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当年那个“阿信” 今日再难一枝独秀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9:59 沈阳晚报

  

当年那个“阿信”今日再难一枝独秀

  20年前,《阿信》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引发热播狂潮。电视机在中国刚刚普及的那个年代,《阿信》收视率达到惊人的80%。如今,《阿信》又回来了。湖南卫视22点档热播的经典励志剧《阿信》,虽然画面经过数码技术重新制作,对白也重新进行了配音,但质朴依然如故。一些观众致电本报“热剧热线”,表达了他们看了该剧找到当年那份感动后的喜
悦心情;而一些“80后”观众则表示,《阿信》只能代表过去的辉煌,很难吸引他们观看。“60一代”:《阿信》比《大长今》真实、感人(观众代表:李洁)

  20年的变化太大了,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需要这样一部作品来洗涤一下自己的心灵,也算对自己少年时光的美好回忆。相比之下,《大长今》显得啰嗦空洞多了,《阿信》更平实、更深入人心、更贴近生活。记者感言:《阿信》胜在平实、质朴

  论制作,没有《大长今》场面宏大;论剧情,没有《金枝欲孽》曲折离奇,而《阿信》之所以20年后重播还能观者如潮,观众给出的答案是:平实、质朴。《阿信》没有那么多“花架子”,取材于真人真事、并且20年前就有固定的收视群体。“70一代”:看《阿信》,想起了小时候(观众代表:刘佳雪)

  我看这部戏前后相隔差不多20年,现在还能记住片尾曲怎么唱呢。记得有一幕是阿信在大雪天里背着临终的母亲回到家乡,看得周围的大姑大婶们泪流一片——那时我家没有电视,我们满大院的人一到放该剧的时候,就坐满了院里最早有彩电的那个叔叔家的客厅。记者感言:更吸引人的是回忆

  与其说是《阿信》吸引了这部分观众,还不如说是《阿信》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怀旧的理由。满大院的人围在一起看电视剧,一起欢笑、一起哭泣,这种场面不会再有,也只有重看《阿信》、《上海滩》等经典老剧时才能回忆起来。“80一代”:《阿信》并不吸引我(观众代表:杨阔)

  看了几集《阿信》,感觉她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精神和《大长今》差不多,但是该剧的剧情、画面、音响等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明显过时了,而且篇幅太长,我还是倾向于看篇幅较短的韩剧和青春偶像剧。此外,《阿信》的台湾腔配音我也有点接受不了,鼻音太重,弄得像《家有仙妻》里彭恰恰说话似的……记者感言:“被动接受”时代过去了

  “80后”一代所体会的文化变迁史无前例,太多的新生事物看得人目不暇接,他们很难收获一份单纯的感动。如今已不是20年前,多项选择令他们不会把目光仅仅定格于某一台某一部剧。

  主持人:关力制电子信箱: g uanlizhi@hotmail.com热线电话:8165459322690579欢迎大家对话题热剧发表看法下期话题:《玉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