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注水剧”的背后(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9:55 今晚报

  

“注水剧”的背后(附图)

  李保田主演的电视剧《钦差大臣》

  

“注水剧”的背后(附图)

  

“注水剧”的背后(附图)

  由著名演员李保田主演的电视剧《钦差大臣》最近惹来了官司,原因是该剧在后期制作时“注水”,将原来的30集扩到33集,李保田为此将拍摄方北京时代春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索赔190万元。此案已被北京朝阳法院正式受理。而制片方有关负责人回应说,在合约中确有相关条款,但是他认为,其实李保田“违约”在前,对剧组的起诉是他设计的圈套,目的就是赔偿金。双方孰是孰非,自有法院来决断,而关于“注水剧”的问题一下子成了影视圈里关注的话题。

  李保田怒告《钦差大臣》

  李保田起诉称,2004年中,时代春天聘请其担任电视剧《钦差大臣》主要角色“钱奎”并兼任艺术总监。按照合同,该剧共30集,时代春天公司支付李保田酬金每集10万元共300万元;该剧发行、播放、出版的任何一个版本的总集数如果超过30集,应得到李保田的书面认可,否则将按每集30万元向其支付酬金;如时代春天擅自报审、发行或播出,应向其支付违约金100万元。李保田称,他发现后期制作开始后,时代春天就开始实际“注水”,将该片由30集拉长至33集,在未经其审核及书面认可的情况下,单方决定送审版本,并最终以33集的长度在国内多家电视台播出并发行了该剧的VCD和DVD版本。李保田认为,时代春天该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此,起诉到法院要求判令被告给付超过30集部分(共3集)的酬金90万元并支付违约金100万元。

  什么叫“注水剧”

  “注水剧”这个概念显然跟“注水肉”有一定的渊源,意思应该就是指一部电视剧的内容空洞无物,情节拖沓冗长。但这仅仅是个概念,究竟什么样的电视剧才是“注水剧”?是否一部电视剧实际播出的集数超过了原剧本的长度就可以认为它就是“注水剧”?

  作为国内最大的影视剧制作机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宣传企划部主任佟女士解释说:电视剧开播时的集数与电视剧开拍时所确定的或者说与剧本原定的集数不符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有的时候是开播的集数比原定的压缩了,有的时候则是加长了。而所谓的“注水剧”,就主要是针对剧集加长这种情况而言的,但剧集加长不一定就是“注水剧”。

  佟女士告诉记者,在电视剧拍摄过程当中,一般导演在拍摄的时候都会把素材拍摄得尽量多一些,这样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就可以保证足够的片长。而在拍摄过程中,导演也会根据实际拍摄的某些情形,临时加戏或者减戏,这样就导致最后拍摄的素材可能跟剧本有一定的出入,但这种出入都会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导演在后期制作的时候,也会尽量根据原剧本的故事来进行剪辑,长度有一些变化也不一定就会影响全剧的质量水准。至于人们所理解的“注水剧”,应该就是指制片方为了能多创造利润,而不顾质量要求一味加长集数,这种情形并不多见。

  合理加长不算“注水”

  在现在的电视剧市场上,实际播出的集数与开拍时不符的情况有很多,这里面不乏一些颇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作品。如电视剧《沙家浜》在拍摄时演员透露拍摄的集数是26集,结果在播出时就变成了30集。像电视剧《林海雪原》,最初宣传的拍摄集数是20集,最后播出时更因为“注水”高达28集。《汉武大帝》、《乔家大院》拍摄时都定的是40集,但《乔家大院》播出时有45集,而《汉武大帝》更长达58集。去年央视全年收视冠军剧《京华烟云》播出时有44集,其实剧本也只有40集。这些优秀的影视剧作品表明,剧集的长度增加并不一定就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相反,一些必要的增加会令故事更加好看。在李保田状告《钦差大臣》制片方这起事件当中,制片方就这样辩称:“我们可以让李保田一集一集地看,让他找出来我们究竟在哪里注水了?”

  一位编剧认为,“注水剧”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概念错误,因为你如果了解影视剧的制作过程的话,就可以知道,如果制片方真的想“注水”的话,可以“注水”的环节有很多。例如,在剧本创作阶段就可以把“废话”说得更多一些,这样这部戏在拍摄过程中即便是完全按照剧本拍摄,我们是否就可以认为这部戏不是“注水剧”。这位编剧说,如果单看剧本,“琼瑶阿姨”的剧本里的人物对话会让人感到非常奇怪,这种对话放在别的剧里就可以看作是“磨磨唧唧,废话连篇”,可是在琼瑶剧的那种氛围里,很多观众看得仍旧是如痴如醉。

  《钦差大臣》的女主演之一王璐瑶说:“我当时和《钦差大臣》签的也是30集的合同,后来看到播出时平白多了3集。但因为我没像李老师那样把这些条款签在合同里,只好作罢。我知道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美丽的田野》,原本只是20集,可是后期制作竟然成了32集。主演程煜在其中有一场喂羊的戏,喂了10分钟导演都不喊停,急得程煜竟然自创了这样的台词:‘羊呀,你怎么还没吃完呢?’跟这部剧相比,《钦差大臣》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

  成本增加不得不“注水”

  尽管真正为了“注水”而“注水”的影视剧非常少见,但影视剧制作背后的成本问题确实是引发此种问题的根源。

  《康定情歌》制片人张湛认为,电视剧“注水”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电视剧长,销售额就高;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电视剧制作单位为了商业利益将电视剧人为拉长。另外播出单位考虑到电视剧若不到一定长度,就拉不到广告,逼得制片方加长电视剧,由此导致了电视剧质量的下降。

  在现在完全市场化的影视剧市场环境下,一部电视剧的利润就来源于该剧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的发行。假如说一部20集的电视剧每集可以卖到5万元,在一家电视台的销售额就可以达到100万元,而如果制片方把剧集人为地增加3集,那每家电视台又可以多卖15万元。有人说,如果这样无端地增加片长,那岂不是电视剧的质量下降?那这部剧每集的单价是不是也会相应地下降?实际的情形是,一部剧在销售之前,各家电视台的购片人员根据这部戏的题材、主创阵容等要素等,基本上可以确定这部戏的单价了,所以对于制片方而言,增加片长不会影响全剧质量的几集戏并不会影响每集的单价。

  而通过“注水”增加收入也是制片方的“无奈之举”。一位多年从事影视制作的制片人告诉记者,这几年影视制作的成本不断增加,尤其是演员的片酬是导致制作成本加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且不说一线演员每集戏能拿到十几万的片酬,就连一些演了一两部热播剧的二三线演员的片酬,在一部戏的播出前后片酬都有可能有成倍的增长。此外,还有剧组其他职员的费用、拍摄场景租金等费用的增长。一方面是制作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就是电视剧的销售价格却并没有跟着水涨船高,因为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各地30多家电视台所构成的买方市场令制片方不得不挖空心思增加销售收入,而“注水”就是其中一种。

  这位制片方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注水剧”只是这个影视剧市场问题中的冰山一角,真正要解决问题的话,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影视从业人员、市场竞争机制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完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