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上海营造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9:24 解放日报

  

上海营造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本报讯(记者 顾咪咪)6月10日将迎来中国首届“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以“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主题,上海文化、文博、旅游等行业都将举行声势浩大的活动,普及、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日前,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八个成员单位举行联席会议并发出通知,通过开展“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真正做到“保护遗存、开发产品、扶植传承、扩大传播”。

  首届“文化遗产日”活动主要有展览,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和优秀历史建筑免费开放以及咨询讲座三大部分。10日,“200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海系列活动暨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在东亚展览馆揭幕。博览会将集中展示上海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其中有京、昆、越、沪、江南丝竹、锣鼓书、竹刻、顾绣、黄道婆棉纺织技术等9项文化遗产被文化部首批列入国家级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6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将通过实物和图片,演绎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发展及其保护成果。同时,通过朱家角、新场、太仓沙溪等江南古镇的仿真环境,反映古镇新貌。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还将举办“2006上海工艺美术创新产品展示会”,汇集在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上海工艺美术大师新近制作的原创作品,反映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而上海5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和优秀历史建筑也将向公众免费开放,其中有马勒公寓、国际饭店、龙华塔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还将举行陶行知等名人故居挂牌仪式,营造“人人关心文化遗产,人人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风气。与此同时,东方大讲坛播出文博专家有关文化遗产的主题报告;主办方还将举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少儿网络知识竞赛;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将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在广场、绿地开展咨询、解答,向广大市民群众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上海营造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本报讯(记者 顾咪咪)6月10日将迎来中国首届“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以“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主题,上海文化、文博、旅游等行业都将举行声势浩大的活动,普及、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日前,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八个成员单位举行联席会议并发出通知,通过开展“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真正做到“保护遗存、开发产品、扶植传承、扩大传播”。

  首届“文化遗产日”活动主要有展览,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和优秀历史建筑免费开放以及咨询讲座三大部分。10日,“200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海系列活动暨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在东亚展览馆揭幕。博览会将集中展示上海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其中有京、昆、越、沪、江南丝竹、锣鼓书、竹刻、顾绣、黄道婆棉纺织技术等9项文化遗产被文化部首批列入国家级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6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将通过实物和图片,演绎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发展及其保护成果。同时,通过朱家角、新场、太仓沙溪等江南古镇的仿真环境,反映古镇新貌。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还将举办“2006上海工艺美术创新产品展示会”,汇集在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上海工艺美术大师新近制作的原创作品,反映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而上海5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和优秀历史建筑也将向公众免费开放,其中有马勒公寓、国际饭店、龙华塔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还将举行陶行知等名人故居挂牌仪式,营造“人人关心文化遗产,人人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风气。与此同时,东方大讲坛播出文博专家有关文化遗产的主题报告;主办方还将举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少儿网络知识竞赛;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将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在广场、绿地开展咨询、解答,向广大市民群众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