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胡军:想做个“三无”校长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6:08 南方周末

  最追慕的校长是蔡元培最推崇蔡元培“无智、无能、无为”的境界

  胡军:想做个“三无”校长

  □本报记者万静

  “暨大既是小‘联合国’,又是‘孔子学院’。”今年适逢暨南大学建校100周年,在校长胡军眼里,未来的暨大将更加多元开放。

  “联合国”不仅是指如今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侨生和港澳台生,而且还是一种自由的、和而不同的校风———77个国家的学生,足够交换彼此的独特经验。

  “孔子学院”,则是以向海外传播中华文明为主要办学宗旨,正如百年前学校的创办人两江总督端方所说,“宏教泽而系侨情”。现在几乎所有海外中小学华文教材,都由暨大编纂。在这里兼容并包,因材施教,甚至侨生可以以通识课来代替内地学生的思想政治课。

  2006年初,49岁的胡军接替掌校11年的院士校长刘人怀,出任百年暨大的第15位校长。为人低调的胡军说,他有两个没想到:从读大学时的最初志愿是当一个浪漫的“地质学家”,到成为暨大首届“十佳授课教师”、37岁当上教授,深深地热爱上教师这个职业;更没想到从研究生毕业到系主任,再到学院院长、副校长,直至校长,一路走来,已在暨大待了24年。

  24年里,胡军曾游学多国,在英国、德国、美国、

澳大利亚等国家,详细考察其高校办学情况。他十分推崇国外的大学制度和大学理念,津津乐道于其管理和服务的职业化,主张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增加服务性。

  他十分追慕同样深受德国影响的蔡元培,钦佩他把德国洪堡大学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学术研究、学术自由理念,移植到了北大。

  11月12日,压力和动力并承的胡军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蔡元培提出的“无智,无能,无为”是自己的座右铭。胡军认为,百年学府不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更是一个质量问题,办学的质量、学术的质量、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这些才是百年的分量所在和未来所重。

  不要指望学生对你感激

  记者:你为什么想当“三无校长”?

  胡军:“无智,无能,无为”这六个字给我印象很深,大学不是企业,也不是政府,更不是军队,它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创造空间,尊重学术自由,尊重人才,把最好的老师和学生吸引到学校来,让大家愉快地学习,愉快地创造。

  “无智”,是说不要用你的想法去代替别人的想法,大学是一个学术自由的地方,应该让不同的学派都发挥作用,有一席之地;“无能”,是说能而不举,不要觉得你比谁都行,不能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一校之长;“无为”,是说无为而无不为,校长主要抓校长的事。

  记者:什么是“校长的事”?

  胡军:以人为本。

  一个是以老师为本,要发挥大学教授、学者的治学治教作用,这个非常重要;第二,要以学生为本,我们现在对学生是“管理”,不是“服务”。管理很多,不许晚上出去,校门几点就关……只看到众多的条例,看不到服务。国外著名的大学,给大学生提供的是真正的服务,有什么困难都有机构帮你解决。学习成绩不好有专门的辅导机构辅导,帮你分析为什么这门课没能通过;你去找工作,会有老师告诉你该穿什么服装去,还会帮你分析公司的内部情况。

  我在海外的时候,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服务”。他们的教师能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你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有任何不方便。都说外国人情味淡漠,但这是他们的工作,可能他们内心是冷漠的,但服务至少是很职业、很到位的。

  这种服务是一个职业要求,不要指望学生对你感激。

  记者:办大学要向服务业学习?

  胡军:北大张维迎教授有句话我非常欣赏,他认为,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像企业,学生既是产品,又是顾客。

  学生作为产品,必须按照你的“生产规格”,必须遵守你的规章制度,按照质量的标准生产出来;但是学生又是顾客,你要给他提供最好的服务。两者怎么能够达到平衡,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张维迎的这种比喻有一定道理,我觉得这可以作为治校的一种理念,今后需要更强调对教师的服务,对学生的服务。

  现在暨大的心理辅导已经开始起作用了,就业指导中心也成立了,我觉得缺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记者:你怎么检验“学生”这种产品是否合格?

  胡军:大学里真正要学的是基干性知识,更要培养创造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在国外,即使是考试也要有科学依据。

  在德国出考题,考题一定经过

心理测试,通过验证,证明这套试题是科学的。客观上确实只有70%的人的智力水平能够通过测试。相比之下,我们的考试就比较随意,科学依据不足,我们对教育规律本身的研究也比较落后。现在的状况是,招到学生,上课,教完。中国历史5000年,死记硬背也能教完,有多少用途?教育过程是把潜能开发出来,合格的学生应该能开发自我潜能,富有创造力。

  记者:有人把找钱和找人作为评价校长业绩的两项标准,你同意吗?

  胡军:我比较同意。

  做校长最重要的是找人,把最好的老师聘请到学校来,把最好的学生吸引到学校来。暨大历史为什么辉煌,就是因为它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批名师和优秀人才。现在评价一个大学,就是看它有没有人才,有没有大师级的人物。现在的大学要发展,没钱肯定不行。没有雄厚的财力,你怎么给人才提供必要条件?一个大学校长能够把这两点做好,就应该比较成功了。

  记者:这不会导致学校开始争博士点,比大楼,比大师吗?

  胡军:我的观点不是比大楼,而是比大师。

  现在大家还有点急功近利,评价大学一定看经费多少。

  要是重点学科比别人少,我当校长也确实觉得没面子。从我内心讲,大学不应该是这样的,它应该是踏踏实实做学问,自自由由搞创造。我心里也很矛盾,在这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或者在目前教育体制或者社会风气下,很难做原来那种校长。

  高校现在走进了这样一个怪圈。我想每个校长都明白,做学问不能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平常心,真的很难,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和看不见的手推着自己在走。是社会目前对大学的评价机制和标准,造成了这种怪现象。

  记者:你曾说过,某个教师不合格,你想让他走掉,但因为人情关系,他走不了,这样的怪圈又是什么造成的?

  胡军:现在全国都在强调和谐,这是一个主旋律,学校当然也需要安定。如果现在让一个老师走,会带来很多麻烦,麻烦的成本挺高,还不如就养起来算了。

  国外的校长为什么好当?因为它是一种契约关系。你来应聘,签三年合同,到了第二年半,如果我没有找你谈话,你就会觉得这个老板肯定不想用我,会在半年内找另外一个工作;两年半,系主任、院长找你谈话,肯定是想留你,这时候你也愿意继续工作,大家就再签新的合同。这种人员流动是很自然的,当然流动也会有问题,比如没有共同的价值目标,没有归属感,没有像母校这种东西。但是它的流动,能让不同的学科交叉,不同的知识碰撞,它实际上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这样管理大学真的简单得多,像我们现在要引进一个人,要考虑很多环节,比如太太要安排好,小孩要读名校,住房要解决……一个环节不解决就来不了,但在国外,大学校长绝不会干这些事,大家完全是谈判,至于你的太太,那是你自己的事。

  记者:这是传统道德在阻碍大学发展?

  胡军:不是传统阻碍发展,而是传统没有继承好。

  中国

传统文化里,有很多比较有益的成分,比如讲诚信。其实契约的基础就是诚信,像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也就是那套东西。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可以作为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市场经济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我们的体系是不完整的,有形的部分走得很快,走得很像模像样,但是伦理基础走得不像样。

  给老师擦黑板是个光荣

  记者:1984年,暨大尊师促进会北上行动,直接促成了“教师节”的设立。这让我想到暨大校训“忠信笃敬”的“敬”,尊师重教是暨大的一个传统,是否跟“侨校”这个特质有关系?

  胡军:这确实是暨大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海外和港澳台学生确实有一些新的观念,一些新的思想,暨大的学生的确是非常活跃的,热心各种社会活动,跟国内的学生不一样。像来自港澳台的学生,受儒家文化尊师重教影响特别大,他们对老师的尊重是不一样的。台湾学生你看得出是发自内心地尊敬,只要你给他上过课,你就是他的老师。老师来上课,一进教室全体起立,一下课马上有人去擦黑板,能给老师擦黑板是一个光荣。内地也尊重老师,但他们不会把给老师擦黑板当成光荣,“文化大革命”把传统的东西“破”得太多。

  记者:“侨”这个概念,是怎么影响暨大的?

  胡军:当初创办暨大,是为了解决侨生就学机会问题,所谓“宏教泽而系侨情”,他们在海外受欺辱受欺压,没有就学机会,祖国给它办这个学校,就是给他们机会。时代变了,他们要的不是机会,而是高质量的教育,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变。

  侨生也不再是暨大的专利,别的学校也在招侨生。教师中“海归”也不是很多了,原来广东老师比较多,后来年轻一代的广东老师都去政府、企业,更多的来自内地,尤其是北方。在这种大背景下,我觉得暨大更应该多考虑教学质量和共同的教育规律。

  记者:现在暨大的特色是什么?怎样能让人报考暨大,而不是其他学校?

  胡军:暨大“侨”的特色肯定还是有,目前我们有1.2万多来自港澳台和海外的学生。

  长期以来,暨大的品牌效应在海外影响很大,侨生都知道暨大。我们独特的办学方法,是比较适应海外同学需求的;还有地理环境,包括气候、饮食、语言,都跟侨生的习惯比较贴近。侨生很现实,去北大天寒地冻,未必愿意。当时决定在广州复办,靠着港澳,也是有它的道理。

  另外他读其他学校,比如他读北大,读中大,他成了“少数民族”,只是少数人,来到暨南大学,他感到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专门为他设置,他的原有生活在这里是一种常态。

  1936年暨大开设了海外侨民师资班,专门发展海外的师资,学校去年开办的海外华人教育系,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向海外培养这方面人才的本科专业。我们还是国家汉办的基地,这个是暨大独特的。海外,特别是东南亚这块,有很多华人企业和华文学校,他们的人才与师资很缺乏,在暨大学成以后,一是容易就业,二是能够学很多东西。

  我们的中文教材也是很独特的,北美地区华人中小学华人教育教材都是暨大编的,这些教材发行了200万册。

  记者:暨大还有一个特色,重视人文、重视商科,对技术方面不会太投入,这也将延续下去吗?

  胡军:不会,这个我要强调,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在凡是能够做起来的,我一样做,包括理工医的。我希望暨大是综合性大学,1949年,侨生都跑光了,你是不是不用办大学了?所以你要坚持暨大的特色,一定是高质量的大学,一定是综合性的大学,因为你最后不是一个名牌大学,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大学,肯定办不下去。我会突出学科特色,在教育上突出我的特色,质量提高带来名气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记者:今年8月你主持“百年校庆———寻根之旅”,去了南京、上海、建阳,看了当年暨大的旧址,寻到了什么根?

  胡军:“寻根之旅”是老校长在位时候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这次去是想把支离破碎的历史穿起来。我们见到很多老校友,他们是我们的长辈,看到我们去非常高兴,有些甚至激动地哭了。有一个厦门老校友,亲自去挑校庆的贺礼,他腿脚不方便,是搭车去的,一定要在我们走之前送给我。老华侨们的爱国、爱校精神是非常感人的,这么多年了,他们都是自己主动筹钱建纪念碑。听他们讲当年的故事,可以勾勒出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百年老校图画。

  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没有一所高校像暨大这样经历三落三起,民族命运和学校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最深的感觉就是,这么一个学校太不容易了。作为暨大一员,你有一种责任感和压力。回看暨大历史,名师云集,可以说现在暨大的名师不如当年,这么一个大学今后要发展,要靠有名的大师,优秀的师资队伍,怎么能更进一步发展,对我来说压力比较大,任务很重。  (P1188542)

  

胡军:想做个“三无”校长
  胡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