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聪明“小”电影《梦想照进现实》:说得好听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9:37 南方网

  

聪明“小”电影《梦想照进现实》:说得好听

  一个导演和一个女演员在夜晚深谈,听上去是个不着四六的本子,但编剧王朔的自省为影片的升华立下汗马功劳。

  故事:★★

  对白:★★★★

  表演:★★★

  技术:★★★

  综合评价:★★★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记录孤男寡女一室夜谈的《梦想照进现实》确实有些富于“挑衅性”,然而放在世界范围看,这种方法实在算不上新鲜。侯麦老师早就把“对话艺术”发展到了极致,何况《梦想》的小小“挑衅”只是点到为止。在视听语言上,这部电影没有丁点儿冒进之处。让人浮想联翩的是,如果这个质问生活的本子没有拍成电影,而是做成话剧显然会更有冲击力。

  《梦想照进现实》的“核心价值”显然是对话。王朔宝刀再次出鞘,锋芒依旧,台词中颇多名言警句,也不乏让人忍俊不禁的辛辣笑料。王朔不但亮出了他的保留节目———冷嘲热讽———更带来了一些新东西。这回他真的掏心掏肺,借导演之口表示他也有追求,也有困惑,也担心自个儿珍惜的价值其实不是个东西,而“消解价值”这件事更不是东西。最可贵的是,作为小说家的王朔还给我们带来一个好结尾———在艺术、价值、自我表达和流芳百世的苦海中挣扎了一夜之后,两位主人公抛开一切,在时间的空白点上小小地狂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识何必多废话。中国艺术片的结尾往往相当糟糕,本来有大路可走,可它偏偏在你眼皮底下往沟里拐,《梦想照进现实》在最后一刻走对了方向,确实是难能可贵。

  然而,成也王朔,败也王朔。影片最大的问题是对白太不生活化———很难想象有谁在日常对话中会如此妙语连珠、口吐莲花,更不会有两个成年人彻夜探讨如此形而上的问题。这也就使影片过于舞台化,成为单纯的夫子自道。

  更关键的是,片中的对话缺乏必要的层次感,没有推动情节和人物关系变化发展的作用。

  对比侯麦的电影,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后者用日场语言制造感情悬疑和推动事件发展的高超功力令其任何一个对话场面都非常好看,相比之下,《梦想照进现实》只能算是一部聪明的小品。

  即使大师侯麦,也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而对于王朔的夫子自道,可能有创作理想的人会感到心有戚戚,但一般观众必定觉得不知所云,这也就是为什么《梦想照进现实》会有两极评论的原因。但是,“争议”不会损害这部电影的票房。作为《梦想照进现实》的导演和主演,徐静蕾是个很聪明的人。这部电影的“奇怪”形式与其说是为了探索艺术,不如说是在保障成本。而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就是拍两个人的室内戏。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影片甚至可能在发行之前就收回成本,因为片中还“明目张胆”地插进了“沸腾鱼乡”、“百合网”和诺基亚手机之类的软广告。

  总的来说,《梦想照进现实》是一部很聪明的“小”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部“小聪明”的“狠”电影。它目前的话题效应全靠主创者明智的判断。但如果说《梦想照时现实》证明小成本艺术片能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方向还为时过早,因为它并不能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成功模式,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王朔+徐静蕾的话题效应。相比起来,与《梦想》同天上映、认认真真走商业路线的《疯狂的石头》或许更具建设性。

  编辑:尔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