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兄弟》上下两部风格迥异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2:35 京华时报

  

《兄弟》上下两部风格迥异

  (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吴平摄

  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力作《兄弟》上部于2005年7月一经推出,便创下了年度纯文学图书销量第一的纪录。经过半年多的酝酿与写作,近日,《兄弟》下部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
版发行,在上市当周就挤进全国各大书店畅销图书排行榜。不过,该书在热销的同时,也遭到部分读者的批评,认为下部与上部风格迥异,叙述冗长,与余华此前简洁明快的作品气质极为不符。对此,余华解释说,叙述风格的突变是为了与小说中所描写的时代特征相吻合。

  ☆关于小说长度

  51万字超出作者控制

  读者:相对于上部,《兄弟》下部的篇幅显得格外冗长,这使得上下部的故事布局极不协调。实际上,作者完全可以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细节描写。

  余华:下部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几年,即从“文革”结束一直叙述到当下,在这二十几年当中,我让主人公李光头和宋钢这对兄弟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通过叙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折射出两个时代的巨大差异。之所以下部比上部长,是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太丰富了,有限的篇幅根本不能将小说所处的环境背景、人物性格以及他们命运转折的内在逻辑交代清楚,因此一下笔就收不住了。其实,我一直厌恶所谓的鸿篇巨制,早在写《活着》的时候就曾表示,我的小说不会超过50万字,但在写作《兄弟》时,开了头我便怎么也控制不了行文,结果上下部加起来竟达51万字。出现这种情况,我似乎是在自己打自己嘴巴。

  ☆关于叙述风格

  风格迥异是时代需要

  读者:在《兄弟》下部中,作者的写作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让人吃惊不小。如果说在《兄弟》上部里,我们还能找到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一脉相承的气质,而在《兄弟》下部中,我们很难找到昔日的余华。

  余华:《兄弟》上部和下部的叙述差距,我想是来自于两个时代的差距。我在封底写了一个后记,我说上部是“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下部是“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相”,且用了“天壤之别”这个成语来区分两个时代存在的差距,此举是希望上部和下部的叙述也能有所差异。

  回顾过去的写作,我的每一部小说都是“收”回来叙述的,只有这部《兄弟》是“放”出去叙述的,尤其在下部。我要说的是,天壤之别的两个时代决定了上下部之间的叙述应该存在巨大的差别。倘若将这种叙述方式嫁接到《活着》中,那将变得滑稽不堪。因此我以为,如果上下部没有差异,那么是整部小说的失败。

  由于读者此前习惯了诸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甚至《兄弟》上部等这些明快简洁的叙述文本,因此如《兄弟》下部这样叙述“放肆”、使用了大量流行语的作品,读者就接受不了,这完全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我相信随着阅读的加深,这一隔阂会逐渐消除。

  ☆关于情感设置

  三角恋推进故事发展

  读者:我们知道此前余华从未在小说中正面描写过爱情,在《兄弟》下部中他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三位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且还是“三角”的、乱伦的。

  余华:在小说中设置“三角”恋爱完全是一种叙述需要,对于一部长如《兄弟》下部来说的小说,倘若其中没有一段爱情插曲,那对于叙述者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故事的进展甚至因为缺乏这一要素从而变得举步维艰。而一旦有了爱情介入,那么情节与人物便会立即被激活,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更何况“三角”恋情的设置增加了故事本身的冲突,使得文本充满了内在张力。然而让我头疼的是,因为写了发生在三位主人公身上的“三角”恋爱,有读者便由此简单称这部小说是“三角恋”题材,这对小说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误读。实际上,我在小说中关于爱情的描写只占三分之一的篇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