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荣宝斋和它的独门绝技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13:29 北京晚报

  

荣宝斋和它的独门绝技

  

荣宝斋和它的独门绝技

  荣宝斋近期在自己店内举办了从设立“帖套作”机构一百年和“木版水印技术”历史发展的纪念展览。这样一个本来让中国人引以自豪的独门绝技,看了以后却总是在兴奋之
中纠缠着一种酸涩,尤其听荣宝人那么谦虚地向人们介绍着本来十分伟大成就的时候。

  其实,百年传承的“木版水印技艺”以其代代相传、发展的成果,在今天诸多历史失真的困惑中,荣宝斋的这一绝技走过的历史,可谓是有板有眼,一步一个脚印,而且和这项绝技相生相伴的一切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说,这是一段没有失真、而又有根有据的辉煌历史。

  据文字记载,1896年荣宝斋就在琉璃厂设立了“荣宝斋帖套作”,他们继承了传统的印刷技术,组织刻印人员自刻、自印诗笺信笺,装帧加工帖套。正是这个印制作坊,为荣宝斋摘取水印复制的王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诞生了荣宝雕版印制的第一代先贤,时至今日已经发展到了第六代传人。二十世纪中叶,以木版水印技艺复制古今名人书画原作,已经成为荣宝斋独树一帜的产业。其间,《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妇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大型作品的成功复制,不容置疑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它不仅使传统雕版印刷术在材料、工艺和尺幅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突破,而且开拓了木版水印的全新里程。近二十年来,荣宝斋还完成了《论语百家书》、《孙子兵法百家书》、吴冠中《所见所思入画图册》、范曾《十二生肖册》等大量巨制工程,受到国际上的瞩目。然而,改革以来在给人们带来巨大创造动力的同时,又附加给人们一种喜新厌旧的思维定律,就是总认为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存在于新的创造中,从而忽视了我们民族本来创造的美好,表现出一种司空见惯的麻木。近二十多年来,我们一方面对已有文化积淀的珍宝置之不理,甚至破坏之也不眨眼睛。而同时又在文化寻根和弘扬

传统文化的口号下,斥巨资兴建各种名目巧立的新文物和场所。似乎历史流传下来的,无论多么久远,多么珍贵,都和自己的政绩无关,热衷于的只有“新旧”。他们可以用很严肃、很深刻的理由来用新建文物代替所谓保护,结果是制作粗糙和文化苍白的堆积,让人们感觉到一种无聊的深刻。

  有人说了,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现在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也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标牌。是的,国家以此文化遗产的认定进行保护,反映了我们一些官员的眼光和责任。尽管是迟到的荣誉,毕竟还是荣誉。作为木版水印的复制品,由于它独特的工艺,再造了酷似原作,以假乱真的神奇效果,常使我们被仿制的画家本人仅凭视觉也是无法辨别哪是亲作哪是复制。这里,一个多年以来被忽视的客观事实就摆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作品,木版水印制品在人们视觉美感的获得中,同原作相比并没有任何差别,其艺术审美效果和现代环境要求也没有区别。另外,水印所选择的定量复制作品,都是名家平生的代表作。这种把优秀艺术家优秀作品的完美制作,其在大众中广泛传播的影响力,已属古今绝唱。

  我敢说,水印制品和原作那可能些微的差别,丝毫不会影响一件艺术品的感染力。那么,如果不是拥有巨额财富,也没有为获得更多财富的投资可能,我们不妨把眼光投向木版水印这个美丽的风景线,它带给人们的审美、文化和感悟一点都不会少。我还想说,不要以为陈列一件复制品就降低了什么,如果放下虚荣的架子,在这个没有利益压力走入的净土,你就会获得更加轻松的艺术享受。刘建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