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苏童:发现眼泪的力量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09:36 金羊网-新快报

  ■王英姿/文

  2005年4月,作家苏童被“重述神话”全球出版项目的发起者坎农格特出版社锁定为加盟作家。得知自己被定为加盟作家后,苏童对层出不穷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进行选择,总觉得有一个形象是他难以放下的,那就是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他说:“我清楚自己对于重写孟姜女的故事抱有最大的热情,因为我对这个女子‘哭’的姿态非常感兴趣。”“孟姜女是
百姓的天使,她从民间、从苦难出发,承担了救世主的角色,获得了最大的救赎。这个传说寄托了老百姓的爱恨情仇,使命之深远远超出我的想像。”他把这个女子,和她生命的传奇命名为《碧奴》。

  因为新书《碧奴》的宣传,苏童来到广州购书中心签名售书。几个月前,他的哥儿们余华曾到广州宣传新书《兄弟》(下)。在余华签名售书时,读者喊道:“余华老师你好帅哦!”余华大声回答:“我没苏童帅!”

  记者此次问起这位大帅哥作家:“你和余华到底谁更帅?”苏童说:“我没余华帅!呵呵,他帅!我认为他帅。”记者再问:“当有媒体就《兄弟》一书要你表态,你说:‘我不会说余华不好。’”苏童说:“我跟余华很哥儿们、很兄弟,即使我对某一部作品很不满意,我也决不会说一句不好,尤其对媒体,呵呵,我跟你说实话。我跟他都是职业作家,我们看问题跟普通人也不太一样,我跟他太相似了:同样的年龄、背景,同样被归入先锋作家。我比较同意莫言的话:‘余华的《兄弟》过五年再来评论它,恐怕会有更公正的结论。’”

  一:《碧奴》:之前,从来没有人描述过眼泪的力量。

  问:你觉得孟姜女对你的写作是一种枷锁,所以用“碧奴”感觉更舒服更有灵感,为什么觉得是枷锁?

  苏童:对,确实对我是一个枷锁,是一种心理暗示。要你孟姜女长孟姜女短的从头写到底,我感觉这个人物不是我的,但是这个人物是我的对我很重要,所以我要给孟姜女取一个名字。这个故事写到底大家都知道是拿孟姜女来说事儿,但是这个女主人公的名字,我希望有我自己心中的孟姜女,这个孟姜女就是碧奴。

  

苏童:发现眼泪的力量
问:书中对“哭倒长城”就用了很多的笔墨,希望凸显一位女性的心路历程,另外还有社会底层对皇权的抗争,你怎么去写社会底层对皇权的抗争?有新的视角吗?

  苏童:我去写这个底层对皇权的抗争,里头写到一个刺客,他是有抗争的行为,但是坏在一个孩子的手里(思索)……变成一个未完成的任务,但是这个任务孟姜女完成得非常好。这个很奇怪,但恰好也是我追求的精华。她的成功是用眼泪,恰好是最软弱的东西。我是在做一件“鸡蛋碰石头”的事情。(你把眼泪定义为最软弱的吧?)在人们的常识当中是的,眼泪总是被描述成软弱的,但是从来没有人描述过眼泪的力量,其实我是在试图发现眼泪的力量,试图在找一些证据。

  问:你清楚自己对于重写孟姜女的故事抱有最大的热情,因为你对这个女子“哭”的姿态非常感兴趣?

  苏童:对哭的姿态的描述,还有眼泪,甚至哭泣,把它设想成一个漫长的仪式,其实是我小说当中最大的构想。哭的姿态取决了孟姜女生命当中最重要的动作,对我来说也是最有价值的动作。

  问:你说:“我不满,所以才写女人。”你这部小说仍然写女性?是对什么不满吗?

  苏童:因为对过往作品女性形象塑造的不满,所以我写了一些关于女性的作品。(对什么不满呢?)对一些现有的,比如当代的经典作品当中关于女性的描写,经常从社会性的角度夸大了女性的弱势,或者说她受压迫的根源其实是蛮社会学的,社会其实是蛮简单的。而我的目的恰好是要把女性塑造成一个大写,可能大写是多么光辉多么伟大,但又不是这种方法,所以恐怕许多人觉得对女性描写的这种角度不喜欢,而我是要把它大写。

  问:你自己怎么评价这部《碧奴》?

  苏童:对于一个作家如何说自己的作品,现在这么一个商业社会,大家都很警惕,认为你一定是言不由衷的,但是我确实是真的很喜欢这个碧奴。我自己很喜欢。

  读者通常对小说会提出疑问:这个可以构成一部小说吗?从泪的禁忌到泪最狂放的结局,一般人觉得不能作为一部小说的动力,但我恰好把它作为了一部小说的动力,是关于泪的仪式的铺陈。

  问:看过这本书有一种感觉:如果不是写着你的名字,根本看不出来是你的作品,因为印象最深的是《红粉》。

  苏童:对,就算都是写女性,还是不太一样,叙述的方式不一样。(放了很多感情进去。)对,而且这个时候我不冷静,不像原来从刁钻的角度去考察她,因为我很爱这个人物,有时会把她写得执拗啊,笨啊,一根筋啊,其实都是因为我爱这个人。

  问:文学评论界和读者怎么评价?你有什么回应?

  苏童:反正有好有坏。(有没有像余华的《兄弟》受到激烈的攻击?)这个我倒没有听到过,但是也有好多读者说不喜欢。这很正常,这部作品跟我以前的作品比改变蛮大的,当然还有好多评论家和读者告诉我,他们非常非常喜欢,以后更多的人看过之后还会有新的评论。

  问:你说:最恐怖的事情来了,仅仅指的是要签名售书,还是和铺天盖地的外界反应打交道?听你在中大的演讲,完全不像在应付恐怖事件。

  苏童:对啊,我就是指这种很商业的事件,因为我不太习惯。以前我一直都躲,推推推,但是现在我觉得我也是多少年没写长篇了,出版社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配合他们是我必须做的。(你配合得很好啊,你总是说自己很拘谨。)我事实上是拘谨,我只是装不拘谨,我没办法,心里不停地在鼓励自己,不能怯场,得有出息,但是表现还是差强人意。

  二:死亡:有时候文学的主题真的要涉及哲学,死亡真的是哲学最终极的问题。

  问:你觉得自己和余华的写作像不像?你们的小说都不带作者个人情感色彩,都一样爱好描写死亡,比如“树下”一章:碧奴坐在树下等候死神。那么你心目中的死亡是怎样的?

  苏童:我跟余华的写作风格是最不像的,我们所关注的东西、选材上,真是太不一样了,“冷”的叙述姿态大概是唯一相同的,冷静和客观。但是在《碧奴》我有改变,余华在《兄弟》里面也有改变,比如他写文革,不投入感情也是不可能的;我写碧奴———完全因为感情是被民间塑造出来的人物,我要不投入感情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还得看写什么东西。

  关于死亡的描述,(很像《红粉》),这个时候又像了!有时候文学的主题真的要涉及哲学,死亡真的是哲学最终极的问题,写到人物生命状态的时候、写到命运的时候,死亡不可回避。我小说中涉及死亡的问题,倒不是我因为没法解决问题才让一个人物死去。有时你感觉到,作家在从事一种奇特的工作:你看着一种你自己制造出来的力量,把人物往死亡边缘推,如果你把它拉回来,那是虚伪的,索性让它成为小说当中的现实,所以我并不认为有多么的残酷、残忍。

  问:里面有没有宗教的痕迹?

  苏童:我觉得许多宗教的意味,跟你信什么教———穆斯林、基督是没有关系的,宗教的感觉涉及到作家,很多是得救、救赎(宗教对于死亡是非常乐观的。),对,是非常乐观的,所以我也不会刻意加大它的恐怖和阴森,这是一个生命的环节,最后一个环节,不应该如此恐惧。在我的自觉中,没有考虑通过死亡写宗教,死亡是自然出现的。

  问:你的很多小说描写在困境中挣扎地生其实比死亡更残酷?

  苏童:对,我很多小说会给人如此的感受,确实生比死要更难,生需要太多的东西去支撑。在所有的作品当中,所谓的“艰难时世”几乎是历史上所有人表达的重大主题。

  三:改编:对这个事件不感兴趣,对这个电影改编的稿费感兴趣。

  问:你的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很多。看见你说,“电影给我带来的影响力终将回到电影那里去,事实上它并不属于我。属于我的,是那些没记住电影而记得我作品的读者,普通的读者”。按我的感觉和理解,你不是100%认同那些改编,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和《米》?

  苏童:这个我不是特别愿意谈,我确实有喜欢和不喜欢,我特别不忍心去批评一个改编者。一般来说,他要改编,一定是非常喜欢你的作品,尽力去拍完了之后,你说不喜欢,对他的打击伤害特别大,真的非常非常巨大,我绝对不会去说:真的不喜欢某一部作品……(但是肯定是有你不喜欢的?)对、对。(占多数还是少数?)我还是基本上都喜欢。

  问:这部《碧奴》会被改编成电影吗?比如最后一章:她像一个飞来的黑色首饰,小小薄薄的一片,镶嵌在断肠岩的峨冠上。拍出来不是很好看吗?

  苏童:很多人认为这部小说可改编性很强,我倒没觉得。这个眼泪怎么去表现?碧奴这个人物形象其实是被眼泪所覆盖的,如果真的要喜欢这部小说,恐怕不会喜欢碧奴这个人物形象,只是会对眼泪感兴趣,但是眼泪这个……怎么弄啊?所以我就没有想过这个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前景,对这个事件不感兴趣,但我对这个电影改编的稿费是感兴趣的。

  问:你以前写的《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时很年轻,怎么会热衷于描写那个时代的妇女?那个时代的妇女很有代表性还是……

  苏童:我写那一组的时候确实很年轻,从1989年开始,写到最后一篇《另一种妇女生活》,写前面三篇都是自觉的:《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这三篇。写《妻妾成群》我才27岁,一开始的动机,真不是为了写女性,我是为了写一个老故事。之前我作品的面目很先锋,所谓的评论家都认为我是一个先锋作家,像《1934年的逃亡》,但是我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说一个非常传统的老故事,用非常传统的笔法,写现实的、白描的、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关系的,所以我选择了一夫多妻的老传统家庭说故事。写完了以后意犹未尽,觉得这是一个天地,这个工作还没做完,所以又写《红粉》和《妇女生活》。

  问:这四部之中你最喜欢哪一部?

  苏童:《妻妾成群》和《红粉》是并列的,其次喜欢《另一种妇女生活》,《妇女生活》排在第四。《红粉》很多作家也喜欢,比如叶兆言也很喜欢。

  (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