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无间道风云》算美国电影吗?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9:45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小猫

  在文化领域,有一个始终在争论的问题就是:美国文化是不是美国人自己的?我们都知道,美国人的人种构成是多样的,同样,他们的文化构成也是复杂的。当我们使用“美国文化”这一概念时,显然已经将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作为前提接受下来了。对此达成共识后,我们就可以来探讨香港的《无间道》和美国的《无间道风云》的关系问题了。

  《无间道风云》的故事框架、主要角色、关键桥段都借自港版《无间道》,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这跟我们说许许多多华裔的美国公民原本来自中国有多大区别呢?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界定、如何看待“美国公民”和“美国电影”这类概念。

  举例来说,我们从没曾、也不可能怀疑改编自《哈姆雷特》的《夜宴》是中国影片。同样地,马丁·斯科塞斯的《无间道风云》也一定算是美国电影。现在的问题其实集中在,这样的“美国电影”的存在,有意义吗?

  假如这样的改造、照搬没有意义,那么黑泽明改编自《麦克白》的《蜘蛛巢城》、冯小刚的《夜宴》也就没有意义了。我们在判断有意义与否的时候,不能单纯从艺术成就上着眼,而要看这种改编挪用有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在当代世界,没有哪个文化有机体可以是孤立的。其实,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文化也不是孤立的,唐代的中国与东西方多个文明进行过接触,并从异种文明中吸取了相当多的成果。再看看日本,学者加藤周一曾经发表过重要的观点,他的文章题目就叫《日本的杂种文化》,在他看来,“杂种文化”这一看似贬低的提法非但不是侮辱,反而体现了日本文化的活力所在。在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来自中国、荷兰、美国等国家的文明都曾发挥过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借助了这些力量,日本文化才成就了自己。

  《无间道风云》借用了香港的文化成果,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特色注入其中。这是一个自我丰富、自我开拓的好例子。比较起来,我们反而觉得一部分香港观众的态度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允许别人将自己的文化成果拿去加以改造,这才是勇气与襟怀的体现。不但允许别人拿去,我们自己也要拿来,这才是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的精义所在。

  

《无间道风云》算美国电影吗?

  上图:凭什么抢我的角色?有钱!(设计对白)

  (晓健/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