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肖执缨实习生赖莹莹
“为什么不剪头发?”
“为什么喜欢下厨?”
“能不能在‘剪头发’和‘卖不出去的专辑’间作个选择”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金鹰节也安排了众明星“面对面”的访问,说是“面对面”,实际上却是主办电视台的一个栏目。该台的主持人轮番上台“面对面”采访明星,其他记者就只能坐在台下看———只有到了结束时的“提问”环节,台下媒体才能问上几个问题。
采访刘欢的是个女主持人,尽管操着北方口音,但提问始终充斥着香港“无厘头”风格———不是问头发,就是问做饭。还有一些问题干脆就可以做论文的题目。
主持人首先说了一个“历史很悠久的词”———《少年壮志不言愁》,说这是刘欢“首次靠着这首歌傲立歌坛”。刘欢纠正了这个常识性的错误:“其实我录的第一首电视剧歌曲是《雪城》,只是在推出时遇到《便衣警察》在播放,才给人这种错觉。”
主持人又说,我们经常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听到你的歌,你有这么多作品,觉得哪首歌自己最满意?刘欢很干脆地回答:“我并不是经常上春节晚会,我的作品也不多。至于最满意的歌,我觉得是下一首吧,听起来是套话,但却是真心话。”
问完客套问题,主持人开始对刘欢的马尾巴发型纠缠不清。先问:“您为什么一直留着这样的长发?”刘欢再次纠正道:“我并没有一直留着长发……应该是1994、1995年时留的吧。以前试过许多造型、许多著名的造型师,有段时间一直忙于演出,没时间剪头发,就这么偶然的机会发现长发挺好的。现在我一年剪一次,一梳一扎就完事了。”
主持人继续发扬“无厘头”风格,问:“如果你要在‘剪头发’和‘卖不出去的专辑’之间作个选择的话,你会选哪样?”刘欢立即答道:“‘剪头发’这事我自己可以把握,专辑卖不卖得出去———这事儿好像不是我能把握的吧?!”
纠缠完头发,主持人开始纠缠做饭的事。问刘欢是不是厨艺很好,为什么喜欢下厨,朋友们怎么评价他的厨艺等等。刘欢答道:“喜欢做菜的人首先要喜欢吃。其实做菜就像编曲,怎么搭配是很讲究的事……朋友们好像还没机会评价我的厨艺吧。一般我们一家三口人都在家吃饭时,才是我下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