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看艺术?看技术?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5:26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李宏宇

  技术,只是背景?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2006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是一个有些可惜的展览———展品精彩却只有短短9天的展期,多少让人费解和扼腕。看过之后有一个直观的、武断的感想:对
读理工科的人来说,应该比读文科、读艺术的人得到更大的观展乐趣吧。

  “新媒体艺术”从字面上看是挺唬人,其实不难理解:当代艺术的核心是观念,无论“新媒体艺术”还是“旧媒体艺术”(如果可以这样称呼),观念并没有可以划分的类型;而所谓“新媒体”,不过是体现观念的手段,由电子、机械的技术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油彩画布、雕刻刀、摄影机或者人类行为。

  大卫·波希费尔德等3位美国艺术家的作品命名为《可持续》。七只玻璃缸摆作一圈,每个缸里半浸着一面铜锣,缸之间有水管相连,组成一个封闭的水交换系统。水是定量的,与地球现实一致;每个水缸都有自己的一套需水规律,在一个时间循环内随时变化———这只缸像一个高尔夫球场,春夏需水量大而秋冬较小,那一只则可能正好相反。水位传感器随时感应缸中的水量,如果高于此刻的需求,水泵就开动,把水抽到下家去;如果缺水,它只能等上家水多的时候抽过来,而电子信号控制的两只锣锤会敲起来“叫水”。按照“渴水”程度不同,有4种强度、密度渐进的锣声,同时,水缸底下的灯会把锣面振动制造的水波投射到天花板上去,观众从声音和光影,很直观地看到某一个缸的缺水程度。

  大卫·波希费尔德说这件作品的观念,直接来自他对自己居住的美国西部水资源危机的担忧。类似自动控制系统模型的这件作品,其“教育性”一目了然。不过作者说,这里的水是一个喻体,它可能代表地方或全球社会之间在自然、文化、智力等各种资源上的流通。这么一解释,作品的观念立刻“大”起来。

  至于作品背后复杂的机电技术系统,波希费尔德希望观众只是把它当作背景就好,不要盲目地推崇技术。这恐怕有些一厢情愿,“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只是拿来做烟花”,不是经常被自己人诟病么?

  中国艺术,不技术

  《可持续》仍然是一件只供观看的作品,更多“新媒体艺术”作品的重要特点是与观众互动,有时候几乎是一个人人可参与的游戏。

  加拿大艺术家林·休斯和西蒙·拉罗什就设计了一个“不怀好意”的游戏,名为《顽固的交互系统》。白色屏幕上投影着一个背对观众的女子,参与者需要握住一个硅胶做的手柄,手柄上的金属片可以测量皮肤的电阻。手心是否出汗、肌肉紧张还是放松,都左右着皮肤电阻值的变化——只有足够平心静气,银幕上的女子才会转过身来面对观众,甚至一步步走近;不过一旦参与者因为暂时的成功而兴奋起来,银幕上的她就会停在那儿不动。

  这是在教人“欲擒故纵”的手段,还是“色即是空”的道理?兴致勃勃的观众多半不在乎作者有什么深奥的意图,好玩就行——女人和孩子的积极性很高,半天没见一个男人尝试。

  相比之下,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显得技术含量不高。徐冰的《中谶》是他庞大的《烟草计划》的一部分,展柜里陈列着英美烟草公司早期在中国的销售统计、公司创始人詹姆斯·杜克资助高等教育的书信凭据、杜克大学资助徐冰实施这一艺术计划的支票等等,这些纸片之间连以红色的霓虹灯管。本身是意味深远的好作品,但看不出“新媒体”的意义,塞进这个展览,怎么也显得牵强。

  一次曙光,千年一盼

  承认本国当代艺术中的主流对科技相对无知,并非多么尴尬的事。毕竟有时候科技含量的高低不是决定性的,完全不“科技”的作品,偶尔也与“新媒体”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新媒体”中美国艺术家斯蒂文·西尔博格的《管道》:长方形空间,一端的墙上投射一幅160×120像素的黑白照片,像素逐行逐个出现,同时用电脑程序把每个像素的8位灰度值转译成3个8度音阶中的一个音,从一只扬声器播放出来。另一端有一支定向拾音话筒,接收到声音之后由同样的程序译回到像素灰度,同样投射在这边的墙上,完成图像的传输。现代人类对信号传输的传统渴求是高保真;这件作品却是对立极端:观众一旦进入空间,必定干扰信号的传输,人们甚至可以凑近话筒呜哩哇啦。作者说,这“既是破坏,又是创造”。

  相应的无科技含量作品,是798艺术区北京常青画廊“世纪之交的意大利青年艺术家”展览里毛里齐奥·卡特兰的《超我》。作者让父母和一些朋友各自写下对自己相貌的描述,然后把这些描述交给苏格兰场(伦敦警察厅)的一位专业刑侦画像师,但并不告诉他,这些描述说的都是同一个人。同样是信息的转译、接收、逆向转译,这里是由人的语言完成,而不是计算机语言。结果是一个人的40幅面部画像,确有相似处,又个个不同。

  但有时候,没有技术是真不行,比如爱尔兰人约翰·杰拉德的《千年曙光》。作品看上去简单极了:展台上只一台液晶显示屏,上边似乎是一幅画,沙滩上站着孤独的男人,望向海平面上正在升起的太阳。屏幕可以左右转动,画面也随之旋转展示出360度的全景———作者说这种手段是“使电脑游戏使用的3D技术成为一种新的雕塑媒介”。仔细看的话,海面上其实微微泛着波浪,所以这不是画,也不能算影片,“虚拟雕塑”还真是最恰当的名称。

  关键处在于,作品里的太阳确实是在缓缓升起的,从最开始到完全浮出海面,时间跨度被设定成1000年。《千年曙光》开始的时间是2005年9月20日,整1000年之后,日出完成,男人将转身离开,只剩下景物。这大胆的作品首先让人担忧不已:真能顺利而准确地存在1000年么?断电了怎么办?电脑硬件坏了怎么办?

  (P1174582)

  

看艺术?看技术?

  《可持续》的“教育性”一目了然李宏宇/摄

  

看艺术?看技术?

  《顽固的交互系统》“不怀好意”李宏宇/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