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不可重复的
作者:叶廷芳
用巨大的财力、物力和土地去重复前人的东西,我不同意这种做法。
异地重建圆明园,除了出于对古建筑复原的好奇心,很难找到其他理由。我觉得这不是一种再创造,而是一个民族创造思维衰微的表现!
以工艺而论,圆明园动用了当时的举国之力和皇家权威,集中了中华民族好几代能工巧匠,他们呕心沥血、精心琢磨,历时150年才营造出这一建筑瑰宝。这么长的时间里所包含的建筑质量和艺术含量,我们在重建时考虑过没有?领悟了没有?别的方面也许现代技术能够克隆得出来,可是这段时间能够克隆吗?19世纪以前,中国只有木结构建筑,整个民族的建筑智慧都集中并消耗在这上面了,所以才能产生出众多杰出的能工巧匠。自近代以来,建筑学的理论大为丰富了,建筑材料也更多、更先进了,建筑风格也更多样了,人们的建筑智慧都往贝聿铭先生那个方向集中和倾注。当年建造圆明园的能工巧匠们的手艺,个别的也许还有,但成批的已经没有了,更不要说整个工艺体系!还有,当年使用的一些建筑材料,比如朱漆中的某种成分现在也失传了!因此,我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随着这种风尚的流逝,那个时代特定的美的能量也已经消耗殆尽。因此我还说:美是不可重复的!
再说,如果今天复建了圆明园,那么大明宫呢?未央宫呢?阿房宫呢?
我认为,建筑,无论是大型的公共性建筑,还是普通的住宅建筑,首先都是从功能需要出发的,而不是从审美出发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爱美的,他首建的凡尔赛宫也确实是华美的,但他要的首先是一座宫殿,而不是审美。当然,在功能满足的同时,凡尔赛宫在审美层面上也具有艺术价值极高的原创性。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一遍又一遍进出故宫、颐和园和凡尔赛宫,而不感到厌倦。我们在其中除了感受到她们身上厚重的历史以外,还能享受到那种原创的美。但复制的圆明园能收到这种效果吗?人们进去过一次以后还会再进去吗?我想不会的,因为这种仿制品的用途单一,就像一次性日用品一样。君不见,全国一度大量出现的这类“辉煌”的人造景观正一个个经历着迅速败落的命运吗?
继承传统不在于重复前人的形式和风格,而是他们的创造精神。一个民族最可贵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既然我们对建筑有那么大的爱好,又有那么多的财力物力,何不用来多培养几个贝聿铭,让他们用现代建筑学的原理和建筑材料,按照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多建造一些能标志我们这个时代智慧高度的民族建筑呢?
如果我们把有限的资源大量用在复古上,我们国家还能快速、持续地发展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人类遗产”迄今有七百多件,其中有许多都是建筑废墟,至今也没见过哪个国家对这类遗产进行“复建”!(宫苏艺)
听听圆明园游人的意见
笔者于10月14日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正门随机采访了几位游人: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苏镇:在异地重建圆明园,如果国家有资金和能力的话,我认为可以考虑。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王瑶:我赞成重建,圆明园被称作“万园之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典范,如果原样重建一个,肯定能吸引大量游客,使游人感叹于中国古代精湛的建筑艺术,还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上海某IT公司职员小朱:我不同意异地重建,国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明确定义圆明园是遗址公园,这么定义肯定有它的道理。(吴国治)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