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播出,万人空巷。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几乎都能记住钻山豹、榜爷、四丫头、东北虎几个活生生的形象。20年来,《乌龙山剿匪记》剧组从未“解散”,创造了每年大年初三都聚会,从来未失约过的奇迹。2006年10月30日,剧组40多名成员将聚会地点定在金鹰节闭幕晚会舞台,和电视观众共同回忆起20年来的一幕一幕。一个普通的电视剧组如何能20年友谊不变?本报采访了部分主创,希望在讲述一个电视剧诞生前后的同时,告诉读者这个剧组仍未“解散”的原因。
20年前《乌龙山剿匪记》剧组惟一的一张合影。20年后再次聚在一起,剧组中有4个人去世了 制图/裴旋
A《剿匪》诞生史
今年的“剿匪”聚会改在“金鹰节”。
20年后的“四丫头”和“榜爷”。
1 从“遵命文学”开始
1985年时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的梅幼先,从参加新四军开始一直是部队宣传工作尖兵,1949年9月曾随解放军47军前往湘西剿匪,从事宣传工作的敏感,让他觉得解放军剿匪较为曲折,而且湘西的外景对于观众来讲也较有吸引力,加上属于湖南本地故事,梅老先生决定将它拍成电视剧,在那个年代大型电视剧拍摄刚刚兴起。
湖南广播艺术团的专职编剧水运宪,领到了创作剧本的任务。现任湖南作协副主席的水运宪一直认为,《乌龙山剿匪记》是自己创作史上最好的剧本之一,虽然一开始“剧本属于上级交待的任务,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遵命文学’”,不过也就是这部“遵命”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本,为电视剧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石。回忆起这部作品的诞生过程,水运宪称这是多重阻力下的结果,1985年正处在思想解放的年代,写作剿匪这样的“革命历史题材”并不被人看好,连他深入湘西采风时,地方政府都没有全力配合,或许那时候人们看了太多“样板”的革命历史题材,感到有一些厌烦。7个月的采访中,水运宪接触了100多名土匪后代,几十名参与过剿匪的解放军战士,他发现这中间还是有很多故事可讲,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一直被人“唾弃”的土匪其实也是有血有肉的。
2 找来几个“土匪”
1986年3月,现任湖南光前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张光前开始了筹拍工作,作为制片主任的他首先想到找湖南广播电视艺术团的演员,包括扮演战士刘喜的岳跃利等演员就来自该团,而几位重要演员则是导演宋昭从北京找来,他们中间就有“钻山豹”申军谊、“榜爷”周琦、东北虎“陈家陡”、“四丫头”陈玛雅、小石头“侯华”等。
申军谊当年接拍《乌龙山剿匪记》时已经29岁了,上世纪80年代,演员都不太愿意演电视剧,电影在他们眼中才是真正的艺术,申军谊本人也是某电影剧组未答应他出演主角后,才加盟《乌龙山剿匪记》的,不过正是这一次屈尊不仅让他获得金鹰奖最佳男配角,也让他在那之后成为上片率最高的男演员。20年过去了,申军谊还对钻山豹这个角色津津乐道,“那时候大家可能没见过这么帅的土匪。”陈玛雅是几位主要演员中最后进组的,《乌龙山剿匪记》1986年5月开往湘西体验生活时,导演宋昭还没想好主角四丫头的人选,在旁人提醒后宋昭想到了曾经合作过的她,接到导演电话后,陈玛雅有些犹豫,一个是电视剧的长度,20集在当年实在是太长了,她也怕女特务要有一些接受不了的镜头,最后对于老朋友宋昭的信任连剧本看都没看就答应了出演“四丫头”。
和有些电视剧拍摄追求速度不同,《乌龙山剿匪记》来到湘西后,按要求要进行一个月的生活体验。由于大部分演员都来自大城市北京,身材都比较富态、皮肤较白,这和当年土匪、解放军又瘦又黑形象不符。因此建组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晒黑,那时候经常是20多个人在大太阳下围着象棋台———下象棋并不是重点,所有男演员打着赤膊,女演员穿着背心,站在炎炎夏日下,并且淋着一旁的自来水,这样黑得比较快。张光前到现在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天晚上暴雨大作。半夜起来上洗手间的张光前突然发现楼顶上有人影闪动,紧张的他轻声喝道“谁?”,“是我,陈家陡”,“你在这里干什么?”,“我听说晚上淋雨最可以让皮肤变黑了,比白天晒还管用”……
3 全部变成“植物人”
1986年6月下旬,《乌龙山剿匪记》在湖南凤凰县开机,由于一直受到一些方面的质疑,并没有举办开机仪式,剧组全体人员的合照也只有惟一的一张。但是剧组人员仍然一门心思地扎在戏里,在当时自然环境恶劣的湘西一拍就是7个月。
当年在拍摄地湘西还相当落后,凤凰、永顺都是全国出了名的贫困县,剧组休息的地方水龙头里还经常能流出小虾来,于是演东北虎的陈家陡只好自带漂白水。有一次扮演小石头的侯华买了条黄毛巾,但由于自来水里经常生锈,加上毛巾质量太差脱色,于是洗完之后脸上都黄成一片。一开始侯华自己都没意识到,但一个星期脸上都是黄的,让剧组人员以为他得了肝炎,赶到当地医院检查才虚惊一场。
湘西的夏天很快就过去,到了9月份山区温差变得特别大,为了避开寒冷的傍晚,剧组开始在白天赶工,连续一个月的拍摄,按照张光前的话就是让很多人累成了“植物人”。这里的“植物人”并不是指医学上的病况,而是指由于过度疲惫造成的麻木症。每天的起早摸黑,剧组人员渐渐出现了这种状况。味觉的麻木让张光前老师“吃辣椒根本感觉不到辣”,感官的麻木让岳跃利老师“看到女孩子都没有感觉”了。陈玛雅回忆起当年的经历,开玩笑说,“当年所有演员基本都病过,所以就希望导演宋昭能病,这样大家都可以休息,但宋昭愣是7个月都健健康康。”
4 40万和7个月
虽然演员们回忆的多是拍戏受苦,但导演对那段经历却称之为浪漫,因为曾经历过悲惨的年代,很多乡亲、群众演员入戏太深,把演英雄的当成了真正的英雄,把演土匪的当成了万恶的真土匪。“记得当年在凤凰拍摄的时候,有这样一组镜头———‘钻山豹’被抓住后,关在笼子里在街上游行,一路上的老人们一边拍着手,一边大声地叫好。看着这组镜头拍摄,很多老人真的哭了起来,他们拿烂菜叶、香蕉皮、小石头向‘钻山豹’用力地砸去,因为当年他们和他们的亲人、好友、同乡曾深受土匪残害,他们把这些电视镜头当成了真的在斗土匪。”
当然这些浪漫的背后,还是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苦,在如今,明星们可以为了片酬与剧组一拍两散;大制作,可以为了一个画面不惜砸下重金。但是在1986年,70多号人马的《乌龙山剿匪记》,拍摄7个月仅用40万元人民币。40万对于制片主任张光前来说,是个较为尴尬的数字,但他很少向剧组成员透露这个数字。电视剧播出后的一次聚会中,陈家陡忍不住问张光前,“那时候几个月里,我们大伙都是嘻嘻哈哈的,为什么惟独见你很少笑。”张光前只好说出实情,“40万元,要养活70多个人7个月,对我来讲,这本账不好算,哪里笑得出来啊。”
“做艺术不能谈钱”,张光前回忆,“这并不是说做艺术的人应该无偿奉献,而是指在衣食具有一定保障的基础上,就不能一味地追求更多的财富获得”。《乌龙山剿匪记》剧组当年片酬分4等,导演、主要演员和其他演员,一集的片酬分别是20元、40元、60元和80元,如此算下来最多的演员拍完下来能拿到1600元收入,加上食宿、往返交通、美工道具服装等费用,1986年12月中旬《乌龙山剿匪记》杀青时,张光前发现账上还剩3000元,39万7000元的花费可谓分分用到了刀刃上。
B 《剿匪》聚会史
陈玛雅饰演的特务“四丫头”。
“独眼龙”刘烈红现在是湖南武协副主席。
当年的演员都是自然晒黑。
都是在山区拍摄,环境十分艰苦。
40万拍了7个月,拍出了《乌龙山剿匪记》。
申军谊扮演的土匪“钻山豹”。
5 停不下来的聚会
1987年夏天,《乌龙山剿匪记》成为纪念解放军建军60周年献礼片,在中央电视台1套黄金时间播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警匪剧”,一经播出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视成绩,张光前回忆说,在电视剧首次播出的一天晚上,他从湖南广电厅办事回来,骑着自行车沿着湘江边回湖南台,一路上他发现90%的家庭都在看《乌龙山剿匪记》,心情特别激动,边骑车边哼起了电视剧的主题曲《猎人魂》。
电视剧第一轮播完后,申军谊收到了近百封观众来信,其中求爱信占了一大半,对此申军谊笑称“那时候可能是我在电视剧中,头一次定义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吧”。而陈玛雅则称,“《乌》剧拍完的第二年在全国播出,那个时候太火了,真的是万人空巷,我记得一个报道曾这样说:当年(1987年)广州的犯罪率明显降低,因为到了晚上7点半,大家都准时准点回家收看《乌龙山剿匪记》。”
可能是因为《乌龙山剿匪记》取得的效果相当好,1986年底在北京的申军谊、侯华等人就商量着聚会,《乌》剧的成功让演员们成为抢手货,平时大家都有很多戏在身,定在大年初三是因为春节很多剧组在放假。第一次聚会定在“榜爷”周琦家,因为当年57岁的周琦在剧组几乎是年龄最大的,申军谊、陈玛雅等人都认榜爷为干爹,而且周琦夫人金霞女士也是非常好客的老太太,于是连续七八年《乌》剧在北京的演职人员都在周琦家聚会。由于大家怕金老太太做饭辛苦,后来的聚会地点就改在了外面的饭馆,刚好很多演职人员当年下海开饭馆,因此聚会在这些开饭馆的朋友家轮着吃了一圈。
《乌龙山剿匪记》剧组的聚会,在京城演艺圈慢慢有了名气,而且每个演员也有了新的发展,侯华、申军谊等人有时候也会带演员、导演朋友来,于是聚会规模越来越大,通常20多人大聚会有一次竟然变成了40多人。1990年后,侯华去日本留学4年,但这4年的大年初三他都会打电话到聚会现场,见不到干儿子周琦很着急,有一次还在电话中对侯华说“我出差旅费,你从日本回来一次吧。”
每一次聚会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当年的趣事,而且每次大家都会自动分成“土匪组”和“解放军组”斗嘴,当然每次斗嘴的结果是“钻山豹”这帮土匪得逞。仅缺席4次聚会的侯华告诉记者,“当年我们确实非常单纯,没有多少金钱主义的干扰。
不能说我们伟大,说不定60年代拍电影的那些剧组会比我们更团结。”
6 聚会走上“金鹰奖”
《乌龙山剿匪记》北京帮的20年聚会不停歇,身在湖南长沙的张光前等人也知道,偶尔也会去北京参与两次。2005年底时,张光前觉得有必要在20周年时来个全国大聚会,于是开始联系在全国各地的老伙伴们,60多人慢慢都联系上了,遗憾的是有四位剧组人员:副导演周启付、剧务主任刘景林、化妆师叶向方、演员姚未平却已先后去世,不能来参加这次极具意义的聚会。
湖南卫视资深化妆师罗红涛是当年《乌》剧组的主要化妆师。在张光前策划组织聚会的过程中,罗红涛用一个故事打动了金鹰奖颁奖晚会总导演马昊。在《乌》剧第11集中,一个村妇抱着三个月的婴儿在哭泣,“钻山豹”一把夺过婴儿举起,准备砸下去的时候又收回手。
如今,当时仅三个月的婴儿已经20岁,剧组成员想找到他作为20年的见证。马昊听罢这个故事,当即决定寻找这个名叫黄路的小伙子,并决定将剧组成员请上颁奖晚会。
2006年10月29日,《乌龙山剿匪记》20年来第一次全体聚会在长沙终于实现,当天刚好还是周琦和夫人金霞50周年金婚纪念,双喜临门让40多人乐得合不拢嘴。10月30日晚,40多人集体参加了金鹰奖闭幕式晚会,台上钻山豹、榜爷等6人和台下30多人,似乎用回忆给观众讲述了20年中国电视发展史。
2006年10月31日,《乌龙山剿匪记》剧组全体人员一行60人踏上了重返湘西的路途,怀念起那段共同度过的青春岁月。
■时光机茛
20年后的这些人
在《乌龙山剿匪记》第11集20分钟的位置,一个村妇抱着仅仅三个月的婴儿在哭泣,钻山豹一手举起婴儿,准备砸下去的时候手收回了。现在,当时这个三个月的婴儿已经20岁了,他还在湘西芙蓉镇。在本次《乌龙山剿匪记》剧组重返金鹰奖晚会的现场,导演将用VCR记录下这个孩子的模样,用他这一代人的成长来见证《乌龙山剿匪记》的历程。
20年过去了,昔日的主创人员现在都在做什么呢?记者了解到,20年来大家的生活依旧多姿多彩:制片主任张光前老师有了自己的制片公司“湖南光前影视有限公司”;编剧水运宪依然从事创作工作;制片刘向群现已是湖南卫视副台长:“钻山豹”申军谊、“刘喜”岳跃利、“何山”安亚平、“田秀姑”马军勤目前依然活跃在荧屏上:“田大榜”周琦正在安享晚年:“东北虎”陈家陡在总政话剧团担任编剧:“四丫头”陈玛雅目前是铁路文工团的一名演员;在长沙京剧团挑选的“石匠”肖光辉,现在担任湖南经济电视台《一家老小向前冲》的制片主任;在湘剧团挑选的“压寨夫人”肖宁现任湖南经视总编室主任:“独眼龙”刘烈红现任湖南武术协会副主席,他告诉记者,这部戏在他的一生中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现在不管我走到哪里,别人都不叫我真名了,就叫我‘独眼龙’,我一点也不生气,倒是觉得我把剧中的人物给演活了。”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杨林
|