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三代艺术家共话我省文艺繁荣(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17:29 云南日报

  

三代艺术家共话我省文艺繁荣(图)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波涛,竟然没能冲淡我的思念……

  昨日,不少在我省文学、音乐、诗歌等诸多艺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不少艺术家诉说心目中的云南,感人肺腑。座谈会后,本报记者专访了部
分艺术家,听他们畅谈云南文化艺术发展现状、对云南省文学艺术“四个一批”文艺家座谈会及云南文艺人才等方面的看法。

  

三代艺术家共话我省文艺繁荣(图)

  文化人一提到钱就害羞,但我就觉得有钱很好。

  

三代艺术家共话我省文艺繁荣(图)

  云南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生长着文化的细胞,赋予了我所有的创作灵感。

  

三代艺术家共话我省文艺繁荣(图)

  我们云南有着众多十分优秀的文艺作品,但是观众对于它们的认知还很有限。

  白桦:我用灵魂拥抱过云南

  著名作家白桦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接触少数民族电影,也因此和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座谈会上激动地说:“我作为云南文学艺术‘四个一批’艺术家之一,面对省内外在云南耕耘过的专家,很惭愧!我曾经多次在云南向朋友们讲过这个意思。我只是在这里工作过,说到贡献就更不敢当了。在这里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战友,如冯牧、李广田、王家乙……他们在这里付出过艰辛的劳动,在云南留下过许多长久不曾凋谢的花朵。今天要是他们都在这里,该有多好!”

  “此刻我想讲的不是个人荣辱,不是个人得失。我只想讲讲我所认识的云南,我用灵魂拥抱过的云南,和我命运相联系的云南……”座谈会上,白桦激情洋溢地描述了他心目中的云南。从1950年至今,多次到过云南的白桦与云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热情、质朴的各族人民深深地打动了白桦,他用自己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波涛,竟然没能冲淡我的思念……我从来都没有切断过归来的希望,即使是千回百转、命悬一线……如同越走越宽阔的河流,总也难以忘怀源头那泓清泉。”

  宣科:打造摇滚版“纳西古乐”

  宣科总是能制造出一些让人惊诧的“新闻”。如今,他正尝试改造纳西古乐的表演方式,宣科昨天一脸神秘地向记者透露:一种摇滚版本的“纳西古乐”将于本月22日在成都首次上演。

  “羊毛出在票身上。”这是宣科的名言,他也是为数不多能将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一。“文化人一提到钱就害羞,但我就觉得有钱很好。”宣科认为,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宣扬出去,就是要靠与商业的结合。他介绍,如今的纳西古乐每场票价高达140元,但场场爆满,“票房就是观众对你的认可,这也是一种荣誉。”

  座谈会上,宣科坐在第一排,他听得非常专注,中途多次谢绝了记者的采访。“这可是我第一次得到这么高的荣誉。”在他看来,老、中、青300多位文艺家会聚一堂,这是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以后也难再出现的盛况。整个会议有两句话让他印象最深刻,一是云南是民族文化资源“富矿”,二是文艺人才非常多。“‘四个一批’就包括我宣科,是不是?”宣科狡黠地笑了。

  于坚:红土高原给我全部灵感

  在诗歌界被称为“云南王”的于坚,敦实、深沉而又充满激情,就像他所深爱的这片红土高原。对于荣誉和奖金,他看得很淡,但对于“四个一批”人才的表彰,他非常关注即将带来的社会效益,“关键是创造了一种全社会尊重文艺人才的氛围,提高了云南文化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很长时期被忽视的云南文化艺术,为什么近几年突然有众多作品和人才冒出?于坚将原因归结于评判眼光的转变。但他一直认为,从古至今,云南始终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沃土。于坚认为,尊重和保护文艺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保护文艺家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作家,作家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语言,也就是个性。”他谈到,如今,人们对文学的评判标准与20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各种文学作品、各种风格、写作方式都应有其存在空间。从这一层面上,于坚评价目前云南诗歌的发展状态很好,甚至已经成为中国诗歌的中心地之一。

  座谈会后,于坚说出了自己的两个愿望:一是要保持来之不易的对艺术家创作有利的环境;二是想向全国、全世界广泛宣传云南文学艺术家的作品,让云南的文艺家、文艺作品进一步走出去。

  何纾:作为新人我将加倍努力

  对于多次在全国获得各种奖项的青年歌唱家何纾来说,各种殊荣早已不期而至,但是能够接受家乡人民给予的荣誉她显得十分激动,“我很激动自己能够有幸参与这次盛会,今天能够和我省这么多老一辈艺术家一起接受这份荣誉,我感到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作为一名新人我自己更应该加倍努力。这不仅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关心和关怀,也是家乡人民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去年10月,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的何纾,对近年来云南文艺的繁荣和发展深有感触,她说:“在北京演出期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云南有着众多十分优秀的文艺作品,但是观众对于它们的认知还很有限。好多北京观众反映对于云南优秀的文艺作品他们不是不愿意看,而是不知道在哪里看。希望今后我们在推广人才的时候进一步加大力度,特别是在人才的宣传和包装上,同时我们云南有更多的艺术家大胆地走出去,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云南,了解云南的艺术。”□ 本报记者 谢炜 实习记者 解非/文本报记者 王宇衡/摄(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