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服饰文化展在沪开幕 千年华服做出“锦绣文章”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09:01 解放日报

  

中国服饰文化展在沪开幕千年华服做出“锦绣文章”
市民在服饰文化展现场观摩弹绣。 ·本报记者 金定根 摄·作为2006年上海时装周首个活动,展示中国千年华服霓裳的“锦绣文章 华服霓裳———中国服饰文化展”昨天在上海世贸商城开幕。展出的60件(套)中国历代服饰出土实物、复制品和数十套传世首饰、佩饰、鞋履以及大型服饰的展示图照,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

  “锦绣文章”这四个字来源于传统服饰经典著作《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
样》一书。这本由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高春明在长达30年的积累和研究基础上编写而成的鸿篇巨著,汇集了中国数千年经典服饰文化。

  “锦绣文章 华服霓裳———中国服饰文化展”运用实物和图片的形式,集中展示了高春明的研究成果。展览内容跨越中国数个朝代,其中不少展品首次展出。在文物中,服饰是最“娇贵”的,大多数服饰在墓中成了液体或粘成土块状,完整的出土服饰甚为稀罕。因此,留存在世的古代服饰实物很少,文献记载也少见。此次展出的战国至清代服饰十数件古代服装中,明代大袖织锦龙袍等均为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还有不少虽是复制品,但依然十分珍贵。其中一件明代皇后百子服,在出土时已经碳化成残片。后来参考了考古文献,按原貌进行复制,由八位刺绣工艺师用了八年时间完成,光服装上的百子形象,就用了27种针法。还有明皇帝织金锦龙袍,原物出土于北京定陵时已残破。复制这件衣服最大的难点在于它不是刺绣出来的,而是一针一针编织而成。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按照原来的织法和材料,要求所有的纹样都一针一针清晰的编织出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被称为“梭机上的绘画”。为了配合展览,主办方还邀请江宁织 造府的传人运用大型花楼机现场织造龙袍,江南地区技艺精湛的绣娘也将展示高超的刺绣和缂丝技术,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领略到中国服饰文化数千年来的发展轨迹。

  据悉,“锦绣文章 华服霓裳———中国服饰文化展”活动还将举行全球巡展,上海是首站,在宣传传统织物纹样的基础上,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服饰艺术特色,充分表达当代背景下的中国新古典主义华服文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