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10年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余画廊上海艺博会亚洲最大艺术品交易会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8:06 东方网-文汇报

  见证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历程的上海艺术博览会今年恰好10岁。十年来,来自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千余家画廊、艺术经纪机构的近十万件艺术品参加了历届艺博会,接待了近50万人次。上海艺术博览会大打“国际牌”,目前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品交易会。而即将举行的2006上海艺博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据悉,本届艺博会尽管11月中旬办展,但是展位在7月底就已告罄。而参展者中间,有50%是外国画廊和艺术机构。

  跨越式发展

  艺博会最早出现于1963年的德国科隆,上海与之相比,起步晚了三十多年。但上海艺术博览会在十年中之所以能以跨越式的速度发展,与艺博会坚持“高质量、高规格、高品位”的办展目标分不开。艺博会成立了艺委会,对报名参展的画廊品质、艺术家及作品逐一进行审核与筛选,通过资格审查的才能参展。艺博会把“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作为办展宗旨,一切都按市场化运作。

  艺术大卖场

  上海艺博会已被市民称之为“艺术大卖场”,每届艺博会的观众量一直保持在5万多人次。不少人说:“到这里来与大师亲密接触,感受一下艺术氛围;即使不买,也能感受到一些艺术灵气。”为了培育更多的艺术知音,提高市民的艺术修养水准,每届艺博会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举行讲座。去年,上海艺术博览会选择了“投资艺术品、打开

理财新天地”的主题,对艺术市场的走向、艺术品的鉴赏、国内外艺术品的审美差异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讲解,使观众购藏艺术品的意识明显增强。去年,不少画廊的油画被购买一空,法国、智利和我国台湾等画廊所携带的雕塑也纷纷成交。据不完全统计,场内成交约5200万元人民币。

  画廊孵化器

  上海艺术博览会还成为上海画廊业的“孵化器”。十年前,上海除了百年老店“朵云轩”外,画廊寥寥无几。上海艺博会一手抓办展,一手抓市场,将画廊置于艺术产业链中的前哨站和排头兵,让它们通过艺博会庞大的平台、广泛的交流和交易,激活艺术市场。经过十年努力,上海已拥有一千多家规模不等、经营范围宽泛的画廊,并在几条富有文化传统与底蕴的街区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格局。与此同时,画廊也“反哺”艺博会,成为艺博会的主体力量。展内展外相辅相成,对上海的艺术市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位成香饽

  如今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已经成了各方争抢的“香饽饽”,一摊(位)难求。据上海艺博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顾之骅说,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需求,本届艺博会进行了大幅度“扩容”,设置了不同规格的展位360个,但报名参展的机构竟然多达500多家,申请的展位数更是高达630个之多,展位争夺异常激烈。最终经艺委会专家层层审核和选拔,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摩纳哥、瑞士、

意大利、俄罗斯、希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家海内外画廊精英和优秀艺术家入选
最佳阵容
,海外画廊占据了半数。

  本报记者张立行

  伦勃朗·范·莱恩的铜版画《拉撒路的复活》(德国哈格曼艺价画廊)。

  

10年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余画廊上海艺博会亚洲最大艺术品交易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