唐山地震14天的时候,时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的查志远在唐山主持召开了“京津唐张渤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在会上,唐山二中的田金武老师指着自己绘制的“地震数据曲线图”告诉全国各地与会的近百名地震专家:大地震就在脚下。而与会的大部分专家都认为唐山没有地震。
关仁山把田老师的遭遇嫁接到虚构的地震工作者周海光(黄海波饰)身上。为预报地震,他从国家地震局到唐山任地震局局长,发现了大量可疑迹象并力排众议发布了一次临震预报,结果地震并没有来临。结果,当他再次向人们发出灾难将要来临的警报时,没人相信他。在那个夜晚,周海光看到蓝色的地光闪过,随即大地颤抖开裂,他发出惊恐的呼号“地震了,快跑”,然而已经无济于事。
关仁山做的另外一例“嫁接”是:把一位在自己身负重伤、亲人纷纷离去的情况下坚持救治灾患的女医生的事迹,“嫁接”到唐山市市长向国华(李雪健饰)的女儿(张延饰)身上。
为了体现灾难之于人性的考验,剧本里还特意安插了“好人震坏了”和“坏人震好了”,以及警察和小偷被砸在同一块废墟底下这样的片段……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艺术创作”,人们还是可以从电视剧《唐山大地震》里窥视到那个时代的一些真实信息:人们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恋人们海誓山盟的时候要“向毛主席保证”;灾难过后,恐慌的人群一度想逃离废墟之城,弃废墟下的人于不顾;架着大喇叭的军车在残砖烂瓦堆积的街道上来回喊话:全市公安民警动员起来,警惕有人哄抢国家财产,发国难财,一经发现,就地正法,决不手软。
失语的地震记录
中央电视台在获知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开拍的消息后,一度有购买该片的意向。但看过片子之后,央视认为该片过于“血腥”——剧中表现灾后场景的几集使用了大量的血浆。制片方随即做了调整,“把鲜红的东西变成黑白的”,把“血淋淋的场面制作成凝固的黑白老照片”。即便如此,该剧在四川播出的时候,仍有观众认为场面惨烈、怪异,应该在片头标注“限制儿童观看”的字样。除了伤残的场面,片中还有大量表现灾难前异常现象的镜头:开裂的矿井,喷发有毒气体的水塘,成群跑过街的老鼠和爬过山坡的蛇……
对这样的批评,高立不以为意。“真实的地震就是那么残酷。这也是一种灾难教育。”
不过,高立对历时9年、投资1800万元拍出来的《唐山大地震》并不满意。“剧本里硬伤还很多。”他说。
当被问到电视剧《唐山大地震》与以往关于那场灾难的主流叙事有哪些不同时,高立认为自己的作品与以往的叙事没有可比性,他历数了以往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文艺作品:“以前,关于唐山地震的电视剧没有,电影只有一部1982年拍的《当蓝光闪过之后》,此外就是震后不久拍的宣传片《唐山人民抗大震》。好像八一厂还拍过一个叫《震》的片子,拍出来就直接被‘四人帮’封杀了。再往后,就是唐山大地震20周年的时候,在江泽民去唐山视察前后,拍过一个纪录片《唐山大地震20年祭》。除此之外,就再没有什么了。书则只有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和另外一本报告文学《38度回归线》。我们拍这个片子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
(P1154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