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蝶回来了,带着她心爱的琵琶,带着她的学生们,从遥远的欧洲来到天津,参加今日隆重开幕的中国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
演唱高峰时出国
如今的年轻人对张蝶这个名字可能很陌生,而如果让时光倒流20年,张蝶算得上津门一位大歌星。1986年,她以一曲《成吉思汗》声名鹊起,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希望杯”青年歌手大赛金奖和“中国十大歌星”称号,多次在海内外举办独唱独奏音乐会,出版个人专辑十辑,总发行量突破400万。
正当张蝶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做出了人生中一次重大选择———1990年随浩浩荡荡的“洋插队”大军到澳大利亚留学。1993年,本报记者出访澳洲,采访了正在当地歌厅演唱的张蝶;后来听说她举家移居荷兰,并在三年前开办了埃因霍温艺术学院张蝶琵琶艺术班。
机缘巧合成大事
现在,张蝶就坐在记者身边,一面呷着浓香可口的维也纳咖啡,一面用她颇富磁性的嗓音娓娓讲述起她在海外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的动人故事……
1995年春,张蝶与新婚不久的夫君一起,从澳洲远渡重洋,来到郁金香盛开的国度荷兰。
张蝶的老公是一位新加坡华人,在一家IT业跨国公司任高级管理人员。受公司委派,他到荷兰负责打理一家分公司,张蝶自然也就“夫唱妇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定居下来。
这座小城名叫若梦,张蝶笑言:“是个像梦境一样飘渺而美丽的地方。”若梦位于荷兰东南部一个海口地区,她住的房子四面临水,自然风光绮丽;唯一的缺憾是缺乏艺术圈的朋友,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孤独感。
2003年,终于有一个机会使她萌生了回家的念头———经一位北京朋友介绍,她欲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委会谋得一个职位。孰料,她带着两个儿子回国不久,“非典”就蔓延开来,只得重返荷兰躲避。
在此期间,张蝶两个儿子的入学成了问题:因为若梦没有中文学校;而有中文学校的城市,最近的是车程一小时的埃因霍温。于是,她又举家迁往埃因霍温。
也是机缘巧合,一天,她去一家茶楼喝茶,一上楼梯,遇到一位50多岁的华裔男子,胸前还缀着一个标牌:“埃因霍温中文学校校长”。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张蝶不禁眼前一亮,机灵地上前打招呼,做自我介绍。而老校长亦送她一张名片,上写:“相见是缘分,合作是互赏。”很快,两人一见如故,儿子上学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更巧的还在后头。
当时,张蝶作为境外中介,为协助国内几位学音乐的硕士生联系工作,到埃因霍温艺术学院找院长求援。临别时,院长问:“请问张蝶小姐,你是学什么的?”
“学中国民族音乐的。”张蝶答。
“声乐还是器乐?”
“器乐,一种很古老的中国乐器———琵琶。”
“琵琶好呀,很好听!”
“什么?您见过琵琶?”(要知道,对方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外呀!)
“见过,我还知道琵琶什么形状,是在DISCOVERY(探索频道)上看到的……请问张蝶小姐,你愿不愿意到我们学院来教琵琶?”
“什么?!”张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觉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
“愿意,当然愿意!”她用微微颤抖的声音,接受了这份仿佛从天而降的慷慨馈赠。
翌日,院长的电话就打来了:“张蝶小姐,什么时候我们开个琵琶班说明会?”
“唷,这么急呀?能否再等一等?”
“等什么?”
“我还没跟我先生商量呢!”
“好吧,应该尊重你先生的意见!”
先生的这一关过得出奇顺利。“那太好不过了,我早就说过,你的琵琶不能丢,唱的哪门子歌呀,餐馆里盘子碗劈啪乱响,我都替你难为情!”为进一步表示对妻子的支持和诚意,张蝶生日那天,他送给她一份厚礼———一套价值13000欧元的雅马哈高级音响。
琵琶班像个大家庭
就这样,“张蝶琵琶艺术班”在埃因霍温落户了。这可能是荷兰乃至欧洲大学中第一个教授琵琶的艺术培训班。
万事开头难。张蝶琵琶艺术班2004年9月11日(这个日子很好记)开学时,尚无立锥之地。她每次上课都需带着7名学生,抱着琵琶教材,拎着大包小包,哪间教室空着去哪间,“上蹿下跳”,犹如打游击,又像个野台班子。
还有语言障碍。7个学生中,除了她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是华人移民的子女,长期受海外文化熏陶,说不好汉语。因此,张蝶不仅要教琵琶,还要教中国文化,从语言、发音、用词到中国历史、地理小知识,可谓包罗万象。例如,她教唱一首电视剧《上海滩》插曲,便要告诉孩子们上海在哪儿,剧中男主演周润发是谁,如此等等,不厌其烦。她还买来《幼儿成语》,每次上课教一句,然后让他们回去练习造句,使之逐渐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按照荷兰的风俗,学生上课必须由家长接送,不论家住何方。而张蝶为了方便路途较远的孩子上课,宁肯自己做出牺牲,亲自开车接送。一旦她身体不适,便将困难转嫁给丈夫,由他代劳。她的琵琶班越来越像个大家庭:她为每个学生过生日,买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送小礼物;或随意找个理由就将学生和家长请到自己家中聚餐、开party,组织大家画画,表演小节目,用中国文化凝聚人心。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回馈,在她生病时,学生们打电话、送药、煲鸡汤,煮人参,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张蝶琵琶艺术班也吸引了土生土长的荷兰人。一天,一位名叫海德维的荷兰少女闯入张蝶的视野:她身材窈窕,金发碧眼,芳龄十八。她自从看了中国女子十二乐坊的DVD,便迷上了琵琶;获悉埃因霍温艺术学院有个张蝶琵琶班,便迫不及待,在父亲陪同下登门拜访。在张蝶那幢弥漫着浓郁中国情调的别墅中,父女俩当即决定报名参加琵琶艺术班。张蝶欣喜地发现:海德维不仅是块音乐的璞玉,同时兼有美术才能,而其数学成绩在整个埃因霍温名列前茅!按照她的条件,完全可以报考荷兰最好的阿姆斯特丹大学。但为了学习琵琶,她毅然放弃了去阿姆斯特丹的机会,报考了当地一所理工大学。现在,海德维成了琵琶班里最优秀、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之一。
“柳暗花明又一村”,张蝶的琵琶艺术班渐渐名闻遐迩。尽管她从不在媒体上做广告,报名者却纷至沓来。
开班第一年,她无立锥之地;开班第二年,她与别人合用一间教室;开班第三年,她有了自己独立使用的教室。
如今,她的学生已达28人,分为幼儿班、青少年班、成人班、老年班。学生中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62岁。
成功不忘家乡人
琵琶,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据说武则天十分喜欢这种乐器,钦定“琵琶”二字,以彰显其皇家气派。在张蝶看来,让这种古老而又深奥的东方乐器扎根海外,必须有理论上的说服力。目前,她正筹办一个琵琶理论研究班,力求通过对琵琶弹奏技巧,尤其是“轮指”奥妙的揭示,发现琵琶弹奏对少儿大脑发育的影响。
谈到成功的原因,张蝶念念不忘她在天津音乐学院就学时的恩师刘刚。刘刚曾动情地鼓励她:“张蝶,你在海外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都为你感到骄傲!”
张蝶念念不忘的还有她的父母。儿时,正是当演员的母亲逼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鹅毛大雪中围着一条棉被,坐在院子里弹奏琵琶,直冻得小脸通红,手指僵硬。尤其是当年因家境贫寒买不起琵琶,心灵手巧的父亲竟然用积攒了两年的劈柴,换回一块木料,一刀一铲地为她自制了一把琵琶!
多年海外漂泊、奋斗之后,张蝶终于悟到:没有家乡人民的哺育,没有这段刻骨铭心的教学经历,她便不会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获得深刻理解和感悟,也不会感到做一个中国人有多么荣耀与自豪。
“让琵琶艺术走向世界,让中华精神震撼全球!”这是张蝶的豪言壮语,也是她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