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严歌苓:我是一只文学候鸟(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5:51 华商网-华商报

  

严歌苓:我是一只文学候鸟(图)
核心提示

  严歌苓,生于上海,长于四川。当过兵、跳过舞、下过牧场,曾在中越前线当过战地记者,还曾六进西藏。

  她说:“当兵是我生命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结束了我的市井生活。从那时起
,我就摆脱了小女孩的那种纤细的情怀。”

  她30岁开始学英语,父亲的背上、家里到处都贴着写着英语单词的纸条。后来,她开始用英语演讲、写作、拿学位,再后来,就成为好莱坞的签约编剧。

  她去美国后,坚持自己打工,做餐馆服务员、保姆、售货员和助教。她经常“潜伏”在地铁和公共汽车中,观察华人的三教九流……而她新的文字,则因脱离了母语语境而变成了一种“新的中文”,一如在完成着一场心灵的“迁移”。

  她自称,用英文写作、写剧本,这两个突破已经完成了。第三个突破,就是直接用英文写小说,进入美国正规的商业出版渠道。她认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文学,就能写出最好的中国文学。”

  严歌苓是一只候鸟。几乎每年都要从大洋彼岸飞回来,稍事歇息后,振翅飞走,周而复始。

  得知她再度飞返北京的小巢时,记者去探访了她———这位在海外华人作家圈中声名日隆的女作家。近两年来,严歌苓随丈夫旅居非洲,做起了专职的外交官夫人。“非洲真是特别安静……”严歌苓沉醉于那种安静的写作环境。而这样一个看似淑女的作家,实际上人生充满了传奇。

  赴美十余年,一场心灵的“迁移”

  “左手苍凉、右手繁华,有人这样评价我”,严歌苓抬头,左手

苹果、右手果刀。

  深深太平洋,碧海青天夜夜心。苍凉而繁华是严歌苓的文字风格,也是她笔下人物的命运。海外华人写作的一大主题就是思乡———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但在严歌苓的作品里,有关这些的描述却并不太多,她所触及的,更多的是华人如何融入当地社会的奋争。赴美十余年,她描绘了一个个优秀而艰难的华人角色,如何千方百计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努力与尴尬,怎样在大洋彼岸长歌当哭、远望当归。

  严歌苓曾在中越前线当战地记者,这位此前只熟悉舞台的舞蹈演员,突然零距离地接触到了生与死、血与火,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当她的相关叙事诗发表在军区报纸上后,她被调到了创作组,从此告别了舞台生涯。红舞鞋也就成了少女遥远的记忆。

  “那时,我是个年近30岁的大龄青年了”,严歌苓说。当年,走出国门时,严歌苓已经是一个成熟而通透的作家了。这场至今尚未最后完成的“迁移”,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理和感情上的。严歌苓是上海人,长在四川,在北京也生活过,在她的作品中既有江南姑娘的细腻,又有川妹子的泼辣。初到美国后,面对汹涌而至的西方文学冲击,她的写作观念一度溃不成军。痛则思变,她开始读英文原著,同时,她重新审视自己多年的文学积累。而她新的文字,则因脱离了母语语境而变成了一种“新的中文”,一如在完成着这场心灵的“迁移”。“其实我就是一只文学候鸟。”她说。

  而“迁移”到了现在,严歌苓自己又有怎样的感触呢?“目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对我而言是非常理想的,条件可以允许我行万里路,有时候这可能更重要一点吧!我可以不断地了解人,了解他们在各种境况下的生存状态。走的地方越多,见的人越多,一个作家所得到的矿藏就越丰富,我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而且也不是跑马观花。”在心灵的版图上,严歌苓就这样不断地“迁移”着。

  “在遥远的异乡,我是永远的寄居者”

  提起“咸水之鱼,不游于江;淡水之鱼,不入于海”,严歌苓颇有同感,因为她自己就是一条在华人江湖中游动的鱼,而这条一天到晚游泳的鱼,是否游入了美国主流社会呢?

  严歌苓当然是游入了主流社会。曾有一年,仅写作一项的个人所得税,严歌苓就上缴了7万美金,而作为美国外交官的太太,她现在完全可以养尊处优。但在心灵上,严歌苓表示,对那方土地,自己永远是一个寄居者。她忘不了当时初到美国读研究生的情景。进校第一天,穿着白衬衫、牛仔裤的她,在一道道奇怪目光的注视下,浑身不自在。“他们认为我太循规蹈矩了”,因为在美国读写作的人,个性基本上都十分张扬。

  作为一种生活体验,严歌苓平时最喜欢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特别是旧金山30路公共汽车,沿线乘客大多是华人,她就“潜伏”在三教九流中,观察他们的衣着、举止,从其装束、神情、谈吐,去判断对方是新移民还是唐人街老街坊,他们的职业或经济状况。而他们特有的知趣、警觉、谦让与防备,让人一望而知,感同身受。

  “其实我和他们一样,是永远的寄居者,即使做了别国公民,拥有了种种权利,我们也不可能被别族文化彻底认同”,这是一种心灵的迁移。经过20余年来的奋斗,当年的留学生、创业者已经逐步走入主流社会,从在唐人街刷盘子洗碗,到慢慢地在异国他乡如鱼得水,文学的花朵,也随之渐次开放。对于寄居海外的华人写作,严歌苓则认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文学,就能写出最好的中国文学。重在文学价值,而不要看它写在什么地方、写了什么东西。”

  通过写作,她获得了生活中的一切

  坐在气定神闲的严歌苓对面,记者心里有些嘀咕:这难道就是那位当过兵、跳过舞、下牧场、上前线、六进西藏的南方妹子吗?在海外十余年漂泊的风风雨雨,微笑时眼角偶然可见的细纹,好像透露了她的曾经沧海。

  严歌苓是个倔强的人,海外游历使她的生活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她说:“当兵是我生命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结束了我的市井生活,使我接触到了最辽阔的东西,这对我的身心和气质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我在创作中充满了许多诗意,这些都是受当兵时的影响,在我脑子里出现的都是壮阔的意境,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就摆脱了小女孩的那种纤细的情怀。”是的,有儿女情,更有风云气。

  严歌苓说,自己在出国之前确实有一些优越感,但出国后,优越感土崩瓦解,也见识了美国作家,美国作家在成名之前都处于挣扎状态。那时,严歌苓也选择了挣扎。

  严歌苓去美国前,她的姑姑旅居美国已几十年,但她不愿接受姑姑的资助,坚持自己打工,做餐馆服务员、保姆、售货员和助教,过着独立的生活。她30岁才开始学英语,当时她父亲萧马先生经常用摩托车接送她,她就在父亲背后贴着写着英语单词的纸条,家里也贴得到处都是,后来,严歌苓就开始用英语演讲、写作,再后来,就成为好莱坞的签约编剧。正是这种穿梭于美国各阶层的真切经历,使严歌苓见识了那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我通过写作得到生活的一切,经济上的独立非常重要。”

  “这应该算是我的三个突破吧!”严歌苓娓娓道来:第一个突破,作为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30岁左右到美国学习用英文写作、拿学位;第二个突破,就是为好莱坞编剧,用英文写剧本,这两个突破已经完成了。第三个突破,就是直接用英文写小说,进入美国正规的商业出版渠道。“如果生活中没有一再的突破的话,会很没劲的”,严歌苓喝下一口水,坚定地说。她是个敢想敢说的人,“我不希望有太多的读者。能读懂我的作品的有质量的知识分子是我最在乎的。一个这样的读者比100个看了看不明白的读者更让我珍惜。”本报记者王锋文/图

  星座秘语

  土星———勤奋·秩序·成就

  土星拥有一道美丽的光环,它的密度比水小。土星代表限制及秩序,象征困难、勤奋及劳动,它代表一个人的耐力,代表一个人的最大困难及压力所在,同样也代表一个人突破瓶颈的最大成就。土星的图腾符号象征是希腊神和时间之神克洛若斯的镰刀。土星守护着摩羯座和宝瓶座。属于土星的字诀是“教育”。

  美女作家严歌苓长年坚持创作,她的勤奋令她获得多项殊荣。同时,她也被认为是一位创作状态稳定的作家。在她的笔下,对人性的深刻探寻可以说是不变的主题,她关注人生、关注命运,关注人们内心深层的东西,令人感到作品背后的一种大气与厚重,这或许正是她多年来始终如一地执著、坚守的结果……

  文学坐标

  严歌苓,著名美籍华裔作家,生于上海,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毕业于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

  二十余岁开始发表作品。根据她的小说《少女小渔》改编的同名电影获“亚太电影节”六项大奖,根据她的小说《天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金马奖”七项大奖。2002年5月起,正式成为好莱坞的专业编剧。近年来被海内外评论者视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海外最有名、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中文作家。

  记者手记

  春天,午后的北京。北三环东路有一条浅浅的河叫西坝河。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究竟要怎么写严歌苓呢?近一个小时的访谈后,这成为一个问题。“你要自己拍照吗?对了,你来看,这张怎么样?”严歌苓的卧室门后,是一张巨幅落地照片,那是去国内某地签售时的海报。她在窗边,右手食指轻轻托住脸颊,完全一幅中国古典仕女剪影,一点也不像一位美国驻非洲外交官的太太。也难怪,早年是舞蹈演员的她,舞蹈、音乐都从人生舞台上淡去,只有文字始终潮水一般地汹涌……

  时光如水,这位当过兵、跳过舞的女人,早就结束了浮萍的时光。长年住在旧金山湾区的她,在小岛上看着潮起潮落,她说自己心中常会浮出一些感慨,几代华人,那些无根放逐、寻根漂泊、落根无定的人们,幸好有文字可以记述,可以表达。

  “这本书你没有吧?这本呢?还有这本?”《花儿与少年》、《穗子物语》、《美国故事》……一本一本地从她手中接过来,说老实话,很惭愧,扉页上刚劲的钢笔字签名,竟出自这样一位雅致的女子。

  曾几何时,波澜起伏的出国大潮中,多少优秀华人鱼贯而出,就文学而言,严歌苓无疑有着更高的起点,她出国前就发表过3部

长篇小说,而早在1986年,她就加入了中国作协。文化融合的艰难,环境挣扎的隐痛,都在严歌苓的笔下,化作一段段俏皮而老到的文字。

  严歌苓的非洲寓所里,后院里是她种下的扁豆、香菜、尖椒,都是些新鲜的蔬菜啊!来往于异国故土,落地生根也好,叶落归根也好,严歌苓始终是一尾游动于华人江湖的鱼,鳞片晶莹剔透,身姿从容摇曳。相比于那些所谓的美女作家,舞蹈演员出身的严歌苓,绝对是无可挑剔的美女,而对于纷纷扰扰的“美女作家”,她轻轻一笑。其实在问到关于所谓的“美女作家”时,有一种“例行公事”般的不好意思,“所有来采访的记者,好像都要问到这个问题,从无例外”。但她旋即坦言:“美女作家没有什么价值让我去深究,这种社会现象在文学当中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不是很关切,我不想参与这些,世界上的好书、精彩的事太多,我的生命很经济,我不能滥用自己的精力。”

  严歌苓描述了她与丈夫平凡的爱情生活。有时,她会在门口等丈夫下班,那时,晚餐通常已经摆好,点起蜡烛,放上音乐,他会一边吃饭一边说着当天的愉快或不顺……其实,这样一幅图画,就是放到中国传统背景中,也让人备觉温馨。

  就当是为她做一次“广告”吧:你一定要读严歌苓。王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