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牛虻》中的牛虻(中)、琼玛(右)和主教(左)。·本报记者 金定根摄·
“在你的生命中,在你正在经历的生活中,面对两难的爱情、面对生死攸关的时刻、面对利益和友情的冲突时,你总会做出重要的选择。”日前,记者走进上海话剧中心排练厅,一段铿锵有力的独白开启了话剧《牛虻》的首次联排。虽然灯光舞美还未到位,但是摄人心魄的情节,感人真挚的表演立刻深深吸引了记者。
新秀演绎丝丝入扣
作为上个世纪最轰动中国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充满了戏剧冲突。
在排练现场,记者看到,在剧中扮演一代人精神偶像牛虻的是近年来在上海话剧界锋芒渐露的青年演员郭京飞。他的表演不仅在外形上与小说中挺拔俊朗的青年贵族牛虻的气质相符,也成功地横跨剧中十三年的时空,将牛虻从天真烂漫的理想少年到老练成熟的传奇英雄的心理转变,演绎得层次分明,尤其是郭京飞对牛虻在经受一连串打击后情绪上的巨大落差,以及在命运颠沛之后表现出的人性变化展示得层次分明,丝丝入扣。
资深演员激情入戏
与郭京飞搭档的,分别是饰演琼玛的青年演员温阳和饰演主教蒙泰尼里的资深演员许承先。主教蒙泰尼里过去常被塑造成虚伪的教士,但许承先人性温情的演绎,则更多地凸现出主教作为可怜父亲的内心矛盾和赎罪心态。在最后一幕中,牛虻与主教蒙泰尼里在狱中父子相认,面对生死信仰的抉择,巨大的戏剧冲突和强烈的情感爆发逼人而来,在场者无不动容落泪。
排练结束后,演员纷纷散去,但是记者看到,痛失爱子的“父亲”许承先犹神色黯然地独坐空寂的后台良久,沉浸在剧情中久久不能自拔。
经典形象现代诠释
相比小说,话剧《牛虻》从剧情看,将故事的重点放在剧中人物每一次震撼人心的灵魂抉择上。《牛虻》中充满拷问灵魂、直指人心的选择,在每一个看似残酷的选择背后,都有剧中人对自我尊严和信仰的坚持。这种不被名利诱惑所左右的精神力量,也为我们现在的社会所需。
排练结束后,该剧导演雷国华告诉记者:“过去一段时间,上海的话剧舞台多偏爱一些具有海派小资格调,表现白领情感的都市话剧,而通过这次对牛虻这一经典形象的现代诠释,无疑将引发人们对人生、尊严和信仰的深层次思考。”
话剧《牛虻》定于4月6日至16日晚在安福路话剧大厦艺术剧院正式公演。
本报记者 端木复 实习生 沈轶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